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陈胜全 《教育艺术》2006,(10):24-25
语文信息素养是传统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都分.主要由语文信息意识、语文信息知识以及语文信息能力组成,其中,语文信息意识是前提,语文信息知识是基础.语文信息能力是核心,学生语文信息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实践,而课堂又是语文信息素养培养的实践主阵地。如何有效地将语文信息素养的培养科学地融入课堂教学观?关键在紧扣语文信息素养的三个内涵来组织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2.
刘进军 《考试周刊》2009,(19):48-48
新课改以来,许多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虽然充满了新意与生气,但课堂教学中的“浪费”现象仍然广泛存在,降低了语文课堂学习效率。为追求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使语文课堂成为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快乐舞台,教师应当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理顺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之间的关系,以情感为纽带,积极创设情境,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手段,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3.
钟加友 《考试周刊》2014,(87):38-38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思维质量与运用能力,提高语文基本素养。因此,可通过问题互动,让学生质疑问难,在探究研讨中强化课堂学习效果,提高学生语文素质与能力。本文就课堂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质疑获得语文素养提高的问题作探讨。  相似文献   

4.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新课程标准》中语文素养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绝不是一种纯粹的语言技能,而是一种综合的文明素养。语文素养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深度与广度。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较强的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表现为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和一定的语言文化积淀。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语文课堂教学形式单一死板,重视应试技巧与方法的训练,轻视语文的人文涵养的熏陶。而我认为,语文课堂是学生积累知识,培养能力,汲取优秀文化营养的一扇窗,提高语文素养的最主要途径莫过于抓好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6.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新课程标准》中语文素养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绝不是一种纯粹的语言技能,而是一种综合的文明素养。语文素养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深度与广度。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较强的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表现为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和一定的语言文化积淀。  相似文献   

7.
转变考试的功能,创新考试命题形式,正确处理好积累与运用、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关注学生独特的感悟与体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更好地把语文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冯宝琴 《陕西教育》2004,(12):24-24
在语文教学中,抓好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多思、多读、多写,又要进行文化思想的熏陶和道德情感的培养.那么在日常的教学中怎样才能使两者和谐统一呢?现行教材中的绝大多数课文都来自作者的生活体验和心灵感悟,教学应尽量还原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教学活动置于逼真的社会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听、说、读、写的强烈愿望,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为此,我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尝试,现抛砖引玉,以求指正.  相似文献   

10.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开展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在语言积累、言语实践、综合性学习、习作及思维方式、情感习惯等的养成中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即语文修养、语文水平、语文能力、语文素质等概念的总和,而核心素养是语文能力及品质。在其核心素养下,语文教育工作者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手段,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2.
在语文新课标中,要求初中生要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而提高初中生语文素养的主渠道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然而,只靠课堂教学的主渠道,要达到全面提高是较难实现的,还需拓宽其他有效途径,以弥补课堂教学之不足。  相似文献   

13.
赵卫东 《考试周刊》2013,(54):57-57
中国的小学语文教育已经步入素质教育的关键阶段,如何有效避免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如何有效提高小学读写教学质量,提高小学生的作文兴趣,从而使小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参与读写,是当前教育有效性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提出应有效立足文本展开想象,提高学生读写的兴趣;有效立足文本利用语境,为学生练笔营造氛围。  相似文献   

14.
语文素养,是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课堂教学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环节,笔者认为只有开放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5.
夏荣芳 《文教资料》2013,(15):42-43
文章认为,教师可通过确立分年级的书目,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在反复阅读中成长,实施多元、动态的评价标准等途径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6.
杨丽娜 《考试周刊》2014,(57):25-26
近年来,语文教育界为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在理论方面和实践领域,作了很大努力,也获得了不少成绩,但在阅读教学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采取一些具体措施:树立目标;培养兴趣;指导阅读方法等,有效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7.
目前。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许多地方开始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为活跃语文课堂气氛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大多数地方的语文教学表现出的一种倾向仍然是教师讲得多,学生读得少。走进语文课堂,多数时候是师生沉浸在琐细的理性分析之中,很难听到令人心旷神怡的琅琅读书声。  相似文献   

18.
写作不但考察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考察了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不但丰富了学生的心灵,还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如果学生有丰富的生活体验和情感,就会下笔如有神,带着愉悦的心情进行写作,感受到写作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为此,我们要创新写作教学,充分激发学生心理潜能,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和联想,创新写作思路,尽情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不但消除学生对写作的畏难情绪,还逐渐提升他们的写作素养。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主渠道。这一点应该说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与地位”里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在“课程的基本理念”部分更是明确“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等等。  相似文献   

20.
第一,明确认识。语文学习,说到底应该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前,我们强调语文“工具性”,现在我们又在大张旗鼓地宣传语文的“人文性”,我想,这都没有错。语言,首先是交流的产物。离开交流,语言就没有发展的依托。但如果仅仪强化交流这一传输媒介的作用,而忽视其内在的本质内容,工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随着人类思想、情感的发展,作为载体的语言,承载了更多的作用。语文的学习,不仅要学习作为工具的语言文字,更要感受其中的思想、情感,文化内涵。因此,“工具性”强调“用”;“人文性”,讲究情感、思想、文化的承继。两者正好从不同角度阐明了语文的作用。作为语文教学,两者又都忽视了极为重要的因素——参与者。教师在教学中语言操作的目标和学生学习目的的认知则一直处于模糊之中,致使教学始终处于盲目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