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身体写作”这一概念是1996年由评论家葛红兵首次提出的。对于“身体写作”现象的评论,批评者的意见虽大多褒贬不一,但主要集中在了女性主义视角上面,认为“身体写作”是女性主义深化的体现,使女性在“身体写作”中找回了自己被放逐的身体和被‘他化’了的躯体。基于此,对此现象进行重新读解,试着说明“身体写作”不但可能不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女性主义解放运动,反而应该是女性主义的一次大的失落。女性主义因为“身体写作”现象的出现和愈演愈烈,已呈现出了渐趋式微的态势。  相似文献   

2.
女性主义视野中的“身体写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严格意义上的“身体写作”与女性主义理论密切相关;中国当下的“身体写作”误解了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精神,与女性主义理论本身一样有着致命的缺陷;“身体写作”附和着消费主义的时代,在学精神上有待超越和突破。  相似文献   

3.
谢雪梅 《海外英语》2020,(8):245-246
在对"身体"概念的理解上,生态女性主义领域主要划分为两大阵营:本质论与构建论.两者都陷于旧有的以身体—理性为代表的二元对立之中.该文结合生态女性主义中已有的"身体"理论发展以及物质主义思潮,以"物质化"概念结构重新审视身体的能动性和创造力,重构生态女性主义中的"身体"概念.身体是物质化的过程,是物质一话语现象.身体的物质性否定了本质论,认为身体是自然和文化相互作用的物质化过程;身体的话语性则弥补了构建论的缺陷,从社会的角度肯定了身体的能动性和创造力,而并非被动的社会语言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身体写作"是一种实现颠覆男性专制的书写策略,是通向追求两性和谐发展最终价值的过渡与桥梁。本文以艾丽斯·沃克的女性主义作品《紫色》及其三个中译本为研究对象,探讨女性主义的"身体写作"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本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中西方女性主义文学中的"身体写作"理论;第二部分则从具体的翻译实践中,分析原作的"身体写作"在译作中的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5.
后学语境中的女性主义对日常生活的态度和理论旨趣与第一、第二浪潮的女性主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体现为对基于日常生活体验的身体话语的发现与重估;对基于日常生活差异性的多元主体的尊重;对充斥于日常生活的身体美化与消费的关注。后学语境中的女性主义对日常生活之内的意义和价值及其蕴含的无限可能性的理论揭示,给女性主义日常生活文艺创作和批评提供了多方面的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6.
女性主义的叙事方式强调身体叙事,充满了个人化的特征和女性主义意识,以女性特有立场和态度关注女性生活。  相似文献   

7.
作为女性主义的最新发展形式,后现代女性主义在当代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后现代女性主义的理论观点主要包括后现代女性主义的话语/权力观、主体观、差异观和身体观四个方面。考察后现代女性主义的相关内容,结合实际借鉴吸收其理论观点的合理内核,对丰富我国女性主义研究、加强女性的社会管理创新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陶丽·莫伊(TorilMoi)作为美国当代著名的女权批评家,其思想主要表现为对女性主义理论政治性的诉求,以及对法国女性主义理论的批判。在对波伏娃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她转向了对具身的存在的关注,为理解波伏娃思想翻开了新的篇章,使后现代主义浪潮中争论不休的性别问题在情境化的身体观中迎刃而解。由此,她在女性主义批评上完成了从政治性到身体性的过渡,使女性主义理论获得了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本土化过程中遇到了完全不同于其理论源头的接受环境,这带来了一些理论范畴的理解差异,文章通过女性主义的女性气质、女性文学、身体写作三个基本概念的语境变异,揭示了本土现实语境中当代女性写作对女性主义话语的种种误读或疏离情境。  相似文献   

10.
李悦 《文教资料》2014,(21):69-70
本文以纤维艺术和女性主义艺术研究为基础,以作品为基础探讨分析女性主义因素介入纤维艺术作品的创作,并对作品产生诸多影响。论文主要从身体、材料、身份三个方面内容剖析纤维艺术创作中的女性主义因素,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特的观察视角,同时女性主义艺术以其独具魅力的形式语言、鲜明的符号意义丰富了纤维艺术作品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1.
当代英国著名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的代表作《金色笔记》是一本有争议的小说,其中有关女性主义的评论更是众说纷纭。以该小说的文本为基础,深入剖析其文本主题和内涵,并着重从小说中人物的男女关系入手,进一步探讨莱辛作品的女性主义。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福柯知识/话语权力观中知识、话语、身体与权力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共生特点,梳理福柯权力观与后殖民主义、后现代女性主义之间融合与分离、接受与批判的内在联系。权力/知识话语启发后殖民主义者为殖民地他者争取话语权、建构民族身份的思索;引导后现代女性主义者颠覆父权制菲勒斯中心,开辟阴性写作与身体政治的实践。  相似文献   

13.
伍尔芙与张爱玲同为20世纪上半叶的女性作家,作为东西方女性意识崛起的突出代表,在伍尔芙和张爱玲的作品中,都体现出了对于当时女性的生存状态和意识的关注。但是,在两位作家的作品中,所呈现的女性意识又存在着差异,这在张爱玲小说《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和伍尔芙小说《到灯塔去》中的莉莉·布里斯科两位年轻女性形象的塑造上有很好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学界对于木子美等网络现象的研究,侧重于分析其女性主义立场,并大多倾向于作出伦理道德的价值评判。这无益于深入探讨该现象所蕴含的复杂文化涵义与隐秘的话语/权力关系。论文通过分析“看”与“被看”的意识形态效应,以图揭示木子美们如何掉进了这个虚虚实实的网络陷阱——网络脱衣舞与女性主义倡导的身体写作有着一种吊诡性的关联。在商业主义的合围中,性革命的失败与躯体的暴露形影相随。但与此同时,我们应考虑到更复杂的问题情境。术予美们的强力姿态与陈染、林白等人的自恋、幽闭构成了一种戏谑性的出离和反动。而且,狂欢性的午夜诗学通过身体献祭获得了越界的话语能量。  相似文献   

15.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representation of female education in Qur’anic schools in a selection of West African francophone novels. I argue that in being the earliest form of education for most Muslim women and also a neglected topic of scholarly interest, the Qur’anic school shapes their feminisms in more significant ways than has been acknowledged since scholarly attention to Islamic education in West Africa has mostly focu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boys in Qur’anic schools, and since theories on feminism in Islam have primarily articulated feminism as a politically oriented project. Using Islamic feminism as a disposition that is not always coterminous with activist objectives within the sociohistorical context of Islamic education in West African Muslim societies, this paper emphasizes the need to focus on forms of female literacy other than secular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6.
女性主义理论不仅仅局限于文学范畴之内,它日益越出文学而将其影响力播散于传记尤其是自传、历史、文化理论等领域。近年来,国内外女性主义批评家或理论家的有关著述就将这种触角延伸到更为细密、复杂、隐曲的心理及身体维度。女性主义著述的新进展在如下三部作品中得到了鲜明的呈现,都较为充分地体现了女性主义对传统文化对于女性既定的社会文化角色进行了颠覆:或沉潜于伦理情感之中(屈雅红的《她叙事:现代女作家论》),或沉醉于强烈的宗教意识当中来体验性爱(《挣扎在性与爱之间——莎乐美回忆录》),或通过对女性身体诗学的多层次思考(盖洛普的《通过身体思考》)。这三部著作思想内容不同,表述特点也不尽相同,但是都在各自的文化语境之下表达了她们深切的女性主义关怀。  相似文献   

17.
方法论女性主义是指在女性主义范围内,依据不同的方法论发展而成的女性主义文论。在其发展历程中,不同的女性主义批评各有侧重,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为传统的文学批评注入了新的活力。它们不仅将性别、社会性别、身体等以往被遮蔽的领域引入文论批评,而且使传统的文学批评模式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但与此同时,由于部分批评带有强烈的抗拒性意识的先入之见而使批评陷入了困境之中。因此,厘清方法论女性主义发展的得与失,对于引发我们关于女性问题的思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use of The Mary Tyler Moore Show as a teaching tool used with a group of final‐yea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who gathered together last academic year (2007–8) to explore Women in Leadership, as part of a Communications course. The research focus was: How can the use of The Mary Tyler Moore Show (a 1970–7 American situation‐comedy) serve as teaching tool concerning an understanding of Second Wave feminism and women in the emerging role for women in the workplace? The particular connection with televisual texts suggests that the use of popular culture can connect today's college students with the often distant issues of Second Wave feminis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