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下简称“教劳结合”)以“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原理,在指导我国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是由于在不同时期对“教劳结合”这一原理在认识和实践上的偏差,曾导致50年代末用过量的简单体力劳动冲击系统的理论教学;70年代用“学工”、“学农”取代学校教育;80年代学校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重新抬头。为了坚持“教劳结合”的正确方向,避免重犯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的错误,我们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一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关于“教劳结合”的原理,探索适合国情的“教劳结合”的内容、形式和途径。为此,本文就目前如何深化对“教劳结合”的认识,以及高等工程教育怎样贯彻“教劳结合”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教劳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教育原理,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同志从我国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高度出发,提出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教劳结合思想.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教势结合原理和毛泽东教势结合思想,推动了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幼儿园劳动教育萌芽于早期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的思考,成熟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余年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践探索,并在新时代"五育并举、整合育人"的时代旋律引领下走向深化。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百年间,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发展先后经历了起步、举步、迈步、阔步四个阶段,主要有幼儿园劳动教育本质内涵、价值旨趣、内容形式、现实问题四大议题。管窥未来趋向,幼儿园劳动教育应恪守"教劳结合、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持续探索幼儿园劳动教育育人规律,坚持完整育人、创新劳动的价值理念,不断完善幼儿园劳动教育体系,并通过整合资源、深化评价,助力中国特色学前教育人才培养实践。  相似文献   

4.
科学技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中介陈智,宋烈侠,阎桂芝,王晓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下简称教劳结合)是我国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之一。正确执行教劳结合方针的前提是正确理解教劳结合的方针,而要正确理解教劳结合的方针,我们认为,一要正确理解革命导师对教劳...  相似文献   

5.
唐静 《宁夏教育》2023,(6):37-38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体现了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研学活动强调“学思结合、知行合一”,能为劳动教育提供必要的社会资源和实施条件,是劳动教育实践的有效载体。文章以银川市第二十一小学湖畔分校的研学活动为例,探索如何在研学实践活动中落实“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劳动教育新要求。  相似文献   

6.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影响着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长期以来,我国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实践育人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也要看到,近年来一些小学生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如何在小学生中加强劳动教育呢?通过在高滩岩小学七彩劳动项目学习课程体系下开展劳动实践教育,进行多渠道全方位整合,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使他们知劳、懂劳、勤劳。  相似文献   

7.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议题。课程是实现劳动教育目标的重要载体。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实施存在如下问题:评价的强制性限制,导致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偏失;不正当的规范性约束,致使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偏轨;长期的认知图式规约,造成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乏力。破解上述问题,需要避免学校在实施劳动教育课程中运用“脱钩”策略;培育教师实施劳动教育课程的社会责任;重构教师实施劳动教育课程的认知图式。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劳动教育事业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劳动及劳动教育的思想观点为理论来源,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而不断深入发展,在此期间,劳动教育经历了从侧重物质生产、强化劳动技能逐渐向关注劳动主体及权益、提升劳动者劳动素养的转变。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劳动教育事业的高度关切与大力支持,既彰显出劳动和劳动教育的重要地位和现实价值,以及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纵深发展的重大作用,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容,为加强新时代学生的劳动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与行动指南。新时代中国劳动教育事业的纵深发展应正确把握知情意行四个维度,加强对学生的劳动认知教育、劳动情感教育、劳动意志教育、劳动实践教育,以提升学生的综合劳动素养,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和唯一方法。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当下,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有其深刻内涵和时代意义:教育要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教育的内容要紧跟现代社会生产和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形式要多样化;教育要与现代社会新的生产技术手段相结合。重新审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对在素质教育实践中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代新人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长时期之中,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下简称“教劳结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的一项基本措施。在新的历史时期,使教劳结合迈出新的步伐的关键在于认真学习邓小平关于教劳结合的论述,领会其精神实质,并以此为理论武器指导实践行动。如何理解邓小平的教劳结合思想?笔者认为以下两点应该特别予以注意:一是邓小平教劳结合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原理在中国发展史上的新的里程碑;二是邓小平教劳结合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1.
高校思政课程融入劳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是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的必由之路。新时代劳动教育纳入高校思政课程以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原理为理论规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耕读文化”与“工匠精神”为历史根脉,以新时代劳动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现实语境,对丰富高校思政课程的内涵、发挥劳动教育综合育人功能以及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重要价值。为有效将劳动教育纳入高校思政课程,要全面提升高校学生的劳动素养、优化高校劳动教育的课程体系、加强高校劳动教育的制度保障。这对于培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实现教育强国远景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具有与专业实践相结合、与产业需求相匹配的特点。产教融合为高职院校持续发展提供动力,促使高职院校贴近社会、推进各方利益有机融合并且完善高职人才培养路径。基于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与劳动教育在育人目标、教育内容、实施途径方面的高契合度,提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与产教融合结合路径,为高职院校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技能型人才提供新的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劳动教育是新时期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意义重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时代历史方位,着眼于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和新时代劳动领域的新变化,对劳动和劳动教育作出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劳动教育事业提供科学指南。新时代劳动教育实践具有理论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统一性与多样性相协调、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结合、专业性与综合性相协同等主要特征。科学认识和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实践的主要特征,对于我们增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抓好劳动教育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以下简称“教劳结合”),是《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揭示社会生产力发展规律的主要思想。我们党不仅始终坚持这一思想,而且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还结合我国具体实际作了创造性的发挥。刘少奇提出的“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是在探索中国式的发展道路,对教育和经济进行大胆改革的尝试中形成的,它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思想。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劳动教育是“大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德智体美”四育并列的具有重要意义的独立“劳育”体系。新时代劳动教育是一个复杂系统,其中课程体系居于核心地位。当前我国劳动教育课程建设面临多重挑战:宏观层面,劳动教育与社会环境相龃龉;中观层面,劳动教育与传统智育相冲突;微观层面,政策制定与落地实施相脱节。新时代劳动教育既是“关于劳动的教育”,也是“通过劳动的教育”,还是“为了劳动的教育”。这是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把劳动作为教育内容,要坚持体力、智力、精神相结合;把劳动作为教育手段,要坚持新兴劳动形态与经典劳动形态相辉映;把劳动作为教育目标,要坚持社会发展需要与自我发展需要相统一。这是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体系架构: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必须全程坚持问题导向与价值引领。课程性质方面,必修与选修相辅相成;课程样态方面,显性与隐性相得益彰;课程形式方面,理论与实践统筹兼顾。  相似文献   

16.
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原理在中国的新发展朱天利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以下简称“教劳结合”)的思想由来己久,它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就存在着。但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前人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完成了教劳结合理论的变革,创建了科学的教劳结合原理。马克思、...  相似文献   

17.
构建系统、完整的义务教育阶段生产劳动课程内容体系对明确劳动课程育人指向、完善劳动课程体系以及丰富劳动课程内容具有重要意义。在构建义务教育阶段生产劳动课程内容体系的过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教劳结合理论,从当前生产劳动课程开展的现状出发,汲取国内外先进经验,遵从价值取向的统一性原则和内容结构的多样性原则。义务教育阶段生产劳动课程内容体系既强调学生劳动观念和劳动精神的形成,也重视学生劳动能力和劳动习惯的培养,是一个包括“爱劳动的教育”和“会劳动的教育”的整体。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教育同生产劳动等社会实践相结合,注重劳动教育。新时代志愿服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新时代志愿服务劳动对大学生成长尤为重要。志愿服务是推动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路径,是实现人的需求层次递增、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主要方式,优化了学生社会化的外部环境。学校应大力开展志愿服务型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把志愿服务型劳动作为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和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19.
党和国家一向重视劳动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环节。新时代劳动教育逐渐成为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重要路径之一。高校劳动教育伴随着新中国不断成长,从历史演变、现实困境和实践进路等三个维度进行剖析,可以探寻高校劳动教育“变与不变”的内在依规和理论逻辑、当下高校劳动教育的发展瓶颈和现实困境以及新时代实现高校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方向和关键进路。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劳动”这个词最初并不具有人们今天所理解的“生产劳动”“生活劳动”等方面的含义,而“劳”“劳力”“劳心”“劳作”等词却已基本具有了人们今天所理解的“劳动”的基本内涵。中国传统劳动教育渗透于人们日常生活之中,主要通过礼仪制度渗透劳动教育,在学校教育中采取耕读结合的劳动教育模式,通过家训家风等途径实施劳动教育。中国传统的耕读结合的劳动教育模式、普及大众的劳动教育规范、身体力行的劳动教育典范、脍炙人口的劳动教育读本,可以为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