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跟团旅游”的游客为研究对象,构建游客抱怨行为影响因素模型。通过对205位顾客的实证分析,检验了各个因素对游客抱怨行为反应方式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服务失误的类型、不满程度、抱怨价值、抱怨求偿成功可能性和游客自身的个性特征均影响着游客不同的抱怨行为反应方式。并依据研究结论对旅游行业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我国影视型主题公园的产品开发和活动项目的设计,以浙江横店影视城为例,从游客认知的角度出发,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来了解游客的认知情况,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样本基本信息统计分析、因子分析、游客综合满意度分析,结果显示:前往横店影视城旅游的游客主要为浙江省范围内的游客;影响游客认知的主要因素有景观资源、基础设施、旅游环境、旅游服务、互动项目五大类,各项旅游活动对不同游客有不同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服务营销的角度分析日前肇庆旅游市场的游客消费心理和行为特点,通过对游客市场的满意度调查,探究影响游客心理与行为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营销策略,以达到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不断创造市场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优质的服务质量是旅游目的地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而游客对旅游服务的感知会影响其满意度和行为意图.本文以国内休闲度假城市厦门为案例地,利用因子分析、多元回归方法,探讨游客旅游服务感知维度及其表现,以及各个维度对游客目的地满意度和行为意图的影响.结果显示,厦门市游客旅游服务感知共有 "接待服务"、"公共服务"、"景区服务"和"娱乐服务"四个维度,其中,"接待服务"、"景区服务"和"公共服务"对游客目的地满意度均有显著影响,而只有"公共服务"和"娱乐服务"两个维度对游客的重游行为和口碑传播行为有显著的影响,并且"公共服务"对游客目的地满意度和行为意图的影响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游客出行行为机理并鼓励旅游公交的使用,实现乡村地区旅游需求与交通供给的动态平衡,基于出行链和出行方式选择分析了乡村游客的公交线路偏好.利用2021年于南京溧水采集的546份乡村旅游调查数据,标定了以出行链模式为上层、旅游方式选择为中层、公交路线偏好为下层的nested logit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出行方式选择会显著影响游客对包含特色乡村旅游景点的复杂出行链的选择,选择私家车的游客对公交路线偏好的反馈较为明显;阐述了游客的社会人口属性、旅游出行特征和公交出行意愿对模型3个选择层次的影响.最后,针对类似于南京溧水的地区提出了提高乡村旅游公交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西安市入境游客旅游决策行为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方式,从旅游动机、旅游偏好、出游方式、信息来源、旅游决策行为影响因素等方面分析了西安市入境游客的旅游决策行为特征及规律,期望为西安旅游市场拓展、旅游形象设计、旅游产品多样化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于自我管理理论和双因素理论,以少数民族村寨游客为研究对象,运用结构方程建模技术,探析感知服务质量八因子通过满意、不满意的中介作用对游客行为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感知服务质量保证性、移情性、文化学习、审美愉悦、压力释放五因子对游客行为意愿总影响效应显著,是刺激游客行为意愿产生的激励因素;而服务质量可靠性、响应性、有形性三因子对行为意愿的影响效应不显著,属于具有基础性作用的保健因素。研究结论对于提升游客行为意愿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影响学校组织效能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引发学校组织成员行为的角度看,影响学校组织效能的因素主要有学校组织成员的个人特征、学校组织小环境和社会大环境。个人特征决定了组织成员的行为需要和行为潜能,学校小环境中的组织目标为成员行为指明了方向,社会大环境则影响着成员的行为态度和行为方式。这些因素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是学校组织赖以增效的至关重要的“动力装置”。  相似文献   

9.
从引发学校组织成员行为的角度看,影响学校组织效能的因素主要有学校组织成员的个人特征、学校组织小环境和社会大环境。个人特征决定了组织成员的行为需要和行为潜能,学校小环境中的组织目标为成员行为指明了方向,社会大环境则影响着成员的行为态度和行为方式。这些因素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是学校组织赖以增效的至关重要的“动力装置”。  相似文献   

10.
如何提高游客满意度是任何一个旅游目的地都重点关注的目标之一.本文以安庆国内游客满意度为研究对象,借助结构方程模型和SPSS统计软件探讨国内游客满意度与其影响因子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旅游服务与管理因子影响效应最为显著,其次为旅游景观与娱乐因子,环境与气氛、餐饮、旅游商品与住宿对游客满意度也有重要影响,而交通通讯因子相关性则不明显.并提出进一步增强旅游资源吸引力,增加娱乐产品供给,改善旅游软环境等建议提高在宜国内游客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通过携程网、蚂蜂窝、同程网、百度旅游网站搜索六安市网络游记文本资料,运用内容分析法和ROST CM6软件进行分析,从个体特征、旅游需求、旅游感知、旅游态度4个方面研究游客行为。结果表明:周边游、自驾游、家庭游是游客主要旅游方式;游客主要动机是亲近回归自然、休闲放松;原生态秀美的山川峡谷溪流等旅游吸引物游客感知最强烈,游客评价大多是积极正面的情感评价。六安市应从多业态旅游产品开发、提升旅游服务与设施、强化旅游体验、精准营销等方面更好地对接游客动机,满足游客需求,提高游客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旅游团购网站消费者信任度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游客对旅游服务商的信任度是其在心理上对旅游服务商提供的旅游产品所产生的信任感及其强度。对于2010年在国内开始快速发展的旅游在线团购这一新兴旅游商业模式而言,通过对其产品团购的消费者信任度进行评价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根据影响消费者对旅游团购网站信任度评估的因素,将旅游团购网站信任度的评价指标框架分为三个一级指标。再基于专家咨询和客户问卷调查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旅游网站信任度进行评价。最后以某旅游团购网站为例,对其消费者信任度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3.
浙江购物旅游消费行为模式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消费者购买行为基本模式——“刺激一反应”模式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运用因子分析法将影响旅游者购买行为的商品实质刺激因素归纳为“商品种类及购物环境”、“商家服务”、“商品价格与可信度”及“有形展示”四因子,回归分析表明四因子与旅游者对浙江购物地总体评价具有显著性的关联;独立样本T值检验和ANOVA检验同样表明浙江购物地游客的婚姻、学历及出游目的等个人因素对购物地的总体评价具有显著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水上乐园游客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收集数据,从游客的角度研究其具体需求,进而研究水上乐园游客行为的规律,包括对游客的人口统计特征、游客行为特征、游客消费评价的研究等。为更好地开发、营销和管理主题公园,提高主题公园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对发展和规划工作提供参考依据,从而促进乌鲁木齐市主题公园的健康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学界对农民进城定居选择行为的研究存在影响因素差异较大的不足。"投资—收益"理论认为农民迁移决策受农民个体因素影响,因此从农民这一微观视角对其进城定居选择行为进行实证研究,能发现影响农民进城定居选择的关键因素,即农民进城定居选择行为受农户个人及家庭特征、农户家庭的经济社会特征和农户的心理特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选取青岩古镇游客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前来青岩古镇旅游的旅游者的决策行为、空间行为、时间行为和消费行为等行为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旅游者的属性特征、旅游心理特征和对景区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揭示了青岩古镇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存在共性的行为特征,例如旅客以贵州籍游客最多,游客的总体旅游时间短,游客对景区的满意度一般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黄金周"假期旅游人数井喷式增长,国内各大著名旅游景区和热门景点拥挤现象严重。文章从游客角度出发,以主题公园芜湖方特为实证研究对象,运用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等统计手段,探讨了游客拥挤感知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游客拥挤感知度为中等程度,游客背景变量中仅学历与拥挤感知呈显著负相关,性格特质影响因素中仅内向性格对拥挤感知具有影响,满意度因子对拥挤感知产生一定的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福州市周边乡村空气负离子浓度变化特征,以孔元村、井下村为研究对象,选择五一游客游览高峰期,收集并分析5种游憩地12个监测点的空气负离子浓度和气象因子等数据,研究乡村空气负离子浓度日变化规律及空气负离子浓度变化与气象因子、游客游览行为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①初夏孔元村、井下村空气负离子浓度均值为3 383.49个/m3,达到对人体影响的I级标准;②不同游憩地类型,空气负离子日均浓度变化不同;③5类游憩地空气负离子浓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水畔游憩地游憩林地硬质铺装游憩地庙内田园游憩地;④海拔、温度、气压、湿度等气象因子对空气负离子浓度影响较大,其中主要影响因子为温度和湿度;⑤乡村游憩地空气负离子浓度与游客行为活动关系密切,客流量大的监测点空气负离子浓度较低.  相似文献   

19.
旨在提出一种大型活动期间交通管理措施制定的决策方法来引导游客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的转变.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为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不同阶段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的动态作用机理及交通管理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基于目标导向的SP调查结果与目标值之间的差异和上一阶段调查反馈,对下一阶段的交通管理措施进行相应调整,直至最终达到预定目标.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交通管理措施的不断调整,世博会期间公共交通分担率达到88.6%.外地游客更倾向于选择直达的出行方式,同行者属性对游客出行方式选择具有重要影响.该研究方法可为未来大型活动交通管理措施的制定提供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20.
文章采用抽样问卷调查与游客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西安市市民出行特征进行调查与分析,得出休闲游憩是西安市民的主要出游动机,不同年龄组其动机有所差异;游憩者的出游力受其年龄、性别、职业、收入等因素的影响;西安市民的行为特征主要受游憩者的需求结构、消费结构及其空间流向等因素的影响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