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边际分析在马克思经济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边际效用价值论和边际生产力论为重要内容的边际原理,同马克思经济学中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是根本对立的;但边际分析作为一种分析方法则在马克思经济学中得到了应用和发展;诚然这种应用有其特点,即它只是作为平均分析这种基本分析方法的有益补充,并且马克思分析的所谓边际量为物质的量。没有掺杂任何主观因素;当然,马克思将边际分析应用与其经济学的根本目的,仍然在于揭露和鞭挞罪恶的资本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2.
2001年1月23日,农历除夕.正当千家万户忙着挂灯笼、贴春联,欢欢喜喜迎接新世纪第一个春节的时候,7名"法轮功"痴迷者在李洪志"升天圆满"妖言的蛊惑下,在天安门广场意欲走向"圆满"、"天国",制造了一起骇人听闻的自焚事件:这起血淋淋的事件告诉我们:所谓的"圆满"完全是李洪志为控制练习者、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而编造的鬼话,是李洪志为"法轮功"痴迷者精心打造的"坟墓"!  相似文献   

3.
伪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伴随物,与科学根本对立,却自称是真正、完全、甚至"最高"的科学.  相似文献   

4.
皮克林的“冲撞理论”和曹天予的建构的结构实在论是整体论挑战后很有代表性的理论,但这两种理论在根本上完全对立。首先是社会调查的方法与坚持概念史为基础的方法的对立,其次是理论本质的对立。这主要表现为四方面,本体论的地位、科学发展中有无中心、理论建构过程的实在性以及向未来开放的理论。两者的理论都有很大的启发性,不过要想更好地解决科学哲学的传统问题,或许还需要曹天予所说的“本体论的综合”。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简述社会主义荣辱观基本内涵和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性的基础上,论述了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基本途径,即提高认识是基础;社会实践是根本;管理制度是保证;良好氛围是条件.  相似文献   

6.
试就法制与法治的区别与联系、法治与人治的根本对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几个理论问题,谈几点认识和见解.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根本方法是从抽象到具体。这一方法既同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总结经验相一致 ,又体现了邓小平世界观同方法论的统一。从抽象到具体之所以是邓小平理论创立的根本方法 ,还在于这种方法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8.
当今是科学和信息的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已经广泛渗透到社会和经济的各个方面。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社会文明进步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力量。然而,李洪志及其“法  相似文献   

9.
近日,国家有关部门作出取缔非法组织“法轮大法研究会”及其所属“法轮功”组织的英明决定,大快人心,举国上下同声拥护;各界人士纷纷发表文章和讲话,揭露批判“法轮大法”的邪恶本质及其“教主”李洪志的丑恶嘴脸。我们与李洪志及其“法轮大法”的斗  相似文献   

10.
哥白尼和达.芬奇两位世界巨人曾经有一段关于科学和天文学的对话,有助于我们对于仇视科学、反对科学的李洪志的揭露和批判.  相似文献   

11.
主体间性与环境问题--兼谈生态伦理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体间性"是引入国内的一个现代西方哲学范畴,对其定义和应用尚在争论之中,文章试图将其引入历史唯物主义语境,结合人的发展,从历史和逻辑两个维度加以论述.环境问题是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问题,文章认为环境问题的本质是正处于"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独立性"阶段的不同的个体主体,以他们所"依赖"的"物"--环境为中介的对立的主体间性;而环境问题的根本解决则需要人们达到和谐统一的主体间性,即努力实现人的"类"存在状态--共产主义社会.同时指出,生态伦理学只在主客对立的二元结构中讨论问题,没有抓住环境问题的本质;可持续发展观是发达国家就本国利益而提出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2.
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必然要求;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客观要求;是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的根本要求;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3.
学科组织是学科研究范畴的组织形态,是学科的最基本构成形式,也是高校的基本组成部分。在学科组织可持续发展中,学科目标的可持续发展是基础;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是核心;学科结构的可持续发展是主体;管理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是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明显表现出两个范式的不同,即:私有制与公有制,自发调节与国家调节,效用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要素分配论与按劳分配论的对立。而两者根本上的区别则是资本主权与劳动主权,表象描述与本质把握,唯心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与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对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之所以与中国改革实践脱节,原因在于社会主义是诞生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国家,而不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过时了。  相似文献   

15.
英语学习中的二语习得和学得概念并不是对立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关系性。这种关系性对外语教学具有一定的启示,即:不可忽视的基本语法;使用可行性的和得体性的语言;营造适宜的语言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16.
<正> 一切市场经济都必然是竞争经济,规范有序的竞争是市场经济正常运作的基本法则和根本特征,企业作为商品生产经营者,为了取得市场竞争的胜利,必然采取诸多的竞争策略或手段,其中优质取胜和创新取胜便是每个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基本策略。 1 优质取胜策略  相似文献   

17.
人们对李洪志的“法轮大法”能在短短几年内,迷惑那么多群众会感到迷惑不解。其实像李洪志这样的人和他所创立的“法轮大法”一类组织,在历史上曾经屡见不鲜,层出不穷。中国在历史上是一个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小农经济的分散性与落后性,使人们在心理上缺乏安全感。对于小农来说,任何一起天灾人祸,都足以造成巨大的损失以至破产。世代的生活经历,使他们特别需要得到神灵的庇护和保佑,因而造成了一种求索型的信仰心态。只要有人以神灵的名义许下某种承诺,即使无法兑现,也很容易招徕信徒。所以  相似文献   

18.
刘凤清 《知识窗》2010,(1X):78-78
<正>要教好初中地理,地理教师必须掌握和充分理解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并将理念的要求渗透、融入到地理教学中去。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地理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我们需要哪些条件才能达到这样的目标?这些问题是我们初中地理教师  相似文献   

19.
美好前景 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这一论断和报告中其他有关非公有制经济的论述,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内涵的全面丰富和深刻揭示,为进一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本文是作者对石砩先生 《关于第三种道路及其他》一文的答辩。文章认为, 石文关于第三条道路的设想, 实质上是一条与理性道路相对立的情感道路, 其根本错误在于没有摆正“情感的位置”。文章还对 “新批判主义”的方法论作了辩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