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孔子作为儒家学说的创立者,较为深入地探讨了语言问题。他一方面确立了语言在治世、教化以及达“道”等方面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也看到了语言的不足,以“礼”、“德”、“行”、“象”补“言”,孔子立“言”并不执于“言”,坚持“有言”与“无言”的统一,其意图直指“道”的生生不已。  相似文献   

2.
老子以“道”为本的言意观是道家言意观的基础。他以“道”不可说论为生发的基点,显示了语言不可能与世界亲密无间的倾向。老子认为,意可通于“道”,但言与“道”隔,不得已而用时只能“强为之名”。老子提出“行不言之教”并不是否定言之功用,而是要求运用合道之言,即“希言”、“贵言”和“言有宗”,其实质是“其中有信”。而对形式上的要求则是要运用“善言”,要“无瑕谪”,从而达至用言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3.
“道言悖论”及庄子对言说方式的 怀疑、改造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语言本身的怀疑是庄子怀疑论不同于西方怀疑论的一个重要特征。由于怀疑语言,故庄子主张“无言”,认为“道不可言”,然而“道”作为本质的“言”就决定了“道”从根本上来说不可能脱离“言”。“道”与“言”的悖论使庄子最终不可能抛开“言”而显示“道”,而只能对言说方式进行改造与创新。这种由庄子独创的言说方式以言而无待、两行以明、不谴是非为其特征。正是这种言说方式的改造使庄子的哲学得以通往艺术与美学之域。  相似文献   

4.
学术界对于庄子的理论已有很深入的研究 ,只是专门研究庄子思维与语言关系的文章尚不多见。本文认为 ,庄子对思维对象“道”的精神生命的体认 ,使得思维及用于思维的语言具有了诗意。庄子以这一具有诗意的语言 ,表达了他对对象世界的诗意的思维 ,致使思维与语言达到了“思”即是“言”、“言”即是“思”的完美融合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5.
荀粲在魏晋玄学发展的早期,运用庄学思想反省和批判汉儒的章句之学和象数学,摈落言、象而独标“性与天道”、“象外之意”,由此而对言、意问题最先进行新的探讨,并将自己的思想贯彻到与才性有关的问题的理解中。荀粲思想的缺陷在于割裂语言与本体的关系,后来的王弼从理论上克服了他的局限,建立了魏晋玄学的解释学方法论  相似文献   

6.
《下一代》2010,(5):22-23
语言之道三:忌言 前面,我们讲了孔子的“慎言”及对“慎言”提出的三项原则。孔子在生活中也有些“忌言”,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7.
海德格尔在语言本体论层面上,从人与自然本体而非人与人之间关系角度出发,把语言与人相互作用活动中的“言”视作本体之“道”。诗歌作为一种本真的语言活动乃是大道在人-言之际的双向运作,既是大道(言)向人开道成道而由无声之音向人的有声之音转换生成的运作,又是人向大道归本而对道(言)之说作出诗意应答的运作。海氏开启的本体论诗学批评在现代处境中有重大的生存论意义,同时对汉民族古典诗学批评研究极具启发性。一种本体论的诗学批评可为汉民族精神在汉语言中的生成开道铺路  相似文献   

8.
柳宗元的历史地位柳宗元是我国唐代坚定的政治革新家,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也是杰出的文学家。柳宗元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在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政治腐败的黑暗时代,敢于坚持革新,以“根据具,言人所不敢言”(陈衍《石遗室论文》卷二)的斗争精神,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大中之道”,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他的这种精神与成就,对他以后的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都有深远的影响,在我国历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作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重“道”,重的却是不可言之“道”;他重“教”,重的却是“不言之教”;他重“治”,重的却是“无为而治”。老子的“道”“教”“治”思想充满辩证色彩,却又一脉相承,统一于理想社会的实现。在老子的视域中,“道”不规则、不确定,不能用言语表述,“不可道”;然而,不借助言语,“道”无法被认识,难以被理解,不得不用言语描述“道”。由此,形成“道”与“言”的相悖相依、辩证统一。不可言之“道”,主要靠“不言之教”来把握。但没有言语的介入,不可言之“道”难以被领会,“不言之教”难以被实施,不得不借助“言教”,形成“不言之教”与“言教”的辩证统一。道的“自然无为”属性与教的“不言”特点,要求“无为而治”的治理方式,但“无为”的前提是对“自然”的把握,要依照“自然”而“为”。因此,“无为”不是“不为”,而是依照“自然”的原则积极而“为”,由此形成“无为”与“为”的辩证统一。在老子看来,“言”“言教”“为”隶属并服务于“道”“不言之教”和“无为”。借助“言”“言教”与“为”,老子阐明了“道”“不言之教”与“无为而治”之间的关系,将不可言之“天道”引入人道的“教”与“治”,服务于符合天道...  相似文献   

10.
海德格尔晚期强调走在通往语言的途中主要是通过诗意的经验获得的,并提出口号“把语言作为语言带向语言”。他分析和批判了日常语言观和形而上学的语言观,认为它们都未做到“把语言作为语言带向语言”。海德格尔强调经验语言,让语言自身说话,从而让语言回归其本性。他对语言的揭示叫作倾听的言说。道说让我们倾听并让我们到达语言自身的言说。人被大道用于化无声的道说为有声的人言,并且是大道的开辟道路使道说达乎人言。在他那里,语言被理解为道说,显示着世界与事物,具有根本的重要性。海德格尔后期语言思想的要义就是说不可说之神秘。  相似文献   

11.
道家哲学没有本体论,没有镜式主体,道生万物,道即万物,所以“道”与“逻各斯”的“在场的形而上学”大异其趣。庄子与德里达的相遇是在语言哲学上,他们都在思想与世界之间塞进了漂泊而暧昧的语言夹层。本以庄子的“曼衍”与德里达的“分延”相发挥。德里达强调语言的隐喻特征,又恰好与庄子的“三言”巧合。语言既然不足以传达真理,二家就顺理成章地将哲学推向了学。  相似文献   

12.
很多人认为,海德格尔执着于用语言显示存在,而老子和庄子则主张摈弃语言才能把握“道”本身,其实,这是武断的结论.海德格尔和老庄都试图超越主客二分,他们都反对用主体性的语言来把握“道”和“存在”,推崇自然流露出的“无心之言”.此外,海德格尔与先秦道家的语言观也有很大差异,海德格尔的“语言是存在的家”这个命题使得“存在”这个终极视域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其原本性.而在老子、庄子看来,某种语言是否能够开启道境,不取决于它的形式和修辞手法,而取决于言说者是否去除了“成心”.海德格尔与先秦道家语言观差异的根源是中西语言结构的差异,在西方,“存在”必须通过语言呈现,但由于西方的日常语言本身预设了主客二元对立,所以海德格尔不得不借助于类似于汉语类比思维的“诗言”来彰显“存在”.  相似文献   

13.
《老子》书里,道>象>物>精>信构成连续性和包孕性的序列。精是物的极微细者,相当于《墨子》的“端”和古希腊的Atom(原子);那么“信”就可能是“亚原子”,进入“量子论”的范畴。而“信”近于“非常名”的“名”,是“语言”,是“信言”,颇像后现代思想者所谓“话语”。原始思维里,“语言”或“话语”具有创生功能。万物的原初是“无名”,“有名”才是万物的母亲。世界是在被认识、被命名以后才成为人类的对象,成为“人化的自然”,“文化的自然”,亦即“话语化的自然”。也许可以在此视界下理解“解构主义”所说的“话语”先于“实在”。而“道”也有“言说”即“话语”的涵义,然则“信”(信言)又是道的超微存有或原初状态。道回归为“信”,“信”再现为“道”,构成“永久循环”,螺旋上升,臻于无穷  相似文献   

14.
其实我对朱老师的第一印象不好,只因他好吹!但随着了解的加深,我知道他不是一般的“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他不仅语言上是,更是行动上的巨人。朱老师很有“自知之明”,他对自己好吹牛解释令我出乎意料,他说:“说了,就会逼着自己努力去实现它。”简单的一句话,却看到了他身上闪烁着一诺千金的品质。  相似文献   

15.
老子、庄子思想是中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语文教育思想,即对语言的作用,对语言表达──听、说、读、写的态度、方法等,过去研究者太少。本文研究了该思想:老子认为“道” 原始而语言后出,“道” 丰富而语言单调,“道” 具有两面性而语言只具单面性等,但语言仍有其价值,所以他对语文采取了以心悟“道”,朴实鲜少的态度。庄子也认为“道” 难以用语言准确表达,因为相对的标准辩论没有意义,语言在传达过程中会出现偏差等,但也肯定了语言对表达“道” 的一定积极作用,从而对语文采取了不言、少言、不辩,由语言而悟道,悟道后就忘掉语言的态度。本文还分析了该思想对语文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在对就业市场研究多年,接触了众多求职大学生后,北京市创业智源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总裁姜博仁对大学生就业问题有了独特的看法。他强调:大学生在求职前应该像“照镜子”一样先了解自己,确定自己的定位,再去为自己寻找最适合的“鞋子”。他建议大学生应该先平衡心态,摆脱浮躁,真正地重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必要的职业指导,并根据自己的多年经验为大学生提出了建议——记者:您的职业是“商道教练”,请您简单解释一下这个概念。姜博仁:所谓“商道”就是“人道”,就是识人之道、选人之道、用人之道、育人之道和留人之道,“商道”的精髓就是…  相似文献   

17.
文本是“言”与“意”的统一体,所以语文教学应做到“言”与“意”合。所谓“言”,就是语言;“意”是指情感、思想、精神、智慧。语文教学要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  相似文献   

18.
所谓言意之辨,包括对语言、思维与存在之间关系的探讨,这在先秦有广泛的理论基础。庄子对言意关系有多方面的论述,又归于“言不尽意”,其实质是“言不尽道”,根源于道家尚虚无的哲学本体现。其主要涵义是:语言不能充分表达主体的思维和体验。而面对“言不尽意”的困境,中西方文化都提出了不同的解救方法  相似文献   

19.
语言形式是思维方式的外壳,不同的思维方式是通过不同的语言形式表现出来的。先秦诸子百家的思维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用言简意赅的言论阐述政见、道德规范;有的通过辨析来说明哲理观点;有的持智巧辨来探寻大千世界的奥妙;而庄子则以他特有的思维方式宣扬道家观点,即以寓言开拓思路,以重言阐明真谛,以卮言加以发挥。他自己曾说:“以寓为广”,“以重言为真”,“以卮言为曼衍”。寓言以形象思维为主,重言以抽象思维为主,而卮言则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巧妙结合。认真剖析庄子寓言、重言、卮言的内涵及其运用特点是探索庄子思维方式的根本途径,也是理解庄子思维特点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20.
<正>角度一无言之美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庄子讲究“得鱼而忘荃”、“得意而忘言”。这其实都跟费先生所说的“不但文字是多余的,连语言都并不是传达情意的唯一象征体系”有着殊途同归的意思。语言往往是有局限的,但我们要表达的意思却是层次意蕴异常丰富的。我们常常会感觉语言在表情达意上的一种空洞感和乏力感。甚至越是华丽的言辞,越是会把本来的意思扭曲得面目全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