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到双节棍大家肯定会想到传奇的功夫之王Bruce Lee——李小龙,然后就是他奇诡多变、简朴精炼、潇洒威猛而又使人望尘莫及的双节棍技艺。而如今双节棍早已红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成为了一种包括妇孺老人在内都爱不释手的武术健身器械。其实双截棍是一种很好的武术器械,简便易学,携带方便,经常练习不但能够强身健体,还可以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因此,现在很多武术爱好者都着迷这种短小精悍、收放自如的神秘兵器。双节棍除了具有非凡的杀伤力之外,还具有强大的教育价值、良好的健身价值以及娱乐观赏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南北朝时期的武术器械进行调查、研究,在社会动乱的历史背景下,由于各民族之间的争斗加剧,战争异常激烈,是多种武术器械大发展的良好时机,矛、刀、盾牌、稍、戈、斧、钩、戟等的相继出现,为南北朝历史上留下光辉的遗迹.  相似文献   

3.
本对在武术选项课器械套路教学中,配以相适应的音乐来教学的方法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这一教学方法的改革,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学收到了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新的《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中,动作质量(A组)分值在评判中占的比重是最大的,也是最綦础的。而随着竞技武术套路向“高、难、新、美”方向发展的趋势的不断加强,也对运动员动作质量的完成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试图通过对2008全国武术冠军赛男女长器械参赛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动作完成质量进行研究,对男女动作质量易犯动作加以对比,分析影响动作完成质量的主要因素:如:内容的选择、难度欠缺稳定性、运动员的心理因素和身体素质等原因。最后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武术套路运动员练习拳术和器械时损伤的具体部位及病程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二者的差异,以期为教练员和运动员在平时训练中预防损伤的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武术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武术在学校被西方体育同化是影响武术教学的主要原因,而教学的"形式化"也影响了武术的发展,因此,培养一批能文能武的武术人才、推进教材改革、构建精品课程是改进武学教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双节棍     
双节棍可能是武术中最为人所熟知的武器。从喜剧剧目到李小龙和成龙,双节棍都有助于将武术和其它打斗形式区分开来。人们印象最深刻的一幕可能是《龙争虎斗》中的李小龙仅凭他的双节棍就制服了一屋子的大汉。“双节棍”一词其实是冲绳话,字面意思是“双连棍”。  相似文献   

8.
武术套路的练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出来的,结合自身的训练和多年的教学实践,武术套路的教学可分为六个方面:(1)扎实的专项基本功是学好武术套路的前提和保证。(2)基本动作、基本组合、简单套路的练习是学好武术套路的基础。(3)攻防技击性是武术的最主要特征。(4)在掌握拳术套路的基础上,选择器械套路的练习。(5)武术专项教学和体能发展相得益彰。(6)注意内外兼修,重视精气神。  相似文献   

9.
传统木质武术棍术器械虽然有一定的韧性,也不易折断,但是在训练、比赛的过程中易出现弯曲、变形等情况,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运动员成绩的发挥,而且还降低了棍术比赛整体的观赏性。高新材料在武术器械中的应用,可以解决武术棍术木质材料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
沧州武术谚语是沧州武术文化遗产中最具魅力的一部分,它用简练生动的语言形式阐述深奥的武术思想,描述复杂的武术动作,归纳精辟的武术要领,是习武者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从语义内容看,主要分为武德、苦恒、器械、拳理、技法、战略、养生等七种类型。  相似文献   

11.
以武术的本质为依据,套路、散手与功法运动为着眼点,分析当今的竞技武术。强调武术的发展要始终围绕"技击"这个本质。从竞技武术的形成及现代竞技武术的三个表现形式功法运动、套路运动、搏斗运动入手,对现代竞技武术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证明竞技武术是传统武术的分支,其本质特征应该是技击。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调查问卷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合作民族师专大学体育武术选修课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武术选修课在教师教学能力、教学内容、场地器械设施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策,旨在为武术选修课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武术运动既是传统体育,又是一门传统美学艺术。武术的传统美学深受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本文以美学和体育美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从"对称均衡"、"对立统一"、"多元和谐"三个方面来说明武术的审美价值。这对于更加全面、更加深刻地认识武术的审美价值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教育是生命延续与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从"生命课堂"内涵、特征出发,提出大学体育武术"生命课堂"理念、大学武术实施"生命课堂"必要性进行分析,结合当前大学武术课堂教学,探讨了实现大学武术"生命课堂"实践主要包括:设计多维培养目标实现生命的完整性;大学武术课堂教学情景生活化;体验武术课堂生命交往过程;设计促进生命发展的武术教学评价。为弘扬传统民族文化、普及武术运动、提高武术教育质量与师生生命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源远流长的中华武术是东方文化的一颗明珠,在国内外具有重大的影响。2009年第5期《安阳师范学院学报》"武术研究专栏"刊登的校外几位学者的文章,从不同层面对中国武术有关问题进行了多角度的考察,提出了许多有见解、有创新的学术观点,丰富了武术理论宝库,为提升武术学科建设水平和促进武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武术的思想理论、方法在数千年的流传中,经历了历史的选择,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体系,从传统武术中,可以领略到儒家的"和谐"精神、"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道家的辩证法思想和自强不息的民族之魂。高校武术教师应当在日常教学中注重民族传统文化的导入,使武术成为一种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最好的载体。  相似文献   

17.
明清时期的武术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是武术的成熟期,也是武术史上的鼎盛时期。其繁荣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流派林立。这一时期,十八般武艺的具体内容有了具体记载,少林武术也在此时声名大震,各种拳术器械相继出现,武术达到了空前繁荣的盛况。  相似文献   

18.
竞技武术套路运动作为现代武术的主要表现形式已经风行半个世纪之久。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也是协调因素发展的过程,伴随着时代的脚步,协调的内涵和外延也产生了明显的变化。竞技武术套路的协调包含传统武术、动作组合、文化和体育、音乐、服饰以及器械之间的协调。  相似文献   

19.
仝伟 《考试周刊》2012,(56):16-17
在视觉文化占主导、充斥着视觉诉求的今天,武术套路因其独特的身体叙事方式受视觉文化的影响而具有鲜明的视觉化特征。本文从观看的情境主义出发,强化"视觉"作为(观者)主体能力的"观看",根据"视框"、"视角"和"境遇"三维框架对武术套路进行观看的文化学分析。作者认为:武术套路的研究路径可以从表征转向观看,从表征的"意指实践"转向观看中的"意义/快感实现";强化对媒介的重视、聚焦观看的情境、指向观看中意义与快感的效果从而为武术套路的理论研究切入视觉文化提供较为恰当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社会的现代化发展,为土生土长的中国传统体育——武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严峻的考验,如何发展"中国功夫"成为当今武术界的一块心病。因此,寻求武术传统发展模式与现代化的最佳结合点,是武术发展行之有效的路径。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在分析影响武术发展的社会原因的基础上,探索如何打破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两条角边线"的尴尬局面的办法,进而提出武术与商业联姻的办法、发展模式选择性的复古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