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图形代表了我国的吉祥文化,将已经在中国民众心中形成共识的传统图形的吉祥寓意沿用到现代标志所传达的固有的内涵之中,从而延展出更新、更深层次的理念精神,使其更具有文化性与社会性。但由于时间与空间的转换,传统图形的某些形态也会不符合现代设计的审美或要求,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图形语言须对传统吉祥符号进行再发现、再创造,寻求传统图形符号中“意”的承传,“形“的重构,赋予传统图形新的内涵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吉祥图形的形成并非一个偶然的艺术现象,从发生到发展,都是根植于本土民俗观念,反映了中国人传统伦理观与思维观.现代铜工艺品无论是材质还是制作手法都是对传统铜艺的拓展和延续,需要对传统吉祥图形进行创新设计,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融入当代的精神内涵,进行新的设计尝试.  相似文献   

3.
作为柱头装饰,白菜图形符号被广泛应用于川鄂盐道的清末建筑中,是传统吉祥寓意的物化表现。以川鄂古盐道为时空线索,分析了白菜柱头图形的造型特点,认为其能指源于科林斯柱头毛茛叶涡卷的二次创作,所指源于传统文化的吉祥寓意,其地域性差异所呈现出的图形再造、本土化倾向以及西方韵味则是川鄂盐道文化传播交流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设计中,无论是建筑、包装、服装等,都或多或少地运用和体现了吉祥观念.继承和发扬它,把其精神元素融入现代设计中,会使设计更具有人性化和社会化.本文从传统装饰纹样和现代图形设计文化的产生谈起,阐述了其产生的原因、意义,以及传统文化在现代图形设计中在企业形象塑造中的运用、传承及发展.  相似文献   

5.
民间刺绣中的蝙蝠图案,在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和继承中国吉祥观念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成,使蝙蝠图案在造型上结合了云纹纹样,民间艺人利用这一视觉符号来表达特定的吉祥观念,云纹纹样不仅作为主要结构出现在蝙蝠图像的头部和翅膀处,同时也成为重要的辅助图形,在发展中,逐渐成为独特、鲜活的民间艺术语言。  相似文献   

6.
古老的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沉淀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巨大宝藏。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便是这宝藏中最美、最绚烂的一部分。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许多追求美好生活、寓意吉祥的图案。这些图案巧妙地运用人物、走兽、花鸟、日月星辰、风雨雷电、文字等,以神话传说、民间谚语为题材,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谐音、象征等手法,创造出图形与吉祥寓意完美结合的美术形式。我们把这种具有历史渊源、富于民间特色,又蕴含吉祥企盼的图案称之为中国传统吉祥图案。  相似文献   

7.
在艺术和设计领域,中国传统吉祥图形的艺术魅力经久不衰,千年传承.但由于国外各种新思潮的涌入和渗透,人们的思想更大程度地获得解放,动摇着我们固有的价值观与审美观,使我们的作品越来越远离民族个性和丧失自身的话语权.因此结合新科技继承传统民族文化,将传统图形与现代标志设计紧密结合,拓展现代标志设计的艺术魅力,传承传统民族文化,促进标志设计的发展,是新一代设计师们所面临的重大课题.研究传统吉祥图案在现代标志设计新趋势中的应用,不仅有利于我国标志设计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岁月的长河里,祖先们留下了许多他们创造的追求美好生活、寓意吉祥的中国传统图形.这些图形的形成有其特有的历史背景和民族性,它在艺术研究领域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正因为中国传统图形所蕴涵了特殊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在中国现代包装设计中如果能够对其加以适当运用,可以为当代的包装设计增添新的表现方法.本文的研究主题就是中国传统图形中祥云纹样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祥云纹样历史悠久,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从一个层面上透视了我国几千年的思想和文化的变迁.在现代包装设计中,恰如其分地运用我国祥云纹样的视觉元素,不仅可以让设计更加人性化,也可进一步突出民族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图形是一片广裹的田园,能够为当代的艺术设计提供汲取的丰富营养。民间图形无论是福禄寿喜、招财进宝、龙凤呈祥、八仙过海,还是太极、八卦、四神、万字、回字、如意、岁寒三友、连年有鱼等,都揭示了民族文化心理,并具有深层的精神象征,传递着亲切愉快的寓意。这种图案化的制作方式,在喜相逢式的图案(对鱼、对凤、对龙、对花、对鸟等)更为明显,寓意着喜庆团圆的吉祥气氛。而象岁寒三友松梅竹,已经寓图形以人格化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传统图形的人文意义。中国传统图形设计中追求和谐、节制、朴素和含蓄的思想与中国传统的人文、自然、哲学观一脉相乘,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思想内涵和文化趣味。  相似文献   

10.
刘娟 《考试周刊》2012,(55):32-33
在全球化的市场竞争中,如何设计好一个企业、一个品牌的标志,使其合乎企业特色、企业风格和产品特性,合乎受众的认同要求,已越来越受重视。出于追求美好、祈求吉祥平安的目的,将传统图形结合到现代标志的设计中,是使现代标志具有主张性、时代性和国际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和吉祥观念折射到艺术中,对于中国传统艺术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对传统文化中美的理解以及吉祥观念和吉祥图案进行阐释,在这个基础上结合民间工艺美术设计作品《富裕和美》,阐述传统文化吉祥观念在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古老的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许多向往、追求美好生活、寓意吉祥的纹样,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谐音、象征等手法,把图形与吉祥寓意完美结合起来.现代首饰设计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性质的活动,一方面是创造性类似于艺术的活动,另一方面,它又是理性的,受市场和技术制约的活动.本文将分析探讨如何将传统图案与现代首饰设计相结合,以创作出具有本土特色又不失现代感的首饰作品.  相似文献   

13.
本文是"剪纸中的吉祥纹样"一课的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学生欣赏各种不同风格的吉祥纹样,了解吉祥纹样所代表的吉祥寓意,并学习吉祥纹样的表现形式,学会用剪纸抒发自己的情感,同时进一步了解中国吉祥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4.
庞慧 《文教资料》2009,(5):60-61
本文通过对藏吉祥八宝图引出对藏传佛教艺术的特点分析研究.藏传佛教艺术体现出藏族文化独有的审美情趣与审美观念,一个民族的深远历史与厚重的文明及其独特的情感气质都丰富地展现其中.整体的图形和独立的部分都有这各自不同的寓意和内涵.佛教的吉祥八宝作为藏族吉祥文化中最典型的代表,它是反映藏族吉祥文化的一面宝镜,是佛教传入藏区以来藏族人接受佛教文化的真实写照,它不仅有着深奥的宗教文化意义,而且全面深入到了藏族的民俗文化中,从藏族的建筑、装饰到文学、谚语,吉祥八宝无处不在,可以说它是藏民族吉祥理念的神圣图腾.  相似文献   

15.
吉祥纹样在传统雕刻中的应用源远流长,其题材丰富、手段多样,寄托着时代艺术文化,蕴含人们的生活状态、追求以及内心的思想感情。分析传统雕刻中吉祥纹样应用类型、观念与价值,结合对吉祥纹样应用手法与构成形式、雕刻技法等梳理,最后提出了吉祥纹样与雕刻的现代发展传承路径。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吉祥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奇葩。传承与发扬它,把其精神元素融入现代标志设计之中,必定会使其更具文化性与社会性,更能体现其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从中国传统吉祥文化内涵及其表现形式谈起,阐述其产生的原因以及吉祥文化元素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运用方法及意义。  相似文献   

17.
藏族传统绘画中表现吉庆祥瑞题材的图案颇丰,可谓“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文化审美意识已深入到藏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藏族民间不但有喜闻乐见的吉祥八宝图,而且还有吉祥八物图。藏族传统吉祥八物图和其它藏族传统的吉祥图案一样,也是在藏族文献经典及民间僧俗百姓中喜闻乐见的一种吉祥图案。藏族传统吉祥图案中,有的是动植物,有的是自然物,有的是人工制造物。不管是动植物、自然物或是人工制造物都有其内涵及其象征。佛教认为:吉祥八物献给佛祖,被佛祖释迦牟尼加持而成为僧俗百姓的吉祥之物,并从此流传于世。吉祥八物图常见于藏族的壁画、建筑装饰纹样,以及经典著作之中。藏族民间僧俗百姓认为,供吉祥八物,能消除一切恶业,兴旺佛之四业,获一切吉祥之无比功德。因此,吉祥八物在圣殿内成为所有供品之王,统称吉祥八物。  相似文献   

18.
莫丽 《华章》2013,(13)
民间吉祥剪纸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是底层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的创造生活与分享生活的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带有浓郁的民间特色的艺术形式之一.民间吉祥剪纸的内容多是民间劳动者在劳作闲暇之余徒手剪出的他们心中的美好意愿,或是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或是对生活所遇困境的祈祷.传统的民间吉祥剪纸大都选用大红朱砂纸,以体现吉祥喜庆之意, “吉祥”二字,也是民间吉祥剪纸最为重要的特征.本文试图从美学领域入手,论述民间吉祥剪纸的传统技法、吉祥元素以及所运用的设计美学规律.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吉祥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对现代吉祥物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从立意、造型、用色、取名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国传统吉祥文化在现代吉祥物设计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0.
藏族传统吉祥八宝图的文化内涵及其象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族传统吉祥八宝图,是藏族民间传统美术中最常见而又被赋予深刻内涵和吉祥喜庆喻意的装饰图。因物喻义,物吉图祥,构思巧妙,主题鲜明,趣味盎然,富有浓厚的民间色彩和民族特色,成为反映藏族人民吉祥愿望、追求幸福、风俗习惯、欣赏趣味的一个独特艺术门类,至今为藏族人们所喜闻乐见。本文介绍了藏族传统吉祥八宝图的文化内涵、象征以及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