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古代官员的公费用餐制度,可以追溯到汉代。此后,经过近10个世纪的逐步发展,到宋代终于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制度。从西汉至五代十国,官员公费用餐制度初具规模,大致为官员在经过的地点,由地方官府负责供应公费膳食~①;京师各司和各州郡用一部分“公廨本钱”,供应官员和六宫的膳食;官员平时在官府办公,享用“公厨”提供的工作午餐~②;宰臣在政事堂的专门餐厅用餐,称“堂食”~③;常参官每逢朝见皇帝,由朝廷供应一顿午饭,称“常食”或“廊餐”、“廊下餐”~④,等等。到宋代,因为官员众多,该制度对各类、各级官员的公费…  相似文献   

2.
研究韩国公费学前教育政策的基本现状、法律基础、存在的问题,介绍韩国公费学前教育政策改革,经过分析得出结论.第一,韩国政府对于公费学前教育政策的推广力度较大.第二,韩国在公费学前教育政策推行之初就确立了相关的法律保障,值得借鉴.第三,韩国的公费学前教育政策是以政府为主导,以政策制度为保障,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建立公费学前...  相似文献   

3.
公费师范教育制度对促进城乡间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提高中西部教育质量,无疑将会产生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从入口进行优惠,将会降低公费师范生的学习动力,也不利于吸引真正有从教理想和能力的大学毕业生到教师队伍中来;强制性服务制度有违市场规律等问题.变入口优惠为出口优惠,将公费改为助学贷款,建立非师范生从教教育成本返还制度、公费师范生退出补偿制度和按照服务年限还款的制度等,可进一步提高公费师范教育制度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4.
公费师范生政策是国家于2007年在六所部署师范院校实施的一项师范生免费培养政策,旨在培养大批优秀的教师,提倡教育家办学,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终身做教育工作者.公费师范生是国家优秀师范生群体的代表,公费师范生政策鼓励公费师范生到农村、到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任教.本研究基于公费师范生服务农村教育意愿调查,揭示目前公费师范生服务农村教育意愿低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公费师范生对于农村教师职业价值认同和现实选择的对立;公费师范生就业追求与农村教育现实工作条件的矛盾.鼓励公费师范生积极投身农村教育事业,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完善农村教师薪酬管理制度;淘汰不合格的农村师资;改良师范生公费教育制度等.  相似文献   

5.
公费制是国民政府战时创立的一种教育救助制度,主要目的是为救济战区流亡青年,后来由于战争的扩大,许多非战区的贫苦青年也可享受此待遇。公费制的最初表现形式是贷金制。1943年,国民政府公费教育制正式确立,此后又对其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公费制的实施对于维持教育的正常运转,救济流亡学生和保持整个中国教育的延续性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宋代军需粮草的管理中,针对各级官员失职、渎职等行为,宋廷制定相关制度,追究责任,涉及收纳、贮存和发放等管理方面。通过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等手段,维护了军事后勤供应的正常秩序,保障了宋代军队的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7.
公费师范生制度自实施以来,在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提高乡村教育质量等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但也存在着培育出来的教师下不去、留不住、干不好等突出问题。分析公费师范生培育中存在的方向偏离,发现公费师范生培育与非公费师范生培育要有所区别,乡村定位应作为公费师范生培育之锚向,基于乡村培养人才,立足乡村从事教育,发展乡村振兴文化。推动师范院校与乡村实际相结合,视公费师范生为火种,在培育过程中给其职业信心,让其展现价值,促其思想解放,采取精准培育策略,使之担当起振兴乡村文化的使命。通过精准重设价值取向、精准重构课程体系、精准重组教学方式,实现对公费师范生的精准培育。  相似文献   

8.
本刊陆续收到一些教师来信,询问教师的公费医疗费能否包干给个人?为此,我们走访了国家教委有关部门,现答复如下: 在公费医疗制度改革的进程中,针对“公费医疗费能否包干给个人”的问题,财政部和卫生部曾于1984年4月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公费医疗管理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在改革中要注意,不要把公费医  相似文献   

9.
建立并完善师范生国家公费制度,吸引优秀人才报考师范院校,数量毕竟有限,有的国家公费师范生毕业后可能也不一定到农村从教,有条件视当年就业情况可能还会设法退还费用,解除有关合同,从事其他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想彻底地解决农村教师奇缺的问题,还必须转变现有观念,积极探索新的教师教育改革措施。用句形象的话说,实行国家公费师范生制度,在某种意义上,还只相当于“种菜”,还不是“买菜”,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J高校培养的广东省公费定向粤东西北师范生开展问卷调查,深入调查了解公费定向师范生的选择就读原因、人生规划及前景、学习情况、身份认同、发展诉求等五个方面的思想政治状况,发现公费定向师范生存在就读动机多样化、对发展前景感到一些担忧、学习状态较为欠佳、对自身身份认同出现偏差等问题,并尝试提出加强相关政策形势的宣传和引导、加强教师职业理想信念教育、完善相关配套制度等三个方面的工作对策,以期为公费定向师范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年老退休是我国自古至今对国家官员的一项管理制度。古代史书中把官员退休称“致仕”、“致事”、“致政”等。这一名词的出现早在先秦历史文献中即已有之,但真正形成一种制度在全国普遍推广实行则起始于汉代,经过隋唐时期的不断发展,到宋代时统治者日益认识到这一制度的重要意义,“尤所重之”,并制定了一系列条例和法令,使这一制度更加完善与系统。对致仕官员的年龄、待遇、安置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施行贷金和公费制度,在抗战时期高校迁移的艰难历程中,对保证高等教育稳定、健康地发展,解决战区及贫困学生的就学困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高等教育施行贷金制与公费制是抗战时期高等教育的显著特点,也是抗战教育发展及人才培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元月23日,国家教委召开国家公费出国留学选派工作会议,提出并确立了国家公费出国留学选派工作的新办法,即“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政府计划宏观指导下,个人申请,专家评议,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签约派出,违约赔偿”的一套新制度。这套制度的提出,不仅是1978年以来,国家公派出国留学工作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同时也标志着国家公费出国留学工作走上了法制轨道,走向了成熟。  相似文献   

14.
正研究生奖励机制改革作为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改革的重要环节,对于有效调动研究生学习、研究的积极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的引导和激励作用。长期以来,北京工业大学执行的奖学金制度是:依据研究生入学成绩和复试成绩,划分计划内公费(非定向、定向)、计划外自费(自筹、委培)。计划内研究生全部享受奖学金(即公费),且奖学金额度一致;计划外研究生均不能享受奖学金。这一制度形成了长期的"平均主义",并不  相似文献   

15.
“肉食者”在这里指在朝执政的大官,因为“肉食”是指春秋时候的一种制度,那时在朝庭办事的大夫以上官员,由公家供应伙食,也叫做“公膳”。《左传·襄公艹八年》有“公膳日双鸡”的记載,就是指这件事。因此,凡是在朝廷能得到“公膳”待遇的官员,都称为“肉食者”。  相似文献   

16.
近代学堂收费制度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学校收费探源溯本,它的源头可推及至二千年前孔子私学收取的“束脩”,但作为官方的一项制度,其历史并不久远。一百年前,中国官立学校和书院不仅不收学费,而且尚有膏火、廪膳等公费津贴士子童生;晚清社会近代化的巨变,传统公费津贴制和收费制互争消长,使收费制度由民间私塾走向官立学堂,由普通学校走向高等学府,新旧教育的资金配置体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是制度反腐的重要举措,也有助于保护官员的合法财产。但长期以来,我国官员财产申报始终局限于公布单个政策性文件,而迟迟未能形成完整的制度体系。因为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确立,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面临着诸多困难。用制度变迁理论的观点去看待并解释现阶段我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和障碍,并得出以下结论:个人隐私权与公众知情权的内在价值冲突,法律地位较低,政策文本本身的缺憾,来自既得利益者的阻力,改革的潜在风险较大,监督约束机制不足等是影响我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建立的制约因素。基于此,寻找可以有效化解困境的未来发展路径,为我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尽快完善和最终确立做出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8.
致仕制度是历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制度设计,各级官员由于身体健康、年龄及养亲等其他原因不适合任职的,可以正常致仕或由朝廷勒令致仕。实际上,除以上几种致仕方式外,还存在官员主动"乞休致仕"的方式。在明代,历朝都有各级官员不停的主动上疏"乞休",这一现象非常值得关注。他们乞休致仕的原因是什么?在皇帝不允准的情况下,官员为什么还要累疏乞休?本文从《端肃奏议》和《马端肃公诗集》等材料入手,就马文升在弘治年间累疏乞休的原因、经过及其影响略做考论。  相似文献   

19.
长久以来,大学的收费制度就是一个耐人寻味的话题。2007年,全国有十余所高校进行研究生培养机制的试点改革。在华中科技大学的试点改革中,研究生公费和自费的差别将被"抹平"。学校将过去分摊到公费学生身上的那部分国家财政拨款和学校投入的培养专项经费(含院系配套经费)、导师资助研究生的经费和校科研基金中用于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公费和非公费师范生从教意愿和从教动机的差异与影响,对某部属师范大学大四师范生进行整群抽样,收回446份公费和406份非公费师范生有效数据。结果发现,公费师范生愿意从教的人数比例显著高于非公费师范生。多组潜类别分析发现两组师范生都有四种从教动机类别,其中能力与热爱驱动型、热爱与榜样驱动型和追求稳定型相同,被迫履约型与理想驱动型分别是公费师范生与非公费师范生特有类型。不同从教动机类别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和教师效能感差异显著。研究结果对于增强师范生从教动机和从教意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