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政府采取了各种制度与评价标准来激发广大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积极性,但在基础教育阶段,还有许多管理者与教师还存在"教育科研是专家的事,与我们基层学校无关"等观念。那么,如何通过科研绩效管理,让学校管理者和广大教师了解教育科研对教育改革、教育质量和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要发展,科研要先行”的意识已在广大中小学教师中逐步取得共识,中小学教师只有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地开展研究,才能胜任其岗位要求。特别是素质教育的落实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求广大教师必须转换角色,要有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要由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观念、方式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模式也呈现出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局面。教育日志、教育叙事、教育案例、教育反思等研究方法和成果表现形式,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教师们纷纷拿起手中的笔,讲述自己的教育教学故事,记录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4.
基础教育正从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教育科研承载着引领和支持发展的重要使命。政府引导为学校和教师参与科研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基于证据开展教育改进才能更加科学有效。黄浦区的具体做法包括:1.以重大项目引领学校改革,发挥教育科研先导作用;2.重视优秀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3.加强科研骨干队伍建设,促进科学研究水平的提升;4.优化区域科研环境,为学校、教师参与研究提供更多的机会和专业支持。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观念、方式在不断地发生着新变化,中小学教育科研也呈现出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局面,教育日志、教育叙事、教育案例和教育反思等研究方法和成果表达形式,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教师们纷纷拿起手中的笔,讲述自己的教育教学故事,记录自己的教育生涯,生成了中小学教育科研所特有的"行走式"风景。  相似文献   

6.
伴随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校本科研俨然成为中小学教育科研领域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广大中小学教师对校本科研的高度认同和热切关注,充分印证了校本科研对教育教学实践的亲和与切近,同时也再度激发了  相似文献   

7.
农村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的农村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整体状况堪忧,所以,当务之急是尽快提高广大农村教师整体素质。多年的教育科研实践告诉我们,构建有效的蹲点调研、联片教研、帮扶送教、校本教研等教育科研机制,是促进农村薄弱学校教师专业化成长与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之举。  相似文献   

8.
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师素质的熔炉,是使教师从“教书匠”走向名师和专家学者的必经之路。各级政府、教育行政机关和学校领导务必高度重视教育科研工作,积极为教师提供参与教育科研的有利条件,努力创造有利于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环境,鼓励、支持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  相似文献   

9.
“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我国教育改革赋予教师的新使命。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深入调查分析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素质的现状,探索提升广大农村教师科研素质的策略,这是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办学质量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基础教育科研经过普及、实施、总结、提升几个阶段,已基本形成了一定规模。在教育改革深化、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继续深化教育科学研究,真正发挥教育科研为教育行政决策服务、为教育改革服务、为提高教育质量服务的功能作用,是我们科研工作者深思的问题。笔者认为:目前广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最需要解决的是科研与教研如何相结合的问题,这是把基础教育科研做得更扎实的前提。为此,有针对性地提出基础教育科研中的“四化建设”,即科研“体系化、校本化、学科化、信息化”,是切实解决教研、科研有机结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施有效科研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1.
高师学生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呼唤,是形成教师终身学习品质的需要.可以通过营造学校教育科研氛围、把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实施研究性教学模式、撰写学科课程论文或毕业论文、参加教育实践、建立激励机制等途径对学生进行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一、素质教育呼唤科研型教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广大教师要积极参加教材实验和教育科研,教研机构要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等作用。由此可见,大力开展教育科研工作不仅是我国基础教育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推进,"教师应该具有研究者角色"已经成为参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同行们的共识。但是,小学教师如何搞科研,学术界并没有提供更多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性意见,这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中的一大缺憾。文章从七个方面对此做出探讨,以期能对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带动了全国各中小学校教育科研的发展,也对各中小学校的校长和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成为研究”的观念已渐渐被广大中小学的校长和教师所接受,而且有的教师也尝试着在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教育科研活动。但是,对于所有的教师来说,“怎样做科研”仍然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而且中小学教师在做科研中存在着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15.
教师参与教学科研的意义、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苏耕水 《教育探索》2003,(10):31-33
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师素质的熔炉,是使教师从“教书匠”走向名师和专家学的必经之路。各级政府、教育行政机关和学校领导务必高度重视教育科研工作,积极为教师提供参与教育科研的有利条件,努力创造有利于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环境,鼓励、支持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  相似文献   

16.
一、学校教育教学迫切需要教育科研的指导 1、教育科研是学校改革与发展的理论支撑 主要表现在:①开展教育科研有利于转变教育思想,确立新的教育观念。②开展教育科研,有助于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科学育人、科学管理的水平。③开展教育科研,有助于形成学校的学术文化,提高办学品位,形成学校特色。④开展教育科研,有助于校本培训的开展,能够提高广大校长和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他们的教育科研素质。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群众性的教育科研活动,已经成为推动基础教育发展,促进教育科学繁荣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学校和教师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面临着许多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使学校和教师在承受压力和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发展机遇。教育科研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方法和途径,但目前中小学在开展教育科研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其实效性的发挥,如在认识层面,有的学校认为教育科研可有可无,  相似文献   

18.
学校作为基础教育的基本单位和实践主体,是否需要开展教育科研?在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新时代,学校应该怎样开展教育科研?本文从教育科学与教育科研的关系出发,厘清了教育科研的价值定位;并通过教育科研不同主体间性的比较,明确学校教育科研的属性特征。基于此,借鉴查特斯的“教育工程学”视角,分析并挖掘了学校教育科研的主要模式,进而明晰了学校教育科研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9.
党和国家提出支持高水平综合大学开展教师教育,而事实上这类大学参与教师教育的积极性并不高。为此,本文对世界一流大学参与教师教育的特征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高水平大学参与教师教育提供借鉴。研究发现,世界一流大学参与教师教育表现出历史经验的丰富性、教育目标的卓越性、教育研究的突破性、人才培养的特色性、参与范围的全球性等特征。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应该结合基础教育转型、教师教育与教育学科发展需求以及大学自身发展实际,积极参与教师教育。  相似文献   

20.
《小学校长》2006,(1):7-8
教育科研是促进学校发展、提高教师索质,解决教育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实现教育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保证,并且越来越引起了各方面的广泛重视和广大教育工作的热情参与,对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产生了越来越大的积极影响和推动作用。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作为一个专业性学术研究团体,将开展学术研究视为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生命,把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作为自己最重要的工作内容,通过科研课题的立项及其日常管理,不断推进全国小学教育界群众性教育科研活劫的蓬勃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