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省的武术门派众多。1983年武术挖掘整理工作在全国展开,四川省挖掘整理出来的武术拳种达68种,其中最有影响,流传最为广泛的是僧、岳、赵、杜、洪、化、字、会八大门。这八大门虽然在四川流传广泛,时间也较为久远,但还不能算是土生土长的峨眉武术。真正土生土长,又没有受外来武术文化影响,一直保持自己特色的拳种只有两三种,其中武术界公认的峨眉武术的代表是黄林派。傅尚勋先生是黄林派第38代传人,现任峨眉黄林武术研习馆馆长。关于峨眉武术和黄林派,记者采访了傅尚勋先生。  相似文献   

2.
兰春玲 《武当》2010,(2):27-28
中华武术是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来创造的一份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优秀文化遗产。中华武术拳派套路有近千种,名称五花八门,举凡天上人间飞禽走兽、仙佛罗汉,甚至抽象哲学名词皆可成为拳剑套路名称。诸如白鹤拳、黑虎拳、金狮拳、青龙剑、罗汉拳、大悲拳、八仙剑、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等,可谓包罗万象,囊括古今,显示了中华武学深厚广博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刘连洋 《精武》2006,(8):12-13
笔者前几日曾与台湾的韩基祥先生在网上畅聊了山东武术与宋太祖长拳。韩先生是武林名宿“千手擒拿”韩庆堂先生之孙,得家传“北少林长拳门”武术真传,并对在台湾流传的山东武术多有研究。以下是依据交谈内容所归纳的两点: 1.山东武术与少林门在现今的北派中国传统武术中,著名的武术流派多是出自山东省与河北省。所以北派中国武术依其发源地来区分,也可以细分为山东拳派与河北拳派。两省的传统武术都有悠  相似文献   

4.
普通初中生巩志国的400米业余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等桩拳”是峨眉黄林派拳系中的一个以练人盘为主、着重练习身法的基础套路。它属于内家拳范畴。干百年来辗转槲传,目前流传于四川成都地Ⅸ,足极具巴蜀特色的地方拳种。由于历史原因,现在仅有很少的人继承和掌握。为了挽救、继承和发展这一宝贵的巴蜀武术文化遗产,使它不至于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亡,现将它整理,并附上图解,贡献给广大爱好巴蜀武术文化的朋友们。  相似文献   

5.
国家体委首次列入的我国武术研究委管课题《武当拳派源流、拳系和内容研究》,由武汉体育学院、郧阳地区体委、武当拳法研究会三家共同完成,8月初由国家体委科教司组织专家、学者在湖北武当山通过鉴定.武当拳系,是中华武术群星璀灿中的一颗瑰宝,是如少林武术一样,同为中华武术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故有"北崇少林,南尊武当"之说.然而,已故武术史家唐豪先生《少林武当考》一书问世后,宗其说者竟引申"武当无拳论".几十年来,对于武当拳系是否存在?武当是否有拳等问题,一直萦绕武术界而悬而未解.  相似文献   

6.
三上龙潭湾     
刘绥滨 《精武》2008,(6):42-42
这是一个二十多年前的故事了,那时我只有十多岁,喜爱武术到了一种走火入魔的地步。当时,我很仰慕一位叫宋德昭的武术家。他曾在抗日战争中担任国民党抗日将军王铭章部队的教官,他是峨嵋黄林派的代表人物,排名第二。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西域教门"为线索,研究我国回族武术产生、表征和发展的基本过程。研究证实:回族是通过古丝绸之路输入并经过改造的一个外来民族,信奉伊斯兰教,崇尚《古兰经》,其宗教文化与武术技艺相互融通;回族武术源于明代,与元末以朱元璋为首的农民起义有着密切关系,最具代表性的查拳始创于山东冠县人沙亮,这是目前有据可查的查拳大师;吴钟是另一位杰出的回族武术名师,他是八极拳在沧州地区的第一位传人;民间俗称的"昆仑派"存在有其合理性;在回族中流传最为广泛的有查拳、华拳、腿拳、洪拳、炮拳、弹腿和摔跤,回族武术最终形成了"把式加跤"的特色。博爱、共享文化思想奠定了教门回族武术的传承机制。  相似文献   

8.
朱江 《武当》2014,(7):35-38
自幼酷爱武术的他,13岁那年拜师江西舞狮人习练岳家拳、杨家拳;19岁,他为寻求武术的更高境界,辞别恩师投奔河南嵩山少林寺。一年后,他来到武当山寻师,从此结缘扎根武当,成为三丰派一代宗师。目前,作为湖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武当武术代表性传承人”,武当三丰派第十四代传人钟云龙,耗费大半生心智,将其悉心挖整的武当太极拳28式与武当太极拳108式的详细练法,编纂成《武当太极拳》对外发行。那么,他是如何结缘武当武术的?又有着哪些传奇的故事呢?  相似文献   

9.
武当武术是中华传统武术中的一个重要拳派。然而,在对于武当武术的历史形成问题上,自民国以来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以唐豪先生为代表,他通过历史文献考证,认为后人所谓张三峰创立武当拳之云云,只是'层累地编造'与渲染而已;另一种观点则有陈微明、吴图南等,他们沿承某些史籍记载及传闻之说,言之凿凿地肯定张三峰所创...  相似文献   

10.
陈伯华  谢勇君 《武当》2012,(10):13-14
中国传统武术历史悠久,到了清代,"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拳种已有逾百个,缠丝拳即是其中之一。缠丝拳也称缠拳,在武术门派中有缠门、缠丝门、残门等多种称谓,有近300年的传承历史,文化底蕴亦较为丰厚。1989年,缠丝拳载入地方武术志《四川  相似文献   

11.
明代嘉靖年间,张松溪以内家拳享名宁波府,传为松溪派拳术创始人。这位技击大师的生平,武术界有过种种纷争及附会。其籍贯,徐哲东《国技论略》提出浙江鄞县、海盐两说,《武术拳种和拳家·张松溪小传》据张松溪派内家拳传人推断其生于温州。其生卒,史籍上未载,唯《武术拳种和拳家》一书推断其生于一五〇六年前后,光宗泰昌年间卒于贵州玉屏,约在1620年左右,终年110多岁。其所习拳种,黄宗羲《王征南墓志铭》、黄百家《内  相似文献   

12.
一九七八年,在南宁举行的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的项目编排中,出现了把“翻子门鹰爪派拳术”与“鹰爪拳”统编为象形类拳术作以表演的情况,由于这一疏乎,给表演者,评判工作以至大会的组织工作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无独有偶,《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卷》“鹰爪拳”一条目(以下简称《条目》中又出现了这两种拳术混同的现象。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把两种技术风格截然不同的拳术误认为一种拳术,对此,笔者认为有再讨论的必要。一九八○年春,笔者作为河北省武术调查组的特邀人员,对保定地区武术的开展情况作了调查,并重点对雄县流传的翻子门鹰爪派拳术”作了较为详细的调查与研究(调  相似文献   

13.
《武当》2008,(11):8-9
中华武林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当”之说。武当武术又称武当内家拳法,它产生于武当道门,以老庄哲学为理论基础,具有注重内炼修为,以武演道,以柔克刚等特点。武当武术的主体内容就是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传统称此三大拳种为武当内家拳派三大支柱。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武术的一大流派,是内家拳派的总代表。  相似文献   

14.
武术拳谚的艺术性及罕见的语法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的传播首先应该是传统文化的传播,武术拳谚的运用给人们了解武术带来诸多的便利,通过武术拳谚使大家明确了很多深奥的道理与习武的意义所在。武术拳谚作为专业谚语,含有许多技术因素。对武术拳谚文化内涵研究是使传统武术走向世界,介绍武术特色、民族文化的一种有效手段。但如何了解武术拳谚的传统文化内涵,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既不能牵强附会,也不能盲信盲从,否则都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武术拳谚的文化内涵进行系统地分析。  相似文献   

15.
吴越地区是近代武术论著出版的大本营,对武术的传播和普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这一现象必然受其所发生之特定文化空间的影响.研究发现:吴越地区武术论著的出版时间主要集中在民国时期,论著种类主要涵盖四类,出版机构以民营和社团为主,出版地则主要集中在上海.而影响吴越武术论著出版的文化因缘是:"国粹主义"精神的影响使"提倡武术不谛是救亡图存的一种有效措施"成为武术思潮的主要观点,促进了传承派和拳理派论著的出版;在西方科学主义思潮的冲击下,武术在器质和思想层面进行着科学化的调适,推进了西学派和考据派论著的出版;吴越出版业的民间立场,掀起了武术论著出版的浪潮,使武术学术思想与观念在社会中得到传播.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美国风行中国武术,纽约就有四十多个武馆,授武术者多为中国人。以洪拳、北少林拳、龙形派、虎爪派、太极拳、气功最为流行。参加习武的青年百分之六十都是美国人。开业十七年历久不衰的纽约洪拳武馆,所授弟子已达九百余人。  相似文献   

17.
中华武术渊源流长,历史悠久;流派繁多,各有所长。南方拳派精于拳法;北方拳派注重腿技,擅长以腿制胜、上下使招,要求“拳打三分、脚踢七分”,发挥腿法放长击远的优势。故有“南拳北腿”之说。在此所述的教门弹腿套路即是北派武艺中运用腿法特点的基础套路之一。  相似文献   

18.
流传在我国间的拳派众多,太极、形意、八卦……不仅国内老幼皆知,在海外,它们的影响也逐日扩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武术爱好者。然而,大成拳却不似以上几种拳那样为人所知。大成拳是一代武术宗师王芗斋老先生,在形意拳的基础上,吸收了太极拳中的沾、粘、连、随四大要点及柔化之力,又吸收了八卦拳中舒展的身段、灵活的步法,以及少林派拳法中的立禅功诸精华,创立的  相似文献   

19.
《中华武术》2008,(3):36-37
河南派心意六合拳是中华武术中著名的内家拳之一。始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传承历史。其拳风古朴苍劲至精至纯,劲力雄浑,动静相宜,形神统一。招法简单,出手毒辣、内劲宏大。武林中有“太极十年不出门,心意一年打死人”之说。  相似文献   

20.
凌召  青牛道长 《武当》2000,(7):37-39
传说峨眉宗武术有五花,八叶的门派。五花是按地域来分,八叶是按技击风格分的。在八十年代四川省武术挖掘运动中,只挖掘出了五花中的青成、黄林二派,而铁拂、点易、青牛三派都难见踪迹。事有凑巧,前些时笔者偶尔翻阅师傅给我的拳谱中,看到一手抄本,署名青牛道长著的《青牛十三剑法》,在后记中有八卦、太极、螳螂等名称,一时没有细究,唯恐有伪,也不敢妄谈。试将《青牛十三剑》抄录献出,供大家欣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