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新课标下的"个性化写作":师生平等对话是实现个性化写作的前提条件;"个性化写作"体现学生的年龄、心理和情感的特征;"个性化写作"要符合正确的价值标准;"个性化写作"要依托扎实的写作基础。  相似文献   

2.
"孰"与"谁"是一组同义词,但其表义与语法功能都有不同,具体归纳如下:"孰"多指代物;"谁"指代物较为罕见;"孰"可作状语;"谁"可作谓语;"孰"只与介词"与"合用;"谁"可与多个介词合用;"孰"多用于选择复句;"谁"较少用于选择复句。  相似文献   

3.
王永吉 《文教资料》2010,(36):21-21
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文选部分对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的注解时有可商。如"枹"与"桴"当为通假字,非古今字;"骖絓于木而止"句中"絓"为本字,不必"通‘挂’";"刑"与"型"为古今字,非通假;"槃"与"盤"、"郄"与"郤"为异体字,非通假;"指"与"旨"为古今字,非异体字。对旧注的取舍亦乏辨正,如"摄乎大国之间",摄训"夹"为长;"铿尔"当为琴声而非舍琴之声。  相似文献   

4.
浅谈老子“自然”概念的人文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的"自然"概念所蕴含的人文内涵,包括:"自然"是"自己如此"的一种状态;"自然"是一种内在本性;"自然"是真实、质朴的品质;"自然"是指一种理想的状态或理想的境界。  相似文献   

5.
    
"迟"这个字真是耐人寻味:"迟到"的迟是晚;"迟缓"的迟是慢;"迟钝"的迟是拙;"迟疑"的迟是犹豫;"迟明"的迟是接近。  相似文献   

6.
王源对《左传》中的"宾主"关系评点可谓独出心裁,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其"宾主"说主要包括七个方面内容:"宾主"关系的基本内涵;区分"宾主"的根据;"五宾主"之法;"倒宾作主"之法;"二主并立"之说;"宾"的妙用;"宾主"的详略问题。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赣南客家山歌歌词的韵辙、句式、修辞手法等方面入手,分析了客家山歌歌词的艺术手法特点及风格特征,旨在促进赣南客家山歌的不断创新与发展,进而达到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近代汉语"被"字句表示的语义色彩有"如意"与"不如意",两者有对立也有共性;"被"字句跟"得"字句等存在互补关系;"被"字句表示的色彩跟表达"不幸"、"意外"的词汇与"如意"、"预料之中"的词汇有关。  相似文献   

9.
汉代酒杂识     
中国本土确有野生葡萄,但在葡萄酒传入之前未有以野生葡萄酿酒事,汉代内地葡萄酒有两个来源,从西域长途贩运或是来自中原经商的西域人在内地酿制。马酒是一种基本局限在宫廷中的奢侈食品;"苦酒"并非劣质酒;"旨酒"是对美酒的通称,而非专指某种酒;"恬酒"与"醴"是一种酒,酒味甜,酒有米滓,与今天的醪糟相类;"桂浆"就是桂酒,"椒酒"则是当时常见的酒类,都非普通饮料;"酴"酒之得名大约也与以小麦为酒母有关。  相似文献   

10.
通过比较连城道教经韵与客家山歌在旋法特点和衬词衬句方面的共同特点,探讨连城道教科仪音乐与客家山歌的关系,揭示出连城道教音乐具有与民间音乐紧密相关这一道教音乐所共有的特征;通过对连城与龙虎山天师道在科仪类型和内容、龙虎山"上清腔"经韵与连城道教经韵的典型旋律型的比较,表明连城道教科仪及其音乐与龙虎山天师道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1.
“斡腹”考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3世纪蒙古铁骑的赫赫武功与蒙古汗国的辽阔版图,可以说与“斡腹”密切相关。“斡腹”本为蒙军作战中经常采取的一种战术,后演变为蒙古汗国前四汗时期征服西夏、金朝、南宋的总体战略。此战略有一个假道西夏灭金,假道西夏和南宋灭金、假道大理灭宋、假道大理和安南灭宋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2.
学界普遍认为《桃花源记(并诗)》作于晋宋之际,这种说法不无问题.这组作品虚拟了一个与国家政权相对立的方外世界,展现了以农耕为主业,间或有山泽林野之娱的乡居生活,并流露出断绝一切交游、仅与村民亲戚往来的态度,这都与渊明在隆安义熙年间对退隐生活的设想相合.而在晋宋之际,渊明的隐居生活早已发生改变,对农耕生活的美化想象已经削弱,与当地文士的交流也成为其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寻求知己乃至尚友古人的情绪十分强烈,这都与《桃花源记》的思想倾向不符.因此,《桃花源记》更有可能作于隆安至义熙初年之间.  相似文献   

13.
“子”和“儿”作为重要的名词后缀,到现代汉语中虽然构词能力降低,但构词数量仍居首位。以宋代的《朱子语类》、《古尊宿语录》、《五灯会元》、《东京梦华录》、《梦梁录》等作为语料,着重考察了后缀“子”和“儿”在宋代的使用情况,并对这两个性质相似的名词后缀做了横向比较。  相似文献   

14.
“游”是极具中国特色的美学范畴之一。从庄子的“逍遥游”、“游心”,到晋代陆机的“心游万仞”,再到南朝刘勰的“神与物游”,“游”完成了从哲学范畴向美学范畴的最终转换。“游”不仅代表着一种人格独立、心灵自由的生命状态,也表现为审美创造时想像力极其丰富的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15.
安阳方言属于晋语区,是中原官话和晋语的过渡地带的语言。本文从对"子"尾的研究入手,描写安阳市区方言和林州方言中"子"尾的分布特征,并进行比较分析,从语义和语用的角度进行解释,获得了对安阳方言中的"子"尾更为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历代大学校长一脉相传,都属于有较高"级别"的"朝廷命官"。汉代及汉代以前的大学虽然未设专门的校长,但代行校长之职的官员已具有一定的级别。西晋专设国子祭酒后,其级别总体上呈现由高向低的趋势:西晋、东晋和南朝为正三品,隋唐为从三品;唐代以后各朝国子祭酒,除元代为从三品外,宋、明、清诸代皆为从四品。历代大学校长级别是由大学政治地位决定的。唐代以后,大学校长级别的不断下降,是科举时代大学政治地位不断下降趋势的直接反映。  相似文献   

17.
先秦时期,“语告”语义场内主要成员包括“告”、“谓”、“语”,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成员格局不变,但“告”和“语”的句法格式发生较大变化,唐五代至宋元时期,“语”和“谓”先后消亡,最终形成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的动词“告”独自承担语告表达功能的格局。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古代“牢丸”是何种食品?目前至少有“蒸饼(馒头)“包子(馒头)”水饺“汤团”等不同的说法。根据文献记载研究、分析,我国古代对物品有“随形而名”的习惯和特点,“牢丸”有一“丸”字,“丸”即“圆”,说明“牢丸”是一种呈“丸(圆)”形的食品。另外,从“牢丸”的食用方式看,与“圆子”相符。因此,“牢丸”应是。圆子”。我国制作、食用“圆子”(包括“汤圆”)的历史不晚于西晋。关奠词:古代I食品;牢丸,圆子.  相似文献   

19.
张湛注《列子》,建立了以"虚"为本体的"至虚"理论,其目的在于为东晋名士建立一种本体的体系,以便于追求一种理想的人格和自由的精神境界。这个精神境界被张湛规定为"太虚"之境,既有着庄子"逍遥游"的心灵维度,又与佛教的"涅槃"之境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张湛赋予"太虚"宗主的地位,以此参悟死亡的真切含义,从终极关怀的意义上摆脱生与死的困惑,最终实现既符合本能的欲望,又不背离自然之道,达到形与神的和谐,成就人生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20.
以《金楼子·箴戒》中的“青金铅带”为线索,考察《南齐书·东昏侯纪》中的“青薛金口带”,发现其实为“青蓑铅带”之误;据《金楼子·立言下》中的“而况裘乎”得出《韩非子·说林上》中的“而”字后确乃脱“况裘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