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左思的《咏史诗》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又有了一定的发展,他开创了咏史以咏怀的新路,力图构建一种自己所希企的价值观体系,这都要比前人单纯的用道德眼光来评述历史要深刻的多。从而使咏史诗达到一个新的艺术高度,并对后人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晋太康坛已远离了“建安风骨”的传统,内容空虚,刻意追求的华美,逐渐走上形式主义的道路。而出身寒微的左思却继承了建安诗人的“志深笔长”、“梗概多气”的优秀传统,写出了一组组《咏史诗》,热情地歌唱了自己的理想,猛烈抨击了腐朽的社会。他的《咏史诗》成为现实主义的佳作。  相似文献   

3.
左思《咏史诗》有"千古绝唱"之美誉,在西晋文坛乃至中国文学史上均有重要地位。但对于《咏史诗》的写作年代,长期以来颇多歧见。依据作者的生活轨迹以及作品的思想内容可以推测,《咏史诗》大致写于太康初《三都赋》撰成至元康初再次步入仕途之前和左思退居宜春里之后这两个时期。这样推定《咏史诗》写作时间,颇能洞见左思矛盾复杂的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4.
左思<咏史诗>的写作年代,学术界有三种观点:作于作者早年;作于作者晚年;或非撰于一时.以现有史料及丈本,以及左思"责本宜实"."文典以怨"的文学创作思想,其交游仕宦,尤其是预"二十四友"的人生历程,文章从儒家立功到立德、立言人生道路的选择,从积极入世热心仕途到最后彻底归隐遁世的思想变化过程等综合考察,<咏史诗>应非撰于一时.对其写作年代的梳理考论,无疑对左思其人、其作品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
作为西晋重要的文学家,左思的生平和作品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但是因为关于他的材料较少,给研究造成不便。今在广泛搜集材料的基础上,重新考证左思的名篇《咏史诗》的创作年代,通过深入分析文本、左思生平及时代背景,论证其诗非一时之作,而是成篇于不同时期。  相似文献   

6.
考察《古诗十九首》在宋代的传播与接受情况,可以看出《古诗十九首》在这一时期主要依靠《文选》和其他一些选本进行传播,其接受侧重于写作年代和作者的考证、艺术经验的总结,尤其是对艺术特征的研究,对创作形态的接受也具备一定的审美因素。而南宋与北宋情况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7.
由于《古诗十九首》中有一个“未定的无人区”,即意义上的空白点,使文本中体现出朦胧空白的审美张力。虽说《古诗十九首》的各篇章都很短小,然而其中所营造的意境却有着无限想象的艺术化境,体现了广阔多极的精神空间,是创造主体的创造与接受者的再造想象相互融合的境界。  相似文献   

8.
历来对《古诗十九首》的评价多从“情”字着眼,其实它是情、理的结合,并且在两方面都表现得十分突出。情指个人化人生体验和由此产生的感喟,理指对人生的理性思考和哲学观照。主要内容包括:1.时代背景与思潮——东汉末年士人处境与人的觉醒;2.作品分析;3.情理自然融合为一体;4.对以后诗歌创作的影响及发展趋势——理性深化,情感内敛。  相似文献   

9.
方维仪诗歌受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的汉魏古诗影响,其复古主义诗歌创作取得很大成就。凭借真实女性抒情角色创造消解了政治隐喻的阐释范式,回归抒情本色。诗中抒情主体已超越个人的生平遭际,成为家族、时代、历史中类似命运女性的声音,呈现非个人化色彩。套语主题的使用,建立个人创作与诗歌传统的互文关系,使诗歌创作与阅读成为一种诗性表演事件。运用抒情策略的话语实践,完成桐城派女诗人道德人格和情感共同体建构。  相似文献   

10.
论《古诗十九首》的女性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诗十九首》基本是游子之歌、思妇之词,抒发游子的羁旅情怀和思妇闺愁是它的基本内容。本文从女性视角入手,分析《古诗十九首》的女性心理的形成原因和女性心理的具体特征、表象,凸显《古诗十九首》以孤独和等待为核心的女性心理。  相似文献   

11.
从《古诗十九首》中提练了动物、景物、时空和音乐等几种典型符号,以挖掘其深层埋藏着的尚待发现的大量信息,从而发现诗人对无生命物和有生命物、对人类和动物世界、对时空和音乐艺术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12.
《古诗十九首》在意象群的使用上,注重对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各类意象词的使用。这既是对《诗经》的继承,亦是对《诗经》的发展。其使用的各类意象群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形成的整体意象群是鲜明、生动而深刻的,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具有恒久的艺术魅力。在意象群的运用中,其多化用前人诗句,多植入传统故事,多叠字、叠词等手法,给予后人诗歌创作以极大的启示和影响。  相似文献   

13.
《古诗十九首》被誉为“五言之冠冕”,而陈子昂的《感遇》诗则被颂为唐代的“古体之祖”。一般认为陈的《感遇》是脱胎于阮籍的《咏怀》。其实,追根溯源实为《古诗十九首》,其作生活的时代背景及其经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我们才可以更肯定地认为陈子昂《感遇》诗是对《古诗十九首》的继承与发展。其突出表现便是兴寄与风骨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古诗十九首》在中国古典诗歌领域中,流传甚广,影响至深,以其艺术表现上的高超与精妙,赢得了魏晋以来许多评论家的普遍赞赏。本文从强烈的抒情性、鲜明的形象性、独特的语言风格以及多样化的表现手法四个层面给予了论析和归结。  相似文献   

15.
钱志熙在《魏晋诗歌艺术原论》中认为,左思的《咏史诗》是其晚年退居宜春里的回忆之作。但《咏史》八首复杂的思想、中古诗人诗句的对比、《咏史》的流传都说明左思的《咏史》诗并非晚年回忆之作。  相似文献   

16.
咏史诗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重要类型,西晋时期左思的《咏史》(八首)成为咏史诗成熟的标志,给后世咏史诗极大的启发。这组咏史诗借历史史实描述自我情感发展的历程.将史实和咏怀结合起来,借古喻今,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是咏史诗的一种创新,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7.
左思的《咏史诗》对历史事实进行了巧妙的加工处理,融入诗人的人生感慨;语言质朴,造语奇伟,显示出其独立的人格和强烈的个性色彩.  相似文献   

18.
王船山把《诗经》与《古诗十九首》树为我国古代诗歌的典范。他对《古诗十九首》的评语及其它论述 ,反映了其诗歌理论及诗歌批评标准的独特性与创见性、保守性与片面性。  相似文献   

19.
赵杰 《滁州学院学报》2001,3(1):17-18,10
文章认为《古诗十九首》虽然是不同作者所作,但它们是在相同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存在许多相通之处,如长于抒情、有相同的题材、相同的表现手法、相同的情感其调等。  相似文献   

20.
从《古诗十九首》中提炼了动物、景物、时空和音乐等几种典型符号, 以挖掘其深层埋藏着的尚待发现的大量信息,从而发现诗人对无生命物和有生命物、 对人类和动物世界、对时空和音乐艺术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