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小学生是记忆力迅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教师要激发学生记忆的兴趣 ,调动学生记忆的积极性 ,教给学生各种记忆的方法 ,促进他们的记忆力的发展。背诵是学生熟记教材、提高语文学习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语文教学中 ,背诵对于巩固词句 ,加深理解课文 ,积累知识 ,提高读写能力 ,促进记忆力的发展都有积极的、独特的作用。这里 ,我就简单地谈谈在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低段语文教学中 ,怎样根据学生的记忆特点 ,利用插图 ,指导学生背诵课文。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识记是无意识记占主导地位 ,识记的目的性较差 ,对有趣的、具体的、直观的、形象的事物记得快…  相似文献   

3.
4.
5.
“丰富语言的积累”是新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确定的小学语教学的目的之一。实现这个目的,行之有效的捷径是“熟读背诵”,它对提高阅读、习作能力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古诗文背诵在中学生的语文学习中不容回避,也一直受到师生们的重视,但是对学生的背诵技巧上的指导却被不少教师忽视。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诵读,安排学生有计划地背诵,讲究背诵方法和及时巩固,从而提高背诵效率。  相似文献   

7.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就是背诵课文。长期以来学生都不愿意背诵课文,有的不喜欢背诵,有的认为背诵课文比较费劲,而且背完还会忘。其实背诵课文是有一定的技巧的,教师完全可以授予学生一些技巧,让学生更高效地背诵课文。  相似文献   

8.
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灵活、轻松地把文言课文背诵下来,就要有一个科学系统的方法技巧。  相似文献   

9.
背诵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是“熟记教材,提高语文学习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语文教学中。背诵对于巩固字词,加深理解课文,提高读写能力,促进记忆力的发展,均有积极的独特的作用。”(潘菽《教育心理学》第241页)因此,新编中学语文教材十分重视背诵,根据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和规律,加大了课文背诵的份量。强调语言积累的重要性。那么。怎样指导学生背诵才能做到科学、高效呢?  相似文献   

10.
11.
背诵例句和单词,是初中学生学习英语时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一些帮助学生加强记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13.
邵晓阳 《学语文》2005,(2):2-52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识记和背诵,教学和智力发展就是不可思议的。”在中学语文课本中,要求背诵的篇目较多,如何背诵才能增强学生背诵兴趣,提高背诵效果,从而避免死记硬背、食而不化以及抵触情绪呢?记忆的环节有识记、保持和回忆、再认。要做到准确及时地回忆和再认.我们就得在识记和保持上下功夫。教学《阿房宫赋》时,我借助CAI指导学生背诵,收效甚佳。  相似文献   

14.
黄金莲 《江西教育》2004,(13):83-83
理思路、列图表指导背诵叶圣陶先生说:“大凡读一篇文章,摸清作者的思路是最要紧的事,按作者的思路去理解,理解才透彻。”在教《海上日出》一课时.我做过探索。开始,要求学生背诵课文,学生都感到很闲难。这时,我首先从方法上给予指导,让学生从理解课文入手,去摸清作者思路,从而获得记忆的主信息。通过讲读,搜寻出向往海上日出——描绘海上日出——赞颂海上日出这条思路。紧接着又要求学生读、  相似文献   

15.
理解与背诵是语文学习的基石。利用循思路、设情景、抓关键的方法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并在理解和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结合一些适合学生特点的背诵技巧,进行科学有效的"死记硬背",让学生在课堂上快速地背出相关的内容,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提高课堂效率,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黄亚君 《考试周刊》2013,(13):102-103
中国的初中生进行英语学习时多数存在费力、费时、词汇量少、语法错误等问题,使得英语教学效率很难提高。通过长期全面的分析及实际应用、信息反馈等,发现正确指导背诵记忆对提高英语教学效率有很大帮助,本文介绍了初中生背诵记忆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又阐述了怎样正确指导背诵记忆,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7.
18.
初中文言文教学中,背诵是一个重要的要求。这在师生的心目中,是很明确的。但是,对它的处理,往往流于简单化、形式化。教师在布置上说得多,在指导上做得少。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完成背诵任务,提高背诵技能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四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9.
有计划地扩大背诵量,对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发展具有显著的教学效果. 1.课堂拓展 语文教材编有古诗.在教学时不妨引进一首与所学古诗有关联的诗词加以拓展,这样既能帮助理解,又能扩大古诗文阅读量,可谓两全其美.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