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王蓉  黎婧 《福建教育》2023,(3):32-33
<正>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减缓衔接坡度,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同时还指出,要强化衔接意识,坚持幼小双向衔接,协同合作。在文件精神的引领下,我们重塑了幼小衔接理念,将幼小衔接工作的着力点从“单向衔接”转向“双向互动”,开启了幼小双向衔接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2.
胡雯 《云南教育》2023,(Z1):37-40
<正>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向小学过渡的阶段,科学的幼小衔接是幼儿园与小学两个教育阶段的平稳连接与过渡,是儿童结束游戏为主的学龄前生活,走上以学习为主的正规学习生活的过程。2021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幼小科学衔受到广泛关注。为积极稳妥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工作,《指导意见》明确了推进工作进度安排,先试点积累经验,后铺开全面推进。寻甸县(以下简称“我县”)7个试点园(校)于2021年8月开始,成为省级幼小科学衔接试点并开展了为期一年的实践与探索。我们从调查幼小衔接现状、构建“五位一体”幼小衔接协同机制、凸显幼小衔接机制的作用等方面开展了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3.
<正>2021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减缓衔接坡度,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幼小衔接是小学教育的关键,也是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从小学音乐教育入手,做好幼小衔接,成为许多小学音乐教师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安平  江洪玲 《学前教育》2023,(19):22-24
<正>教育部于2021年3月印发的《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旨在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改变小学和幼儿园教育分离的状况,基本建立幼小协同的有效机制,基本形成科学衔接的教育生态。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指导意见》,我们尝试在朝阳区开展幼小联合教研,即幼儿园和小学共同开展日常教育教学研究。  相似文献   

5.
<正>幼小衔接是指幼儿教育向小学教育的衔接过渡。科学地开展幼小衔接,是新时代对幼儿园和小学提出的明确要求。一直以来,幼儿园“小学化”、小学高要求等问题都让家长、教师产生了很大的焦虑。2021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幼小衔接工作做出了具体要求和部署。为了能精准地了解幼小衔接的情况,包头市通过开展幼小衔接监测工作的实践探索,引导各类幼儿园、小学强化科学的幼小衔接意识,  相似文献   

6.
林香妹 《新教师》2023,(2):63-64
<正>“幼小衔接”是儿童从幼儿园向小学阶段的转换,意味着儿童从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向以课堂学习为主要方式的过渡,它关系着儿童的社会适应和一生的发展。因此,幼小衔接一直受到各界广泛关注。2021年3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将幼儿园和小学共同做好幼小衔接作为首要任务,明确要积极推进幼儿园和小学的科学衔接,  相似文献   

7.
<正>一、研究缘起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儿童早期成长过程中一次重要的转折。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有关于幼小衔接的专题研究,2010年加快学前教育发展以来,也有两个年度的“学前教育宣传月主题”涉及幼小衔接,近年来幼小衔接问题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2021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提出“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减缓衔接坡度,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2021年6月,我省教育厅举办“全省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研讨班”,部署我省全面推动幼小科学衔接的有关工作。在参与上述一系列工作过程中,我们对幼小衔接现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为什么幼儿园越来越重视幼小衔接,可儿童从幼儿园入小学的坡度越来越陡?  相似文献   

8.
<正>幼小衔接是幼儿从幼儿园迈入小学的过渡阶段,对幼儿顺利适应小学生活,身心健康成长具有深远价值。2021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为幼小双向衔接的开展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方向。幼小衔接作为学前教育向小学教育延伸的重要环节,每年都牵引着无数家长的心神,而幼儿园在这一衔接环节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山西省康乐幼儿园为例,探索幼小衔接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9.
《福建教育》2022,(8):4-5
<正>编者按:幼小衔接是一个家园共同关注的话题,它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确保相关工作取得实效,需要统筹各方资源。2021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提出“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减缓衔接坡度,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同时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加强统筹协调,整合专业资源,加强幼小衔接科学研究,为儿童搭建从幼儿园到小学过渡的阶梯。与以往有所不同,国家开始从行政层面大力推动幼小双向衔接。在“双减”背景下,幼儿园应如何积极作为,如何科学有效地持续优化幼小衔接工作呢?  相似文献   

10.
彭颖贤 《教育》2024,(6):123-125
<正>幼小衔接指的是幼儿园与小学在教育工作上的承续和连接,它指向从幼儿园跨入小学开始全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幼升小学生主体来讲,这个时期是人生的关键转折点,无论是生理、心理,抑或是行为习惯、学习内容等皆会有明显转变,因此做好幼小衔接对儿童成长十分重要。2021年3月,《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提出,要以促进儿童身心全面适应为目标,围绕幼儿进入小学所需的关键素质,提出身心适应、生活适应、社会适应和学习适应四个方面的内容。2022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从法律的层面规定:  相似文献   

11.
<正>“如何帮助孩子做好幼小衔接”,这始终是家长关心的问题。2021年3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了幼儿园与小学要协同合作,双向衔接。为更好地解决“幼小衔接”问题,我园围绕《指导意见》提出的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  相似文献   

12.
郭茜  石才英 《学前教育》2023,(19):33-36
<正>幼小衔接工作一直是我园长期以来的重点工作。在多年的实践过程中,我园立足于幼儿生活开展各类幼小衔接课程活动,积累了许多有益经验,也存在诸多不足。比如,课程内容有一定随意性,课程体系不完善,衔接工作以幼儿园为主,实效性不足等等。2021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为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指明了方向。我园结合文件要求对以往的幼小衔接课程进行了梳理与反思。  相似文献   

13.
<正>幼小衔接对“儿童顺利适应小学教育生活,并为儿童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具有重要作用。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明确了以“为幼儿后续学习与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为目标;2021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了幼小衔接的必要性和必须性;《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也强调“加强学段衔接”。在国家重视与不断推进的进程中,作为教研员的我也参与到区域以及园、校不同层面的幼小衔接研究中。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幼小衔接工作在具体实施层面仍旧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建立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长效机制,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这就要求教师要立足于幼儿发展实际,开展针对性的幼小衔接工作,帮助幼儿快速适应小学生活。  相似文献   

15.
<正>幼小衔接是幼儿学前教育阶段向小学教育阶段过渡的重要时期。2021年3月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首次提出了幼儿园与小学“双向衔接”,对于幼儿园、小学以及教育管理部门如何全面做好幼儿的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做出了相关的指示。我省高度重视幼小衔接工作,将幼小科学衔接列入中小学“双减”工作的重要内容,提出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6.
<正>一、问题提出2021年3月,《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建立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长效机制”,目标是要“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减缓衔接坡度,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以及“幼小协同的有效机制基本建立,科学衔接的教育生态基本形成”。《幼儿园工作规程》中也明确指出:“幼儿园和小学应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的相互衔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强调“幼儿园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17.
<正>3~6岁是为幼儿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基的重要阶段,也是为幼儿做好入学准备的关键阶段。幼小科学衔接要以幼儿为核心,尊重幼儿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引导、帮助幼儿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顺利过渡。对此,我园根据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基于儿童立场,从教师与幼儿、幼儿园与家庭、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三个层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赋能幼小科学衔接。  相似文献   

18.
<正>2021年3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幼儿园作为实施幼小衔接的重要阵地,应如何合理设计幼小衔接课程?如何寻找幼小衔接的有力抓手?《关于“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推进‘众创空间’建设,  相似文献   

19.
<正>为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教基[2021]4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科学开展幼小衔接工作,支持“双减”政策有效落地,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幼小衔接中关键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的研究”项目组于2021年11月对各类型幼儿园开展了有关幼小衔接工作现状与问题的调研。教师是影响幼小衔接工作实施过程与效果的关键因素,本文以幼儿园大班教师为调研对象,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相应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20.
白丽萍 《动漫界》2022,(8):67-69
在我国学前教育领域,"入学准备"大多与"幼小衔接"并提,二者界限模糊.2021年3月底,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文件中附带了《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将"幼小衔接"划归为两项相互联系又重点各异的工作:一是由幼儿园引导的"入学准备"工作,二是由小学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