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的语文教育,经历了从"语文教学"到"语文教育",再从"语文素质教育"到"语文民主教育"的过程。所谓从"语文素质教育"到"语文民主教育",是我对"语文教育"在认识上和实践中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2.
正生活处处有语文,生活时时有语文。在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语文,感受到语文的存在,这种感受无处不在。大到世界宣言,小到窃窃细语。生活中有活生生的语文,我们要善于从生活中学习语文。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误解:学语文是学生的事,老师的事,学校的事,只有在语文课上才是学语文,只有打开语文书才是学语文。当我们由呱呱啼哭到牙牙学语到能够说出流利的语言,在这个过程  相似文献   

3.
从百年语文课程标准到语文教学大纲再到语文课程标准,语文知识的发展经历了从少到多,从零散到系统再到解构的过程,知识呈现出泛化和窄化现象,目前处在被流放的边缘化的境地,语文知识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需要在继承传统语文知识的基础上完善和重构。  相似文献   

4.
发展的语文     
吴忌 《初中生必读》2016,(Z1):24-26,30
我们的语文越来越好,这就是发展的语文。从出生到牙牙学语,从幼儿园到小学,从小学到初中,我们的语文肯定越来越好。因为,我们时刻都在学习语文。语文需要学习,听人说话,读书,演讲或者写作文,看风景或者做梦……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学习语文。学习的结果自然是语文水平越来越高,语文也越来越有意思。我这样说,是希望同学们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学习,进而相信语文的未来。不管我们语文考试考多少分,语文成绩肯定  相似文献   

5.
《语文新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课程的总目标。语文素养包含着广阔的内涵,从品德到情感,从思维到能力,从个性到人格……即包含于生活的各个层面,语文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自然应该回归于生活。语文教学全面性、综合性、广泛性的特点,决定语文教学决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学生学好一本语文书,而是应该让学生眺出语文课本,到生活的大海中去邀游,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因此,《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利用瑚实生活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扩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相似文献   

6.
正冰心曾说过:语文是所有学科之中最重要的基础学科。生活处处有语文,不信,你看,街角、商店、标语……的确,在生活中,我们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语文,大到世界宣言、联合公报,小到据理力争、窃窃私语。可以说,生活是语文的起点,生活的外延就是语文的外延,生活有到宽,语文就有多大。我们教语文其实就是教生活。本着这样的教学理念,在多年来的语文教学中,我一直努力将语文教学和生活融为一体,将语文教学延伸到无限广阔的生活中,具体地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薛火琴 《成才之路》2009,(35):37-38
现在的语文味道不浓,语文课的特点在丧失。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应回归到培养学生的基本语文素养,回归到学生阅读背诵,回归到学生的人文自悟,恢复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8.
<正>弹指一挥间,已投身语文教学二十年,在此过程中我切身体悟到:语文教学是专业技术,语文教师是专业技术人员。从学生到教师,一辈子学习语文,一辈子学做语文教师,努力成为一个专业的语文教师,就是我做语文教师的修行。  相似文献   

9.
《语文新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课程的总目标。语文素养包含着广阔的内涵,从品德到情感,从思维到能力,从个性到人格……即包含于生活的各个层面,语文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自然应该回归于生活。语文教学全面性、综合性、广泛性的特点,决定语文教学决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学生学好一本语文书,而是应该让学生眺出语文课本,到生活的大海中去邀游,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因此,《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利用瑚实生活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扩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相似文献   

10.
王瑞兵 《语文天地》2011,(20):44-45
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从学校生活到家庭生活再到社会交往,都需要沟通信息和交流思想感情,都需要运用语文,也都可以从中学习语文,语文学习就包含课内语文学习和课外语文  相似文献   

11.
25年,从初一到高三,走了好几个来回。曲曲折折,深深浅浅,总算走出一条自己的语文路来。当青丝化为白发,语文已经融进了我生命的年轮。语文是什么?语文教学的任务又是什么?从争论到厘清,从批判到建构,苦苦地追索语文之本义,经历了一次次涅架重生,于是,我相信,语文就是语文。  相似文献   

12.
从备课到上课,从作业到考试,从读书到写作,从大纲到课标,从生活到科研,语文教育的目的只是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服务。语文素养的形成是一个过程。它需要获得印象、磨练意志、培养习惯、坚持信念的渐进。何谓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指导  相似文献   

13.
一路风景     
从盐城到苏州,从学校到教研室,从"黑板语文"到"生态语文",蔡明老师一路走来,一路风景,达到了语文教育的一个新高度、新突破.  相似文献   

14.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从读农谚到写春联,从欣赏卡通漫画到收看电视广告,从游玩山水到体验民俗民风,从听音乐到诵读经典……语文都伴随着我们. 综合性学习就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语文意识,积极调动已有的语文知识储备,从语文的角度去分析,运用语文知识去答题.灵活处理,把握关键.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平时仔细观察生活,留心周围发生的事,认真总结积极思考,便能巧妙解题.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育具有综合性、社会性,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把语文课从微观教学中解脱出来。本文试从开放课堂,给语文学习更多的摆渡空间,打开语文之窗谈起,从课内到课外,从家庭到社会,从语文运用到生活态度全面关注学生的成长,提升学生的素养。  相似文献   

16.
<正>能够搭上"语文主题学习"这列快车,和孩子们一起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我感到很幸运。我们学校是林州市首批"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学校,2012年9月1日,我开始担任一年级7班的语文教师,与"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结缘。两年来,从集中学拼音到集中识字,从预习课到展示课,从课本到"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再到课外,从个人习惯的养成到小组合作意识的加强,我和我的孩子们一起探  相似文献   

17.
如何根据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有效地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水平,是富于事业心和责任感的语文教师努力探讨的热点问题。于是,各种改革的方法和措施在全国各地涌现,形成语文教改的浪潮,从教材到教法,从课堂教学到课外活动,从语文知识的传授到语文能力的培养等等,研究并有初步成果的不乏其人。青年教师  相似文献   

18.
丁坤 《家教世界》2014,(10):52-52
生活处处有语文,生活时时有语文。 在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语文,感受到语文的存在,这种感受无处不在。大到世界宣言,小到窃窃细语。生活中有活生生的语文,我们要善于从生活中学习语文。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误解:学语文是学生的事,老师的事,学校的事,只有在语文课上才是学语文,只有打开语文书才是学语文。当我们由呱呱啼哭到牙牙学语到能够说出流利的语言,在这个过程中谁去学过语文,谁又有语文老师,“语文书”又在哪里?谁又不是在学语文?谁又没有语文老师?谁又没打开过“语文书”?当我们倾听一个人的诉说,当我们沉醉于激昂的演讲中,当我们倾诉自己的心灵,当我们复述一个幽默的故事,当我们聚在一起讨论一个观点,当我们评判一个人的形象时,难道我们不是在学语文吗?  相似文献   

19.
语文是一门生活性学科。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该走“大语文”之路。所谓“大语文”。就是学生的语文学习要从课内扩展到课外,从书本延伸到书外,从学校拓展到社会。即“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  相似文献   

20.
作为做语文老师,不光要有语文老师的感性,教会孩子各种语文知识,也要有数学老师的理性思考,把逻辑思维运用到语文教学中。数学的“加减乘除”是最基本的运算方法,我试着把它们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