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平 《河北教育》2008,(6):41-42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的科学,有着其特殊的应用价值,光能“活学”还不够,还应该在活学的基础上学会“活用”,使知识真正为生活服务。我的想法和做法是:“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旨在使数学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习变得有趣、生动、易懂。  相似文献   

2.
学数学就是为了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是人们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数学问题也产生于生活中.让数学学习走进生活,创设生活情境、运用生活素材、激活生活经验、联系生活实际能够激发学习兴趣、开发教学资源、学会数学思考、培养应用意识.数学离不开生活,因为它使数学变的更生动、更有活力;生活离不开数学,因为它又使实际问题解决起来更得法、更科学.  相似文献   

3.
正数学直觉思维是对抽象的数学对象的一种直接领悟和洞察,是在具备一定的数学素养和数学知识积累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思维能力,它有着直接性、快速性、跳跃性、个体性、坚信感、偶然性、非逻辑性、创造性、或然性等特点.我认为数学课堂教学不但离不开学生数学直觉思维的培养,而且更需要用好数学直觉思维去解决数学问题,这样才会使课堂教学更显效.为此,  相似文献   

4.
蔡静宜 《成才之路》2011,(10):34-35
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既是数学教学目标之一,又是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需要。脱离实际的数学教学显得枯燥无味,学生体会不到数学的实用价值往往冷漠以对,直接影响数学教学的效果。在教学中,融入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接触实际,了解生活,明白生活中充满数学,从而强化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使之形成"我要学"的意念,进而达到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生活是具体的,数学是抽象的。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领悟"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如何能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实际,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其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就成为我们每位数学教师所应重视的问题了。我想,只有让数学教学贴近生活,才能使数学教学与时俱进,同时也深受学生们的欢迎。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数学作为小学生感知世界的重要方式,不会孤立于生活之外产生作用,也不能从教材和课堂教学中与现实生活自发产生直接的联系。显然,对数学课程标准的解读,不能只是明确"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而是要从这样的教学目标定位中寻找切实可行的方法。如何真正让数学贴近学生生活,让数学与学生生活触觉碰撞和交融,让他们真正在生活中学数学,在学数学中了解感触生活,这是数学教师应该探究的课题。笔者认为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数学教师采用生活化教学策略。因此,应紧绷素质教育之弦,使新课标小学数学生活化。  相似文献   

7.
运用生活情境培养学生自编自解数学问题的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之一。数学教师要走进生活,还原生活情境,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帮助学生了解如何解决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8.
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数学问题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本文试图从"用教材中固有的生活资源,使数学走近生活;在教学中数学与生活相融,使生活走进数学;互动中体验生活数学情境,使数学生活化"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从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把数学知识用于生活实际.  相似文献   

9.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数学教学尤其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探究,使他们愿意为解决数学问题而废寝忘食,直到解决好问题为止。数学教学利用生活素材使数学学习形象化、具体化,利用生活常识理解数学知识,关注生活热点,解决热点问题,联系生活实际学有用数学。创设活动情境、故事情境、游戏情境、多媒体情境、质疑情境等数学教学情境,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动手操作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极评价,给予鼓励,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高中数学课程要有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形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高中数学在数学应用和联系实际方面需要大力加强,力求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生活中用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要联系生活经验,创设生活情景,参与实践活动,解决生活问题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体会数学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生活问题走进课堂,会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如何让生活问题走进课堂,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做。一、数学要再现生活数学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计算课堂的“血”呢?我认为是思维的培养。数学思维的培养,直接支配教学实践活动,更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核心灵魂。  相似文献   

13.
数学学习素材是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激活数学思考、获得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基本信息载体.也是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及其他学科的有机联系、体验数学应用价值的重要资源。对数学学习素材的选择、呈现是否得当.不但直接制约着课堂教学目标能否顺利达成.而且影响着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数学能力的发展.对此本人有以下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4.
数学学科是一门应用型学科。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服务于生活。新的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学会养成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究数学规律的习惯,培养学生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即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只有将学生引到生活中去,切实地感受数学价值,才能使学生真正地理解数学,从而使他们学会热爱生活、热爱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从学生的生活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  相似文献   

15.
张志军 《辅导员》2009,(18):18-18
数学是许多学科的基础,也是学习专业课的有力工具,因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使学生掌握、分析、解决带有实际意义的生产、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准确而灵活地运用数学语言解答实际问题,是当今数学教育教学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6.
梁江伟 《课外阅读》2011,(8):125-125
四年级下册的《数学广角》主是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方法,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抽取出其中的数学模型,然后再用这些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是实际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数学方法。为了帮助学生充分感悟这一思想方法,我就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应用等一系列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生活数学化的全过程,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是小学数学教学新大纲的要求。它揭示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关系,即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又为实际生活服务。数学知识与数学教学活动都离不开学生的实际生活。如何把实际生活同课堂教学相结合呢?把我们的课堂教学搞得更活、更实效呢?我在这方面做了  相似文献   

18.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把数学知识与生活有机整合,能让学生在生活中轻松学好数学。教师通过探寻生活类的数学影子、用准生活类的数学元素、灵活设计解决生活类的数学问题来助力学生深入学习,能让学生在生活类的数学现象中建构认知,从而解决问题,使学习更务实、更高效。  相似文献   

19.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利用教学资源,捕捉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凸显数学的本质特点,使数学课堂更具丰富多彩,使之成为生态的课堂  相似文献   

20.
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数学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他们体会到数学知识的价值所在.从而喜欢数学、爱学数学、会用数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