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五四时期,宣传科学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这既是爱国主义的进步思潮,又是反封建、倡民主的启蒙思潮,它不但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建立与发展打下了重要基础,而且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学术等广泛领域走向现代化。与此同时,它又是一种有着严重局限的片面性思潮。它片面强调科学救国,但在旧中国,科学救不了国;它具有浓厚的科学主义色彩;另外还有影响范围有限,对科学研究提倡不够等诸多缺陷与不足。  相似文献   

2.
五四时期,宣传科学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这既是爱国主义的进步思潮,又是反封建、倡民主的启蒙思潮,它不但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建立与发展打下了重要基础,而且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学术等广泛领域走向现代化。与此同时,它又是一种有着严重局限的片面性思潮。它片面强调科学救国,但在旧中国,科学救不了国;它具有浓厚的科学主义色彩;另外还有影响范围有限,对科学研究提倡不够等诸多缺陷与不足。  相似文献   

3.
五四时期,宣传科学形成一股显要的社会思潮。这既是爱国主义的进步思潮,又是反封建、倡民主的启蒙思潮。它不但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建立与发展打下了重要基础,而且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学术等广泛领域走向现代化。与此同时,它又是一种有着严重局限的片面性思潮。它片面强调科学救国,但在旧中国,科学救不了国;它具有深厚的科学主义色彩;另外还有影响范围有限,对科学研究提倡不够等诸多缺陷与不足。  相似文献   

4.
80 年代以来,学术界对中国近代科学思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多视角地审视了近代中国社会对西方科学观念的接纳、吸收、理解的步步深入过程;二是对唯科学主义倾向和科学救国论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三是对戊戌科学思潮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评价;四是对五四科学思潮的主要内容、五四科学精神以及该思潮与民主思潮的关系、该思潮的代表人物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诞生于西方的近代科学本来只具工具理性的意义,但它传入中国后,却逐渐被中国的知识分子与信仰缠绕在一起.到五四时期,科学作为一种知识形态的内在特征已隐而难露.科学扮演起了整合社会动员的意识形态角色.对科学的误读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科学主义思潮的泛滥,"科学的方法万能”论,使科学对人的作用由启蒙变成禁锢.  相似文献   

6.
五四科学思潮并不等同于科学主义思潮,但其中确实包含着科学主义倾向,二者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五四科学思潮中之所以出现科学主义倾向,既与中国社会自身的内在需求有关,又与五四知识分子没有完全摆脱中国传统思维方式联系.它对近代中国的文化建设、思想启蒙以及科技事业的发展都有着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科学的人文性在西方反科学思潮的洗礼中突现出来,科学飞速发展的事实对西方以人文主义为尺度的反科学思潮进行了有效的反击,迫使西方反科学思潮的转向。人只有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科学作为一种文化活动彰显出人的创新本质;现实社会发展中科学理性与人文理性的互动更加显现出科学所具有的人文向度。  相似文献   

8.
盖顺 《广西教育》2012,(14):4-4
后现代科学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在科学哲学史上写下了新的一篇,同时作为一种科学指导思想,它对于教育尤其是科学教育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一、后现代科学观及其特征后现代科学哲学随着科学的发展,其内部结构、概念逐渐发生变化,后现代科学观便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而产生。后现代科学观在对事物自身的认识上,体现了事实与价值的统一;在对科学活动及科学知识的看法上,强调开放性;在对科学认识活动的形式及方式的看法上,运用综合整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科技批判思潮的实质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批判思潮是人类历史上一种重要的思潮。科技批判思潮的实质主要从生态环境、人文和社会功能三个方面来对科技进行批判,它有其片面性,也有其积极意义。正确认识科技批判思潮对我们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中国现代批评史实践出发去考察社会历史批评在历史上的多样形态,可以发现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注重从阶级观点看文学的"左翼”社会历史批评以及后来被歪曲的完全政治化的社会历史批评之外,还有另外一种形态的社会历史批评,它是受西方近现代社会学思潮的影响而产生,有着科学的方法论和多样视角的、具有现代形态的一种社会历史批评,它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社会历史批评应有的宽广视野、全面视角,是我们建设新的科学的社会历史批评所应注意借鉴的.  相似文献   

11.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给人们带来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同时,也伴随产生了一些复杂问题并且日益突出,如网络安全问题、生态环境问题、伦理道德问题等。人既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享受主体,其对科学技术的选择及价值判断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各专家学者各有论述,但要提高科学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将科学价值观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具体可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共享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精品课程,注重大众传播媒介与典型示范相结合的原则,创新教育方式方法,促进人们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所必须遵循的重要指导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是由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加强北京教育学院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要着力做好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体教职工的头脑;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打造过得硬的干部队伍;按照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用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建立全体教职工的核心价值追求,建设和谐学院文化;大力倡导求真务实的作风。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等七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科教兴国理论是邓小平科技、教育思想的高度概括,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基础。科教兴国理论在科学发展观下的新发展——从“科教兴国”战略到“人才强国”战略;把人口大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把教育列为民生之首。这些新的分析和判断使邓小平的科教理论有了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张衡不仅是一位著名的科学家和文学家,而且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他在科学研究、文学创作和为官从政的过程中,都能公正廉洁,勤职尽责,忧国忧民,有很强的责任感。他提出了不少独到的政治见解:一是惩贪倡廉,尊君爱民;二是选贤使能以“教化为本”;三是提倡科学执政,破除谶纬迷信。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立足于当代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基本思想 ,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 ,深刻地阐释了他的科技发展时代观、科教兴国战略观、科技体制改革观和科学技术创新观等主要思想观点 ,从而形成了其历史唯物主义科学技术观的思想理论体系 ,为我国科技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蓝图的实现 ,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五四激进人视域中的“科学”,并不拘泥于狭义的自然科学领域,也不看重具体的自然科学技术,而是注重科学的“效用”,认为科学具有改变人类物质生活尤其是改变人类精神生活,实现思想、化、学等各种范式转型的威力。他们利用科学的“精神”与“方法”,作为彻底反叛传统和掀起学革命的思想武器。正是在科学的旗帜下,五四激进人对传统的愚昧习俗展开了深入批判;而怀疑意识作为科学精神的重要内容,正显现着五四激进主义可贵的理性品格,而这两个方面也构成了五四乡土学、“问题小说”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Just as language reflects one’s thoughts, the text of science textbooks reflects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and thought. Therefore, students’ learning of scientific language leads to their acquisition of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and thought.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extract scientific semantic network from science textbooks as the ideal model of using scientific language, and to examine how well science teachers are implementing scientific semantic networks in science classes by comparing and analysing their spoken language. Through a recursive method, science textbooks were searched for keyword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and consequently a scientific semantic network was presented. As a result of the comparison with science teachers’ spoken language, it was found that the teachers were not able to implement the scientific semantic network exactly and efficiently in class, and the focus of the contents of their instruction was also different from the textbook. Science textbook was focused on qualitative aspects of the concept such as meaning, element, characteristic etc, on the other hand science teachers’ language was focused on quantitative aspect of the concept such as calculation, graph etc.  相似文献   

18.
“科玄论战”是现代中国文化、思想史上一个富有象征意味的文化事件,“科玄论战”的背后隐藏着科、玄两派对现代化过程中理性与价值效用认识的分歧。在论战中,科学派高扬科学的大旗,促进了科学意识的普及和科学教育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启蒙作用,但科学派将科学奉若神明,显现出“科学万能”的意愿。玄学派对于科学的价值缺乏足够的认识,但他们对全盘西化的警醒、对科学、理性、知识应用于人生之域有限性的强调以及对人文价值的重视对当前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教育发展无疑同样具有启蒙意义。  相似文献   

19.
国际化是一股世界性的潮流。在我国现代大学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过程中,既要强调融合需要国际化.又要强调融合的国际化发展必须立足于本土化。与其他国家推进国际化的大学有所不同,我国大学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提升学校的国际品位,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创造具有国际影响的科研成就,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因此,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下寻找适于我国现代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国际化方式,已成为我国现代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