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积极心理学的出现为其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积极心理学倡导对全校学生进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定位,其教育目标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积极人格,通过把教学内容和课堂活动相结合,给学生创造一种积极的课堂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活动中去积极探索,加强学生主观控制活动的意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发掘学生的内在潜力,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2.
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倡的是以学生为本,一切从学生出发,一切为了学生的全新价值定位,要求关注学生的优点和积极因素,提倡用积极的心态,对学生的心理现象作出正面、积极的解读,从而挖掘人的潜能,并利用这些积极的品质,帮助学生主动寻求良好的生活状态,达到助人自助的教育目的。它从新的视角丰富大学生心健康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更多关注生活中的积极事件,从而利用积极的思维应对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3.
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引,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要科学定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不断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积极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构建和谐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客体关系,完善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4.
积极心理学是当代新兴的心理学思潮,它对二战后心理学中存在的以病理学研究为重点的倾向提出了异议,主张心理学应对人类自身拥有的正向品质加以研究.本文在分析当前大学生心理教育存在的目标片面化、课程学科化、咨询医学化等消极倾向的基础上,提出积极心理学启发下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路.即整合目标、丰富内容、开拓途径、优化环境.  相似文献   

5.
积极心理学是当代新兴的心理学思潮,它对二战后心理学中存在的以病理学研究为重点的倾向提出了异议,主张心理学应对人类自身拥有的正向品质加以研究。本文在分析当前大学生心理教育存在的目标片面化、课程学科化、咨询医学化等消极倾向的基础上,提出积极心理学启发下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路,即整合目标、丰富内容、开拓途径、优化环境。  相似文献   

6.
积极心理学主要致力于研究人的美德以及发展潜力。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开展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高校大学生自身积极因素作为研究重点,可以有效优化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思路与实践路径。但由于实际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理念较为滞后且与其他专业配合不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建设不完善等原因,实际教育效果并不理想,需要高校不断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提升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程度。  相似文献   

7.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审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更应该研究如何体验积极情感、如何建设积极人格、如何提高生命的质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该是预防和矫正心理问题与关注发展和幸福并重。因此,必须将积极心理学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探讨达成目标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培养方面具有独特的潜力,本文针对如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采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加以简要分析,希望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构建和谐校园的进程中,着眼于"积极心理学"来探讨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问题是一种极有价值的尝试。积极心理学以其积极的理论体系为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和认识视野,它提倡对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由问题导向转向健康关注,注重积极人格特质的培养,强调积极的情绪体验,为女大学生构建了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出发,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和途径,构建以班级为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的心理意识,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文章阐述了积极心理学和积极教育的相关理念,并针对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提出应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融入高校心理健康课程中,从变革目标、重构内容、提升方法、转变评价方式、完善体系等方面着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作出调整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积极心理学从新的视角对传统心理学理论进行重新解释,强调心理学应该致力于发现使个体或群体以及社会朝良性发展的因素,以期更有效地开发人的潜能、激发人的潜力,获得美好的生活。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理论,以科学、系统的活动为主要载体,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增进学生积极情绪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品质、建设学生积极组织环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当下,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学生多多少少也会受到一些影响,致使大学生心理状态不佳。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改善大学生不良的心理状态,促使大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各种事情。本文就积极心理学角度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积极心理学的异军突起,在某种意义上迎合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需求.主流积极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学更应该研究如何体验积极情感、如何构建积极人格、如何构建积极的社会组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将预防、矫正心理问题与关注人的发展和幸福并重.  相似文献   

15.
当今社会大学生普遍存在心理压力较大,抗压能力较弱的心理问题。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及国家人才培养,都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应当对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加以重视。本文就引进积极心理学对我国大学生存在的相关心理问题加以探讨,并找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增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能力,帮助大学生实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作为新兴的心理科学,积极心理学主张通过对情感体验、人格特质、社会环境等积极品格进行研究,从而挖掘出可以有效解决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措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心智共同发展,当前的核心工作是,各高等教育机构应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引入积极心理学的价值观念,塑造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格,最终实现其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帮助学生预防和矫正心理问题,同时关注学生心理发展和幸福体验。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把工作重点仅仅放在预防和矫正大学生的各类心理问题上,忽略了对学生心理潜质的开发及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积极心理学思潮的兴起满足了现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需求。只有在积极心理学领域重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才能最终达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在教育开始改革之时,教育者就已经意识到除知识之外,素质以及心理对学生的重要影响。在大学生的教育中,积极的心理学位其心理健康进行教育指导,对大学生的教育效果的提升的影响作用十分巨大。由此来看,教师针对大学生的心理进行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分析,能够为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对于校园环境的优化、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优化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因此,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利用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其心理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作为社会重要群体的高校大学生承受的学习、生活、就业压力逐渐增加,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也逐年上升,给高校教育工作带来极大挑战。积极心理学重视研究如何培养人的积极情感、如何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对高校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增强大学生应对挫折的信心和能力、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重点关注预防和矫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忽视了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潜能的开发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积极心理学重点关注人的积极品质,是一种积极乐观、充满人文关怀的教育理念,它为高校做好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