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史蒂文斯诗歌揭示存在与虚无是共生的,体悟虚无是人生选择自由的前提;揭露了现实世界的荒诞性,表现出以荒谬对荒谬的人生态度;表达了对宗教的质疑及对自由选择信仰和命运的向往。这些思想与存在主义存在高度一致性。但史蒂文斯并没有因此陷入悲观主义,反而超越了存在主义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的存在主义哲学,以人的存在价值、意义、目的为本体,探讨人的生存本质,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过深远影响,本文以钱钟书的《围城》为例,探讨这部经典文本的存在主义主题:人生的荒诞与存在的虚无,以及面对这种荒诞与虚无中的自我拯救。  相似文献   

3.
获曼布克奖小说《大海》通篇弥漫着存在和死亡主题,作者班维尔通过小说表现了其向生而生与向死而生的存在主义哲学思考,旨在引导人们挣脱虚无感和缺失感的束缚,在这个充满荒诞性和不确定性的世界中,挣脱虚无、感悟死亡、寻找精神家园,坚持积极的自由选择,坚持本真生存,实现自我的生存价值,赋予存在以本质。  相似文献   

4.
《野草》着眼于现实历史和个人生活,又超越现实历史和个人生活,传达出难以言说的苦痛和荒凉寂寞,以及源于心灵世界反抗虚无和反抗绝望的精神力量。尼采在《悲剧的诞生》里解释希腊悲剧的起源和本质时加以发挥,提倡酒神精神说。《野草》中反复言说的向死而生的生命体验与酒神精神有内在契合。作品在梦境、醉意和大笑中展示出因与生命的荒诞和虚无做绝望抗争而产生的悲剧性美感。  相似文献   

5.
《野草》着眼于现实历史和个人生活,又超越现实历史和个人生活,传达出难以言说的苦痛和荒凉寂寞,以及源于心灵世界反抗虚无和反抗绝望的精神力量。尼采在《悲剧的诞生》里解释希腊悲剧的起源和本质时加以发挥,提倡酒神精神说。《野草》中反复言说的向死而生的生命体验与酒神精神有内在契合。作品在梦境、醉意和大笑中展示出因与生命的荒诞和虚无做绝望抗争而产生的悲剧性美感。  相似文献   

6.
笔者认为《黄金时代》最深邃的文化意味就是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性爱纠葛和现实境遇 ,揭示了不仅仅存在于文革时期 ,而且存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乃至全部人类文明中的种种难以克服、无法超越的荒诞现象 :诸如真相与假相、存在与虚无、有知与无知、有罪与无罪、情爱与性欲、梦想与现实、美好与丑恶之间无法厘清理顺的畸形矛盾、荒诞冲突和无以复加的混乱纠缠。在一向自以为“万物之灵长”的人类面前 ,在一向以理性、有序自诩的人们面前 ,揭示出如此多的不容置疑的荒诞现象 ,无疑具有触目惊心 ,发人深省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现实一种》是一部具有先锋实验色彩的荒诞小说,揭示了生命的虚无和荒诞、人性的扭曲和丑恶。小说的"荒诞"美学特征主要从三方面体现:从审美表现的内容来看,恐怖残忍的暴力和死亡书写是对社会秩序的有力颠覆;从审美关注的对象来看,个体与社会割裂开来,人与人之间只剩冷漠与互害;从审美表现的方法来看,"零度写作"、陌生化语言和对幻觉的有意书写正是对传统审美的鲜明反叛。  相似文献   

8.
哲学家萨特认为,福克纳的文学作品体现了存在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作品多角度的叙事方式,陌生化的形式都是为了创造出一个荒诞、破碎的世界,与存在主义表达的虚无观念不谋而合。文章试图从存在主义哲学视角来分析《我弥留之际》中荒谬、虚无的世界以及人物的怪诞,并从虚无的世界,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和人物荒诞的选择这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存在主义思想,从而指出人堕落的思想、自私的选择和自我的封闭必然导致自我的毁灭。  相似文献   

9.
陈陟云诗人与法官双重身份的对峙造成其诗作反抗现实桎梏和眺望精神彼岸的张力之美。其诗作中借助镜子、梦境等意象构筑虚幻的诗性世界,并借此关照现实世界,剥离了事物的确定性,对世界进行了形而上的思考,并揭示其本质的虚构,表露出存在的虚无和荒诞的生命感知。  相似文献   

10.
存在的虚无与意义的追问--鲁迅的生命哲学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与意义的失落与寻找,是20世纪中外思想大师们共同关注的问题。鲁迅对生存的孤独、惶惑、绝望、虚无与荒诞有痛切的体验和深刻的反思,在对绝望的反抗中,寻觅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1.
贝娄从人与金钱关系的异化现象出发,揭示了整个世界的荒诞、畸形和错乱。同时.以大量笔墨描述了现代人对其存在的暧昧性多余性的自觉以及厌烦心态、死亡恐惧等一系列痛苦而虚无的存在体验,体现了存在主义关于“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痛苦的”这一基本命题。  相似文献   

12.
从美学角度看,《等待戈多》突破传统美学的基本原则,以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揭示现代西方社会人存在的虚无与绝望。这部看似不和谐的荒诞剧,却以荒诞的形式直喻荒诞的内容,以荒诞的主题展示真实的人生,达到形式与内容、精神世界与现实生活的统一,体现出不和谐中的和谐。  相似文献   

13.
黄娜 《文教资料》2010,(23):26-27
弗兰兹·卡夫卡的作品一直是评论家关注和研究的对象。卡夫卡的作品中呈现出的孤独、抑郁、困惑、徘徊、虚无和荒诞是他的主要艺术风格。《城堡》是卡夫卡的代表作品,更是体现了这些艺术特点。小说中的K经历了人生的荒诞,是现代人的精神困境的真实写照。在荒诞的现实中,卡夫卡表现的不是绝望而是在绝望之中追寻希望的勇气,本文从分析荒诞入手研究卡夫卡,去探寻主人公在绝境中挣扎与奋起的勇气,这一具有浓厚悲剧色彩的绝望的勇气,可以说是卡夫卡作品中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的源泉。  相似文献   

14.
爱伦·坡"为艺术而艺术"的创作思想虽然无法获得加缪等存在主义哲学家的认同,但其艺术创作的多维性使其影响远远超出了他所处的时代。《人群中的人》是爱伦·坡最具现代意识的作品,凸显了爱伦·坡对转型期人类社会精神危机的关注,开启了近现代荒诞叙事之先河。小说以隐喻式的城市书写揭示了现代社会生活的虚无荒诞,人与自然(社会)、他人、自我关系的异化,即异化的城市生活场景、虚无的个体身份认同与荒诞的个体生存意识。爱伦·坡对城市人群孤独、虚无的内心世界的描绘,对叙述者与追逐对象追踪动机的探寻,是对社会转型期城市化给游荡者(包括坡本人)带来的空虚与孤寂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5.
略论荒诞美     
荒诞作为一个美学范畴,其主要特点是反常悖理或价值虚无。它以极端的形式表现人们对西方文明和人类命运的担忧,并力图促使人们深思如何走出荒诞生活的怪圈。  相似文献   

16.
略论荒诞美     
荒诞作为一个美学范畴,其主要特点是反常悖理或价值虚无。它以极端的形式表现人们对西方文明和人类命运的担忧,并力图促使人们深思如何走出荒诞生活的怪圈。  相似文献   

17.
《不存在的骑士》讲述了查理大帝时期一个没有肉身的骑士阿季卢尔福在荒诞与残酷的现实世界中,如何通过追求生命的价值和生存的意义实现救赎的故事。卡尔维诺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表现出人类自身命运的焦虑,他赋予阿季卢尔福超人的意志使其对抗现实的虚无,让朗巴尔多及托里斯蒙多回归人类美好的情感。卡尔维诺小说中的审美救赎思想及对人物的精神出路的探索展示出他的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18.
苏童的长篇新作《河岸》在时间维度上表现了历史与现实的复杂关系,历史的沉重与虚无在现实中奏出一曲悲凉之歌。在空间维度上,陆地与河流都承载着不同的寓意,但历史的荒诞与现实生存的艰难使得它们都难以成为人的精神家园。小说通过少年库东亮十三年的成长历程遭遇来表现它在历史与现实、陆地与河流之间左冲右突的灵魂困境。  相似文献   

19.
“第二十二条军规”不是永恒、超言的象征,不是什么“海勒的神话”,而只是一个不确定的隐喻,不具有确定性。它以其破碎性、混乱性、不确定性在消解神话,这个神话便是西方传统中的关于上帝、国家和理性的神话。“第二十二条军规”揭开了这种神话背后的虚无与荒诞,同时向这种虚无与荒诞发出了激情的抗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内的贝克特研究日渐繁荣,尤其是新世纪贝克特百年诞辰以来,贝克特研究又掀起了一个新高潮,他的小说作品逐渐进入学者们的视野。实际上他的小说和戏剧比起来更加成就斐然,主题上深层探讨人类尴尬的生存境遇,表现无序和荒诞不堪的混乱现实,形式上对传统小说的结构模式和语言进行了最大胆的实验创新,内容和形式完美地结合直指存在的虚无、荒诞和意义的缺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