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花"是李清照词中的主要意象。在她现存的45首诗词中1,差不多有30多首写到花,如梅花、菊花、荷花、海棠、梧桐等等,尤其以写梅花为重。李清照不是简单地把最能引起视觉刺激的花写入词中,而是把意念和理性中与自己的人格追求相融洽的花采撷于笔下,其中的一枝、一景都摇曳着属于女词人自己的那一片"风月",观照着自己的人生际遇。  相似文献   

2.
历代文人墨客,常爱将名花引入诗文。请你把桃花、梨花、杏花、牡丹、海棠、芍药、蔷薇、石榴花、荷花、桂花、菊花、梅花12种名花,分别填写在下列唐宋诗词名句中。①( )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相似文献   

3.
“梨花”“海棠”式的畸恋现象在唐宋诗词作品中屡见不鲜。其中以白居易、杜牧、张先、欧阳修四人的诗词作品尤为引人注目。这些作品从不同侧面折射出唐宋文人的暮年情怀,构成文学史上的一道奇观。在唐宋文人暮年畸恋现象的背后有着深刻原因,而最重要的则是唐宋文人忧惧衰老、对生命价值认定的焦虑和男权对女性容颜与身体的裁夺与控制。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诗词曲赋等文学作品中布满了各种各样的“花”,在这些凝聚着中国古代文化的众多“花”类意象中,梨花一直是比较突出的。在文人的笔下,“梨花”被赋予了人性的光辉,使其成为一种情感的依托体。这些细腻、深刻的情感内涵都是前人用他们生动的生命体验积聚而成的,在“梨花”身上体现出的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厚重的文化积淀。  相似文献   

5.
朱淑真为宋代名家,纵观其诗词,有十之七八皆为咏春、伤春之作.本文拟从纵向少女、少妇时期的春景寓意和横向上进行综合总结分析.朱淑真笔下的少女时期的春象征着青春年华、美好岁月;而少妇时其作品转入更为深沉、成熟的阶段.春景还体现了她爱情上的心路历程,且梨花与海棠花以春日将尽、年华易逝的象征意频频出现在她的涉春的诗词中,予人以更深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6.
李清照在一生所创作诗词中,营造出大量花的意象,用花述说着自己的独特"花样人生"。她托花言志,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怀表达了不同人生阶段的生活、思想情感、人生境遇。诗词中以女性为抒情主体,敢于向整个封建社会敞开自己的心扉,倾吐作为女性的喜怒哀乐。用花赋予了自我独特的生命内涵。至此,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女性第一次成为有血有肉,有自己内心世界的、活生生的、真实的人,在文学诗词领域里有了属于女性自我灵魂的表述。  相似文献   

7.
蒋捷"竹山"之号来历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关于宋末词人蒋捷“竹山”之号,论者多认为由其晚年隐居太湖中的竹山而来。遍考蒋捷诗词及相关史料,可以发现“竹山”之号与他的人生经历、思想情趣还有更为密切的关联。  相似文献   

8.
自古有"女儿如花"之说,花与女性有不解之缘."一代词宗"李清照的易安词里有大量的写花之作,词家丰富多情的内心世界外化为对花的格外关注与热爱,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与花的开谢荣枯相暗合,通过咏花抒发自己自珍、自爱、自信、自怜的写意人生.李清照"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的气魄,使之登上文坛一流作家宝座.  相似文献   

9.
被誉为君子之花的荷花,以她亭亭玉立的风姿和高洁傲岸的品格,自古以来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是各类文学作品的永恒题材。唐宋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百花园中的两朵光彩夺目的并蒂奇葩,关于荷花的诗词同其他题材的诗词一样繁荣,并且受到诗人们更多的厚爱。透过荷花诗词,可以窥探到唐宋文人对于花的喜爱,主要源于对自然、人生的热爱,淡朴的审美意趣,由花及人的生命共感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相似文献   

10.
晏几道,宋代著名词作家,其词受五代艳词影响而又兼"花间"之长,多抒写人生失意之苦与男女悲欢离合之情.晏几道的生平和词作充分体现出其个性之痴和情感之痴.  相似文献   

11.
12.
明代前期,骚体文学由抒写时代和个人命运的乱世悲音,转而成为服务于统治者统治、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道统、应制之文体,内容空洞、庸俗,虽多少仿得屈骚“惊采绝艳”之文辞,却毫无屈骚精神可言。  相似文献   

13.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认为,场域、惯习和资本的互动作用构造了不同的实践理念,行动者的实践行为也因此不尽相同。外交部官方微博表现出的"双重人格"特性,与其所在场域的影响密不可分。我们不能以二元对立的观点看待这一现象,而应认识到这一创新形象的构建不是对外交部门政治形象的颠覆与破坏,而是一种创新和发展。如果政府部门能将开通新媒体传播平台作为契机,以顺应时代发展的崭新姿态与公众交流,大众也必将对其抱以真诚的尊重。  相似文献   

1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由于市场机制本身所固有的缺陷和农民自身的局限性,政府必须充分发挥其自身的功能,对农民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予以引导和扶持,这对于现阶段搞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试论太极拳在安阳市社区老年群体中的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安阳市太极拳活动目前开展的情况,找出了当前安阳市太极拳活动在练习环境、媒体宣传及群众组织体系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政府机构与社会组织的管理;重视太极拳活动站点的建设;培养高水平的太极拳指导队伍等.旨在让更多的老年人进一步认识太极拳,并积极地投身于太极拳的运动中去,从而促进太极拳在安阳市老年人群中更加广泛的开展,促进安阳市老年人口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建设法治现代化的进程中,司法审判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过程,它动态地衔接着法学理论与司法实践两个重要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涉及诸多法律的或非法律的客观因素,影响着司法过程的始终,进而影响着司法终极理念的实现。法官如何权衡这些因素,笔者将结合司法实践,做一个浅薄的归纳与反思。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教育全球化也在如火如荼地涌动着。在教育的历史长河中,教育开放是世界各国发展教育、增进了解和交流的一项策略。从教育国际交流到教育区域一体化、全球化,教育开放有自己独特的发展历程。伴随着教育全球化的进程,教育开放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这意味着我国的教育开放战略要在全球化的视野里,主动扩大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教育交往,积极增强自身发展的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参与教育的全球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清末民初是中国社会化的转型期,中国教育近代化是在中与西、新与旧的氛围中展开的。在教育科学及思潮的传播变迁过程中,近代教育家充当了自身从传统到现代型的转换及西方教育思潮传播的双重角色。这一角色统一存在于中国教育近代化的一百多年历程中。  相似文献   

19.
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的变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建国后至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统收统支、三级管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划分收支、分级包干”几个主要阶段。80年代以后至今在政府投入内部进行了重心下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和重心上移(乡镇与县)的关系调整、教育与其他部门关系的调整(预算单列)、政府投入及其与外部投入的关系调整。在解决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上,于1995年以后采取了“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方式进行特殊投入。经一系列制度变迁,我国已形成较有特色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  相似文献   

20.
清代非常注重对北部边疆的经营和开发,但在汉族移民问题上带有很大的民族和阶级局限性。通过对清朝统治者对蒙古地区汉族移民政策的分析,论述了汉族移民政策转变的过程及原因,从中也可以看到满蒙关系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