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命哲学是贯穿沈从文散文的一条红线,沈从文生命哲学的实质是着眼于人的解放以及民族文化的重造.沈从文散文表现出来的浓烈的生命意识,使他的散文也具有了独特的艺术个性.而他的散文的生命意识与艺术个性又是牢牢地扎根于湘西文化土壤之上的.  相似文献   

2.
沈从文是我国现代文学史的大家,他的作品大多是以湘西为背景,描绘出"湘西世界"中的底层人民生活的悲欢离合。他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正处于千古未有之大变局中,对于湘西呈现的落后愚昧,他希望能有所改变,想在改变中寻求湘西未来的命运,但又怕现代文明的输入会导致湘西世界中自然人性的堕落。沈从文是独特的,他既追求现代性同时又反抗现代性,在看到传统文化落后的同时又指出传统文化值得肯定的价值所在,在看到现代文明的先进时又能指出其存在带来的弊病。本文试从《萧萧》这部作品来分析沈从文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3.
回顾文坛百年风云,多少人多少事如白驹过隙。大浪淘沙,存留的是不朽的经典。沈从文这颗璀璨闪耀的星,光辉闪烁至今。沈从原名沈岳焕,出生在湘西一个名叫凤凰的古城。湘西地处偏远边境,尚未被现代文明所彻底熏染和同化,这片土地用它原初的纯朴、厚实孕育着一代又一代儿女。从小在这里生活的沈从文,被湘西浓厚的民俗风情,本土文化所浸染。以至他后来走出湘西到大都市后,依然对故乡魂牵梦绕。他的大多数作品里有着浓得化不开的湘西情结。沈从文的创作以小说和散文著名,在《沈从文文集》里收录了他一生主要的作品。其中散文如《湘西》、《湘行散…  相似文献   

4.
湘西文化孕育了沈从文散文中最独特的土壤底色,从文对之充满了不可言说的温爱,同时又于创作中表现出对这片土地的强烈反思和自我观照。这里,是沈从文散文创作的根。  相似文献   

5.
沈从文湘西题材散文以写实记闻、回忆联想等手段,将湘西的现实形象与历史记忆有机交融,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斑斓而又含义隽永的湘西民俗风情画卷,不仅艺术地呈现了湘西人民群众雄强的生命形式,深刻表达出对湘西政治经济和社会人生发展的沉痛和隐忧,而且营造了一个充满文化记忆的文本世界,从而在现实描绘和历史映照中完成了湘西民俗文化记忆的再现和重构,实现了对湘西民俗文化的历史反思与意义传承。沈从文的湘西民俗文化记忆凭借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审美视角显示了现代文学书写的选择魅力和价值重构姿态,从而使其湘西系列散文在地方历史文化记忆的修复与提炼、地区民族风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愈显珍贵、愈发灿烂。  相似文献   

6.
《边城》是沈从文站在现代文明之外用现代文明之眼来审视"天国的人间化"的湘西世界的。正是通过对这种原初的生命存在形式的怀恋和对虚构本身的怀恋,沈从文以"乡下人"的视角建立了自己独特的边缘对抗的文化世界。一方面,沈从文通过虚构本身为我们创造了一种外在于生活本身的诗化世界——湘西世界,另一方面,沈从文又在边缘立场中以对抗的姿态把湘西世界纳入现代工业文明之中,展开了对湘西世界在遭遇现代文明之后的必然命运的沉痛反思。这里既有对现代都市文明的批判,又有对苗文化与汉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碰撞切割后的湘西世界自身的反思。怀恋与对抗、感伤与背叛、柔情与憎恶相交织的复调旋律正是《边城》的文化意味所在。  相似文献   

7.
沈从文的主要文学贡献是用小说与散文建造起他特异的"湘西世界"."湘西世界"有着特殊的审美价值,能够让人了解另一种"人生形式",从而获得"生命的明悟"."湘西世界"就是沈从文理想人生的缩影,是他现实与梦幻的交织.他一方面试图在文本中挽留湘西的神话,另一方面在作品中已经预见到"湘西世界"的无法挽回的历史命运.以<边城>为例分析闪耀在沈从文身上的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式的情怀,可以深化这种艺术体验.  相似文献   

8.
李玉杰  邵智 《考试周刊》2013,(27):15-16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乡土小说作家,在中国文坛有"乡土文学之父"的美誉。他的乡土小说带着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他是湘西地域文化的抒写者。文章论述了湘西地域文化对沈从文小说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沈从文的小说以恬静冲淡的风格,小品散文的笔调,诗词曲令的意境,描绘出湘西边城的美丽风光,沈从文声称,他要在《边城》中表现"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人性的人生形式"。刻画出众多性格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代表作《边城》就充分体现了他的小说艺术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0.
沈从文是位多产作家。他的散文比起他的小说,更能表现其独特的创作风格。沈从文的散文精品当数《湘行散记》、《湘西》两本书。栩栩如生的人物、真实的历史感受、幽妙舒放的意境、深沉隽永的探讨,犹如一幅幅风俗画,展示了湘西独特的风貌。他的作品具有显著的文化历史指向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对后来的湘籍和非湘籍作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沈从文是著名小说家,也是著名散文家。沈从文的散文创作可以追溯到20年代中期,他的第一本创作集——《鸭子》,就是一部小说、诗歌、戏剧和散文的合集。自《从文自传》后,他的散文创作一发而不可收,连续写下了《湘行散记》、《湘西》两部散文长篇。前者为作者1934年冬重返湘西沿途见闻纪实;后者  相似文献   

12.
在沈从文的作品中,孕育他的湘西世界是他着重描写的。《边城》和《长河》是沈从文以湘西世界为题材的小说作品中的代表作品,他通过这两部作品表现了湘西世界的"常"与"变"。《边城》表现了湘西世界的"常",《长河》表现了湘西世界的"变"。透过"常""变"主题可以看出沈从文创作的真实目的和文学理想。  相似文献   

13.
沈从文的小说以恬静冲淡的风格,小品散文的笔调,诗词曲令的意境.描绘出湘西边城的美丽风光,沈从文声称,他要在《边城》中表现“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人性的人生形式”。刻画出众多性格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代表作《边城》就充分体现了他的小说艺术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4.
原始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是以尚古的文化现象和思潮来质疑现代文明的现状,要求返璞归真。沈从文以"乡下人"的独特视角来排拒城市文明的侵扰,把湘西文化作为审视现代都市理性文化的反观之镜。他在文字世界中构筑了一个"中国梦",其书写行为正暗合了西方社会重新寻找文化"他者"、把"他者"文化作为反观之镜来实现自我批判和自我更新,两者殊途同归。  相似文献   

15.
在散文《箱子岩》中,沈从文以重返湘西的姿态记录了他沿途的所见所感,在城乡和历史两种不同视阁下审视了湘西人的生命形态,在思索湘西未来的同时,也探寻着生命的答案。  相似文献   

16.
《湘行散记》与《湘西》是沈从文创作生涯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两部作品,代表着沈从文散文创作的最高成就。通过对这两部散文集的比较可以看出,沈从文散文创作在不同的阶段显现出一些不变的因素,一方面是恒定的写作题材,另一方面是一以贯之的情感表达,它们共同构成沈从文散文创作的“不变”。而沈从文散文创作的“变”则主要体现在内容表达、情感倾向和思想内涵这三方面,造成他散文创作变化的原因是时代环境的变化与作者心境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从文自传》是沈从文自我剖白之作,写作传记时,他在文坛已小试牛刀,写下《萧潇》、《三三》等文章,但尚未创作艺术水平更高的《边城》《湘西散记》,有学者指出《从文自传》衔接沈从文后来的创作,自传叙述的表层下隐含作者的"自我认知",[1]但他并未详细叙述自传中沈从文的自我认知是什么,他如何实现了这样的自我认知。而本文正是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杀戮书写贯穿沈从文青少年时期,尤其能展现叙事自我与经验自我形象,展现"当下"沈从文对"当时"沈从文认知的变化。本文将通过离析《从文自传》杀戮场景中的叙事自我和经验自我叙述,观察沈从文的自我认知:冷静对待自己曾不自知的愚昧,同时宣扬与愚昧混杂的人性之美。  相似文献   

18.
沈从文在他的湘西系列小说、都市题材小说以及湘西本土文化与都市文化两相比照的过程中.基本肯定了湘西本土历经数千年不变的恒定文化因素(“常”),而对湘西在朝现代转型过程中.自外而来并传染侵蚀的异质文化因素加以否定(“变”)。从而让人感受到沈从文小说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19.
土家族作家田瑛的小说营构了一个虚拟的湘西,亦即第三种湘西。它远离了沈从文抒情的湘西,孙健忠写实的湘西,逼近了一个文化精神意义的湘西。田瑛的小说,在南方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中独树一帜,坚守着一种执着的文化审美,一种原始生命冲动的文学倾诉。他的小说创作实践,使以沈从文为代表的湘西现代文学传统,划出了精神上一以贯之,却又各自鲜活的三个方块,亦即第一、第二和第三种湘西。田瑛是一位生活于现代都市,精神却自我放逐到自己的湘西的作家。他文学发问的方式,就是他小说的方式。  相似文献   

20.
沈从文在他早期小说中通过描述湘西的风土人情,构筑了一座理想的“人性神庙”,美化了富于原始意味的民间文化生态,并以之作为理想的文化重建的原点。沈从文“退守民间”的文化价值立场,具有不同于五四诸多启蒙作家的前瞻性与超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