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唱指挥的重要职责就是带领合唱团或乐队向观众传达音乐作品的核心思想。合唱指挥主要通过肢体语言向队员传递信息,指挥通过这些身体语言将情感和思想传达至队员处,从而形成的指挥和信息传达视觉行为,统称为指挥手势。指挥手势在合唱和乐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到作品的质量,指挥还可以通过手势向观众传达作品内在思想,引导观众感受作品情感,重视指挥手势的艺术传达,是每位合唱指挥者必备的基本素养。本文通过对指挥任务、指挥功能、指挥意识等方面进行浅析,并在浅析中结合了力学、美学相应理论,对构成指挥手势的要素进行了论述,希望能为广大合唱指挥者在合唱和乐队指挥工作中提供一些新思考。  相似文献   

2.
在合唱队中,指挥者是整个队伍的灵魂人物。在合唱过程中,指挥者结合合唱内容,通过指挥手势把内心的情感转化为视觉信息,传递给合唱队中的其他队员,使整个合唱乐队通过歌唱将这种情感传递给观众,达到情感共鸣的目的。因此,合唱指挥手势的优劣与否,直接影响到合唱的效果与质量,是需要指挥者积极研究与创新的。本文主要对合唱队中指挥手势的视觉艺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孙耀东 《考试周刊》2012,(89):186-186
合唱是一种集体参与的多声部声乐艺术形式,常常是指挥与乐队、合唱队共同完成的。它要求指挥与合唱队、乐队高度的统一和协调,是普及性最强、参与面最广的音乐演出形式之一。按声部的多少,合唱可分男声合唱或者女声合唱。混声合唱分为二声部、三声部、四声部。合唱艺术往往是体现共性的艺术形式,是整体性极强的和谐的统一体。能够最直接地表达音乐作品的思想感情,能够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精神生活的渴求和需要。合唱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合唱是音乐表演的一种常见形式.是人们歌唱种类的常见一个类型,也是声乐艺术中最富有内涵、最有表现力的一种演唱形式。群众性合唱是群众文化生活的主要形式之一,它对增加群众的集体荣誉感。增强协作精神,提高音乐修养,丰富想象力,扩大视野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合唱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审美能力和高尚情操都有着重大意义。音乐专业合唱教学中,要把握好声音训练、指挥训练、情感训练,做好正确的呼吸、及咬字与吐字训练,做好指挥与合唱队、乐队的协调统一,促使指挥与合唱队引起情感的共鸣。  相似文献   

5.
合唱是一种高雅艺术,是音乐会和社会文化活动中常见的音乐表演形式,并广泛的受到群众的喜爱。从浩如烟海的中外合唱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她为人类社会记述了历史的真实,呈示了心灵的企望,表达了精神的寄托,反映了现实生活的斗争和对人类理想的追求。合唱又是一种集体表演的艺术形式,一个合唱团队的整体水平如何,常常取决于领导音乐表演集体进行创造性演唱的核心人物———指挥。指挥是合唱队的主要领导者。他的任务是组织合唱队队员以集体的方式进行音乐的再创造,他既是合唱队的指导教师,更是音乐作品的诠释者,要是有一个合唱指挥不仅要有驾…  相似文献   

6.
人们对指挥往往有些误解,有人认为指挥的工作就是打拍子使合唱演唱达到整齐统一;还有人认为指挥是站在舞台的显赫位置洒脱挥臂展现自己风采的演员。实际不然,指挥不仅是合唱队的组织者而且还是演唱艺术的指导者,他要将自己对合唱作品的理解和感受表达出来并传达给合唱队员,共同完成揭示音乐主题的任务。因此指挥最重要的工作是排练。排练既是一项复杂艰辛的工作,又是一门学问。它需要指挥者多年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己的水平。在这里提高是关键,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合唱队水平的高低、艺术效果的优劣及作品感人程…  相似文献   

7.
音乐作品从乐谱符号变为音响的过程,是一种艺术再现的过程,它需要对乐曲的主题思想、风格、意境等方面进行艺术再创造。指挥作为乐曲的解释者和音乐作品表达的决策者,排练前的演奏构思极其重要。通过对乐曲的结构、句子、演奏方法等各方面的全盘考虑,找到音乐进行的逻辑方式,并在乐队的演奏进程中体现这些构思,以便更精确地诠释作品内涵,再现作者的意图。本文以德彪西《牧神午后》前奏曲为例,论述指挥排练前的演奏构思,使作品演奏更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8.
几乎所有上海的中学里,都会有合唱队和乐队,它们是培育中学生音乐艺术修养的摇篮。在中学里,如果拥有相当出色的合唱队和乐队,就会使学生引以为荣,学校引以为豪,它们必定是学校里最HOT的“热土”。上海市第二中学是一所拥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学校,虽然合唱队和乐队都是近几年才组建的,但由于成员的音乐素质都很不错,所以合唱队和乐队拥有与“百年老校”相匹配的声誉,也是校园内活动最火热的社团。  相似文献   

9.
合唱教学中的“案头工作”是指合唱教学前的准备工作。高职音乐专业合唱指挥教学中的实践环节“案头工作”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是合唱队成败的关键。“案头工作”首先要根据需要和合唱队整体素质以及可利用时间选择相应的作品,同时要选择具有针对性的发声练习曲来解决作品中的难点,此外还应注意和声训练要从易到难。  相似文献   

10.
合唱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也是一门群众性的艺术。而指挥是合唱队的支柱与灵魂,是合唱队声音艺术表现的再创造者。本文通过对指挥的详细阐述,提出了合唱中指挥的重要性以及指挥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一支优秀的、训练有素的合唱队,必定要拥有一位优秀的、有丰富经验的指挥。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指挥,决定因素很多,除了指挥者自身所具备的识谱能力、范唱能力、敏锐的听觉能力、理解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以外,还应从训练的过程、训练的方法以及指挥的手势等方面用心揣摩。我在校内业余童声合唱的排练过程中,边排练边总结,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其归纳总结如下,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2.
论钢琴作品风格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任何一个钢琴作品的把握,如果不能对其音乐风格特点作出准确判断,就谈不上对音乐作品有深刻的理解。一个演奏者是否真正理解音乐作品,只能根据他在演奏中对音乐作品风格的表达正确与否来判断。因此,只有深入研究作品风格,在教学或实际演奏中正确把握作品的风格,才能更好地阐释音乐作品。  相似文献   

13.
合唱,是多声部的声乐艺术,是由指挥及合唱队(团)共同表演的艺术形式。作为一名合唱指挥者在合唱中应该起什么作用以及应该具备哪些能力?笔者根据自己在艺术实践活动(合唱)中所积累的经验对这些问题做一些初步的探讨和研究。一、合唱指挥的意义及作用一般人认为,指挥在合唱中的作用,不外乎是负责整个合唱团在演唱中起音整齐,使乐曲进行的速度统一,或将乐曲旋律的强弱表现出来罢了。但事实上,合唱指挥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学科。指挥是一个合唱团的灵魂,他指挥合唱团表现作曲家的作品内涵,根据作品进行音乐艺术的再创…  相似文献   

14.
指挥在音乐合唱作品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合唱指挥者是合唱队的核心。本文主要立足于对指挥技术的重要性、三原则、单位拍、挥拍方式、预备拍、起拍、收拍、挥拍幅度、双手分工等相关要素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5.
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对其作品进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一定程度上来看,对作品进行分析不但可以了解音乐作品的曲调、体裁、创作背景以及主题等,还可以了解到作品的节奏、速度、力度以及踏板等。也只有仔细的品味作品、分析作品,才可以让演绎者更加了解作品,理解其内涵,从而揣摩创作的含义,使作品演绎的更加生动、灵活。本文通过描述音乐作品的分析内容,以及其在钢琴演奏中的应用来突显出音乐作品分析的重要性,以便于为艺术的演绎和创作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首先,音乐欣赏的曲目安排要做到由小到大,由易到难,欣赏作品的形式,可以从声乐曲或小型器乐曲开始逐渐向大型声乐作品、器乐作品过渡。在音乐作品的国别上,可以先从我国的音乐作品开始,然后逐渐引入外国的曲目。在音乐作品的内容及形式方面,可以从易于理解的有标题的音乐作品入手,逐步开拓无标题音乐作品的欣赏领域。其次,音乐作品欣赏时,欣赏者要经过这样一个心理反应过程:外部音响感知→想象→联想→情感共鸣→理解认识。音乐欣赏教学必须遵循着这样一个由表及里的心理反应过程,引导学生从音响感知入手,逐步展开想象、联想并引发情感共鸣,…  相似文献   

17.
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合唱队是小学音乐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音乐教师开展活动的重要阵地。而指挥就是合唱队的支柱与灵魂,所以作为一个合唱指挥首先自身要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文学造诣及较高的艺术审美鉴赏力,方能使合唱队的训练实现科学性、思想性及艺术性内在与外在的完美协和统一。  相似文献   

18.
首先,音乐欣赏的曲目安排要做到由小到大,由易到难,欣赏作品的形式,可以从声乐曲或小型器乐曲开始逐渐向大型声乐作品、器乐作品过渡。在音乐作品的国别上,可以先从我国的音乐作品开始,然后逐渐引入外国的曲目。在音乐作品的内容及形式方面,可以从易于理解的有标题的音乐作品人手,逐步开拓无标题音乐作品的欣赏领域。其次,音乐作品欣赏时,欣赏要经过这样一个心理反应过程:外部音响感知一想象→联想→情感共鸣→理解认识。音乐欣赏教学必须遵循着这样一个由表及里的心理反应过程,引导学生从音响感知人手,逐步展开想象、联想并引发情感共鸣,最后理解音乐作品的思想意境,即从喜听到动情,从动情到理解。使学生逐渐由低层次的直觉欣赏向高层次的情感欣赏到理智欣赏发展。  相似文献   

19.
欣赏精彩的音乐时,最能打动你的是什么?是乐曲指挥!看似简单的几十种乐器,居然能在乐手和指挥家的合作下,配合得维妙维肖、天衣无缝。被光环笼罩的,多是音乐作品和它的演奏者,却极少有人注意到幕后的乐曲指挥手。然而谁都明白,如果乐队里没有出色的指挥,再"天才"的乐手也无法配合得天衣无缝。由此想到,在许多失败的家庭教育案例中,在无数不和谐的教育旋律中,各种各样的"无指挥"、"乱指挥"现象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20.
电子琴有上百种可变化的独奏、合奏音色,几十(或上百)种自动伴奏音型,多种模拟大自然的音响和打击乐,可以利用这些特殊的模仿大自然中、人类生活中的音色变化,来设计一些特定的场景或小故事等。也可以配合欣赏一些音乐作品。在学生对这些作品有所了解之后,让他们自行设计,运用所理解的音色、音区、节奏和速度等的变化来表达他们想要表达的某个事件或情感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