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敦煌本唐代净土五会赞文与佛教文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敦煌本唐代净土五会赞文与佛教文学张先堂本课题的缘起净土五会念佛赞文是在唐代曾流行一时的净土五会念佛道场中使用的赞文。净土五会念佛道场是由被后世尊为净土宗四祖的唐代高僧法照于大历年间在南方衡州首创的一个净土宗修行法门,此后由于法照及其门徒在北方五台山、...  相似文献   

2.
隋唐时期的名僧道绰,著有《安乐集》二卷,系统地阐述了净土思想,为我国佛教净土宗的重要奠基人.他倡导念佛法门,敬信阿弥陀佛西方净土,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隋唐时期的名僧道绰,著有《安乐集》二卷,系统地阐述了净土思想,为我国佛教净土宗的重要奠基人。他倡导念佛法门,敬信阿弥陀佛西方净土,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魏源会译汉吴魏唐宋五种《无量寿经》译本 ,成为佛经善本。增添《普贤行愿品》为净土宗经典 ,弥补了净土经教之缺限。魏源提出了佛道与王道异曲同工、净土法门、智愚可修、心贵专一、经贵精简等一系列精辟的佛学观。  相似文献   

5.
净土观念是中国佛教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中国佛教各派对净土的看法却不尽相同。其中,尤以净土宗与禅宗的冲突最大。净土宗从末法思想入手,主张通过称名念佛往生极乐净土;禅宗则从般若空宗理论出发,反对念佛往生,主张唯心净土。净土宗与禅宗对净土的不同诠释的背后,是他们对佛教的不同理解,也是他们不同生存境遇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净土思想,自印度传入中国后,影响中国各派佛教。天台的智顗一面通过龙树的《大智度论》、《十住毗婆娑论》等论疏,另一方面通过对《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等净土经典的注疏,把净土思想引入天台宗,提出“观心念佛”和“心观念佛”。宋代以后,天台宗与净土关系尤为密切,从知礼到智旭,无不大弘净土念佛法门。  相似文献   

7.
现代中国佛教最流行的是禅宗与净土宗。 中国净土宗因专修阿弥陀佛净土法门而得名的;又因为它的始祖慧远曾在江西庐山建立莲社提倡往生净土,故也称莲宗。 净土宗思想渊源于印度。约在公元一世纪大乘佛教兴起时,贵霜王朝的犍陀罗地区就流行这类信仰的经典,说释迦世尊所处的国土以外,其他国土也有佛。东汉时,净土经典开始传入中国。支娄迦谶译出《无量清净  相似文献   

8.
自东晋初道安、慧远等高僧创行净土教以来,中国净土宗已经有了一千五、六百年的历史.中国净土宗从它的初期净土教即净土念佛演变成具有自己教义的一大宗派即净土宗,大约花了一百多年的时间.中国净土宗不仅在古代中国成长、发展,而且回流佛教发源地印度,对印度后期佛教产生了影响;同时又流传日本、朝鲜诸国,对这些国家的佛教、文化以及社会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净土教的出现是佛教中国化的开端,而净土宗的形成则是中国佛教宗派纷立的先声.所以研究净土宗对中国佛教史、中国古代史、以及中印、中朝、中日等国的文化交流史都是有一定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西方合论》是袁宏道净土思想最完整的体现,在净土宗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西方合论》总叙为十门,主要从建立理论、修行实践等方面对净土思想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0.
隋唐时期,弥陀净土信仰以其简单的修行方法(易行道)、借助阿弥陀佛的愿力(他力)死后升西方净土为号召力,博得了许多信徒。佛教其他各宗派纷纷吸收弥陀净土信仰,以求发展,天台宗也不例外。但天台宗在继承慧远“念佛三昧”的基础上,从天台的立场出发,把弥陀净土信仰定格在天台“止观双修”的“观”的范畴,只作为禅观的一部分内容。试以智频《净土十疑论》、飞锡的《念佛三昧宝王论》为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1.
东晋慧远修习"念佛三昧"禅法的具体法门是"观想念佛"和"实相念佛"。此禅法在实践中融合了老庄的思想观念与方法:思想观念上,慧远追求的佛家终极境界与《老子》的"道"同实而异名;其禅定方法接近于《庄子》的"心斋"、"坐忘",强调昧然忘知、心神虚静。故此禅法的实质是"澄怀观道"。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文化崇尚易简,禅宗与净土宗作为中国化佛教最为广布流传的宗派,禅宗易知,净土宗简能,正合乎易简之风.学术界研究禅宗之著述颇多,尽管佛教界归依净土者众多,然学术界多认为净土宗思想性不足,故研究者少见,推许其理者更显希微.中国现代化过程发展至今,信仰危机日益显现,净土宗专力于信仰实践的价值更是随之凸显,其宗师印光的净土思想与修持亦更具镜鉴作用.黄家章先生的印光研究,历时十余年,其篇幅近40万字的专著《印光思想、净土信仰与终极关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12月版,以下凡引该书,仅注页码)在近日出版,  相似文献   

13.
钱寅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11):63-66
清代彭绍升才华甚高,其潜心佛学广有所得。所著佛学著作《一行居集》、《观河集》、《观海集》、《体仁要术》、《二林喝和诗》、《无量寿经起信论》、《观无量寿佛经约论》、《阿弥陀经约论》、《一乘决疑论》、《华严念佛三昧论》、《念佛警策》、《净土圣贤录》、《居士传》、《善女人传》等等,都为弘扬佛法、开示信众等都起了重要的作用。本文是对其佛学著作进行初步整理后所撰写简单的提要。  相似文献   

14.
唐代佛学净土宗大师法照早年出家时写的《出家乐》之净土宗歌辞,是敦煌曲子词中罕见的特殊珍贵的古典艺术文献。《出家乐》提出了一个重要口号及其理念:参加佛教必须“依圣学”,即遵循孔子的学说。本文揭示了这一口号及其理念的伟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禅净合流与明代禅宗美学思想的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禅宗在有明一代发生了重要转向,它沿着宋元以来所出现的禅净合流的基本趋势向前发展,而且越演越烈。这一时期的禅宗美学思想的走向也相应地表现出种种特点。本文从“净心净土的向往与审美境界的追寻”和“妙悟法门的解读与审美生存的探究”等方面,指出明代禅宗及其美学思想所发生的重大转向,并指出晚明“四大高僧”的禅学主张标志着禅宗思想的式微,开辟了近代佛教念佛净土实修的道路,禅宗及其美学思想开始走向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净土教理史上,法照大师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在南宋宗晓“六祖说”和志磐“七祖说”中分别被尊为净土三祖和四祖,并且有“后善导”的尊称。日本学者读本善隆说:“法照可以与唐太宗、高宗时代的善导相提并论,是代宗、德宗时代唐净土教史上的杰出代表。”①这样一位...  相似文献   

17.
不久前 ,看到一本鉴赏鄂州名胜古迹的书。这本书在鄂州创建优秀旅游城时出版 ,是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但是 ,美中不足的是对有些名胜古迹脱离历史依据 ,进行牵强附会的评介。笔者认为 ,作者热爱家乡的感情是值得保护的 ,但纰缪也应予以纠正。作为“鉴赏”的书 ,“鉴”是第一位 ,是区别真伪的。对以讹传讹的说法如鉴之不明而邀众赏 ,会使谬误流传 ,不仅误导游客 ,误导后人 ,还会给名胜古迹投上无稽之谈的阴影。如该书在“绪言”写道 :“东晋高僧慧远得陶侃‘文殊师利’像 ,挂锡于西山寒溪寺 ,首创净土法门 ,成为中国佛教‘净土宗’发源地。…  相似文献   

18.
2007年3月22日,甘肃省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获奖成果名单揭晓,从"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奖励甘肃省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决定"获悉,敦煌研究院主编的大型图书《敦煌石窟全集》荣获一等奖,专著《敦煌壁画风景研究》、论文《观像念佛:盛唐至北宋一度流行的净土教行仪--敦煌写本《佛说相好经》新探》荣获三等奖.  相似文献   

19.
敦煌壁画中的《东方药师净土变》,产生于隋代,历经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五代、宋,迄于西夏,历时六百余年。壁画现存102铺,其中敦煌莫高窟96铺,西千佛洞1铺,安西榆林窟4铺,肃北五个庙石窟1铺,此外,另有绢画2幅。这些遗存的经变,为探讨各时期的《东方药师净土变》,提供了详尽丰富的资料。一《药师经》与《东方药师净土变》《药师经》是一部宣传大乘佛教净土思想的经变,在中国佛教史上,《药师经》共有五  相似文献   

20.
弥陀净土信仰在中国普遍流行,但它执著于净土和弥陀的实有;主张发愿念佛可借助阿弥陀佛愿力(他力)往西方极乐世界;认为极乐世界之享受永不转退等。这些观点都与天台宗佛学相抵牾,智顗却站在天台宗立场,把弥陀净土信仰融入天台止观,提倡“禅净双修”。尤其从智顗的弥勒净土和弥陀净土的两重信仰问题,可见净土信仰发展逻辑与历史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