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教育管理是主体性教育管理。主体性教育管理是教育管理的一种存在形态,是对客体性、工具性和物本性教育管理的超越。然而,由于主体性中主客二元思维的缺陷,导致了主体性教育管理内在的困境。主体间性是对主体性的内蕴与超越,是一种全新的思维范式。在主体间性中,主体性教育管理的内在困境被超越,生成一种新形态的教育管理——主体间性教育管理。主体间性教育管理形成了一种新的内在结构与机制,"主—主"关系替代了"主—客"二分,充盈着一种共生共在、合作互动、生态和谐、精神关怀与公共理性的性质和精神,实现了教育管理的内在变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知识经济社会背景下,主体间性、主体共同性、主体性是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发展的哲学理论基础.在教育管理过程中,主体间性与主体性是相辅相成的.不同主体对于主体间性的认识与理解不同,其传播与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实现平等、交往的教育管理方式,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主体间性”意识.  相似文献   

3.
以马克思对主体性的论述为依据,教育管理的主体性之维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育管理的主客体维度,二是教育管理的主体间维度。然而,教育管理世界的活力和丰富性在客观主义和实证主义知识体系中被窒息,教育管理被理解为教育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并特别地理解为二者之间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这导致了教育管理主体性的丧失。教育管理回归主体性,意味着教育管理的思维方式要发生根本变革,同时教育管理在理论内容、知识基础、认识方式等方面也要产生一系列改变。  相似文献   

4.
所谓主体性是指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是在与客体互相作用中得到发展的人的自觉、自主、能动和创造的特性[。在主1]体性的支配下,个人与其他事物的关系是唯一的“主体—客体”关系。主体性虽然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推动人类与科学的发展,但却容易陷入“以自我为中心”,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后果。主体间性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主体的关系。主体间性是对主体间关系的规定,是指主体之间在语言和行动上互相平等、互相理解和融合、双向互动、主动对话的交往特点和关系[。1]一、教育管理中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1.教育管理中的主体性及其特点传…  相似文献   

5.
论主体间性教育与教师主体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柳谦 《成人教育》2004,(11):31-32
主体间性教育认为教育是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之间的交互作用。主体间性教育并非是主体性教育的对立或 超越,而是补充。主体间性教育并不否定教师的主体性,教师的主体性体现在教育过程的自主性和教师自身的发展 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哲学上主体间性概念的提出解脱了主体性教育固有的困境,使师生关系走向了主体间性,也是回归学生主体性本真存在的诉求。在主体间性观照下,学生是超越性"受教育者"、"赢得性"建构者,是教师和同伴的合作者、对话者和交往者,是主动学习的体验者和课程的创造者。  相似文献   

7.
论主体性教育中的主体间性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主体间性的研究是主体性教育研究的新视角,本通过对主体间和主体间性的讨论,揭示了主体性教育中教育活动实质是人和人的交往实践活动,同时指出教育活动中主体间性的特点及其与主体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主体间性: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纠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彪 《教育导刊》2011,(1):13-16
当代西方哲学从主体性哲学正在走向主体间性哲学,这一走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哲学范式和方法论。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超越和突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诉求主体间性,交往式和对话式思想政治教育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有效渠道。  相似文献   

9.
论类主体视野下教育管理的理念与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主体是通过主体间性交往所达到的既实现人性的张扬,又实现主体间的聚合性、整体性的状态.教育管理中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是"主体-主体"的关系,强调人性的尊重、话语的平等、交往的真诚.但是作为被管理者的个体主体或群体主体的主体性,存在着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再到成熟的主体性生长的过程,因此,相应的管理模式为保护式主体间性模式、民主式主体间性模式和服务式主体间性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以主体性认识论作为其哲学基础,以注入式灌输构成其实践背景。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由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向。马克思的实践认识论提供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转向的理论基础,完整灌输论也要求注重交流与沟通的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实施。  相似文献   

11.
主体性教育是历史与时代呼唤的结果;主体性教育思想必须注意对教育主体与教育主体性的全面认识;学生主体性是主体性教育的归宿;主体间性为主体性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主体性教育是历史与时代呼唤的结果;主体性教育思想必须注意对教育主体与教育主体性的全面认识;学生主体性是主体性教育的归宿;主体间性为主体性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3.
人既是教育管理的主体 ,又是教育管理的客体。人在教育管理中的这种特殊的双重地位 ,决定了人的主体性问题和主客体关系问题成为教育管理理论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充分认识人的主体性 ,把握和处理好教育管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实践与认识关系、依存与制约关系及对立与统一关系 ,才能真正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与效能 ,使教育管理更好地为现实的教育改革与教育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4.
论教育管理中的主体间性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教育管理中的主体既包括管理.也应该包括被管理,管理主体与被管理主体之间构成主体间,而且具有主体间性。主体间性是指主体与主体关系中的内在属性,即相关性与统一性。教育管理中所体现的主体间性具有4个特征:受制性、平等性、交互性和主动性。在主体间性研究的视角中。提出未来教育管理的新构想——走向交往式的教育管理。  相似文献   

15.
教育本体是指导学习,则教育主体(指导者)和学习主体(学习者)之间的关系是两主体之间的教学交往关系。在本体论意义下正常的教学交往促使有意识的主体(人)获得并发展主体间性、个人主体性。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说明交往会发生异化,则教学交往随之发生异化:指导者主体把学习者当做客体对待,这一过程中的两主体逐渐丧失主体间性与个人主体性。因此,主体性教育的出发点是非异化的教学交往,激发教育主体的主体间性,从而促进教育中涉及到的两类主体(针对教育目的,主要是学习主体)的主体间性、个人主体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新时期一种新的哲学范式和方法论原则。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全球化的发展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由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向成为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克服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弊端的必然要求。近年来,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有了新的发展与突破,主体间性越来越成为一个“时髦”的话题,对主体间性方法的兴起和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研究显得十分的必要,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走向科学化、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强化“金课”内涵建设是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重要突破口和有效路径。当前,“金课”内涵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教育教学思维固化、教育教学方法陈旧、课程深度难度欠缺,这导致“金课”尚缺乏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从“主体间性”的视角和教育理念入手,阐析“主体间性”教育理念对主体性教育理念的超越,这给“金课”内涵建设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借鉴。通过拆除主体性教学藩篱、创构“主体间性”教学模式、双主体间合作探究的方式方法,达到“金课”的两性一度,进而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高等教育才能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8.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超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从属于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理想追求,是更高境界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体现了客观性、人性和合理性,它是对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超越,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9.
德育主体间性是指德育活动中的交互主体性。德育活动的过程是主体间交互影响达成共识、互识的过程,从主体性转向主体间性是对德育活动认识的进步。德育主体间的差异和大学教育的价值缺失都要求高校德育主体间保持适度的张力,高校德育主体间张力的结构由个人与社会、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理性与感性等维度组成。  相似文献   

20.
主体间性理论作为新兴的哲学范式,近年来逐步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在梳理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观点的基础上,对相关概念进行深入辨析,进一步厘清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演进。通过探寻主体间性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在契合点,为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转向的必要性提供科学依据,以期通过主体性到主体间性哲学和指导思想转向的必然性分析,为思想政治教育健康发展提供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