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家庭、学校、家乡(社区)、祖国、世界是他们生活的不同领域,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等是存在于这些领域中的几个主要因素.儿童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一定要贴近生活,激起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贴近学生,符合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贴近实际,突出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让品德课堂真正成为育人的舞台.  相似文献   

2.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家庭、学校、家乡(社区)、祖国、世界是他们生活的不同领域;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等是存在于这些领域中的几个主要因素。儿童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均来源于生活,是一门经验性、实践性的综合课程。要求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自我在内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良好的个性品质。这说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课堂不仅仅是在教室里,而应该扩大到自然和社区。但是教学中各种问题也会接踵而至。比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情感 ;培养学生尊重各地风土人情、关注和参与家乡社区建设的热情。技能、能力 :培养学生调查、观察、收集、整理和清晰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帮助学生形成交流、合作、探究的良好习惯。知识 :我国的国土面积、两种区域划分以及各自气候特征 ,几个典型地域的社会生活特征 ;社区环境对个体成长的重要影响 ;家乡的历史及家乡环境对自我的影响。重、难点能够说明社区环境对自我的影响。(评点 :教学目标能较好地体现新课程的价值追求。按《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 ,把教材作为实…  相似文献   

5.
秦妍 《辽宁教育》2021,(2):27-30
社区融合教学以学生适应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将社区教学与学校教学进行深度融合,为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与更高效率的教育,助其融入社会.培智学校生活适应课可在社区体验、课堂再现、再入社区、课堂强化与修正以及社区应用五个教学环节中,提高社区融合教学实效,为特殊学生提供参与社会的机会,促进其生活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儿童认识的需要,也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因此,在小学地理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一)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兴趣教材第一部分“认识自己的家乡”,内容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学生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社会  相似文献   

7.
《品德与社会》内容标准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德与社会》的内容标准由6个主题构成,即我在成长、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的家乡(社区)、我是中国人、走近世界。这种主题式框架是各国设计综合课程时常采有用的,也被称为“同心圆扩大”的框架。  相似文献   

8.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儿童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家庭、学校、家乡、祖国、世界是学生生活的不同领域。纵观品德与社会课程,许多单元主题教学都涉及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引入,许多地方特色资源成了乡土资源开发的主旋律。品德课堂应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真正了解自己的家乡、认同自己的家乡、喜欢自己的家乡,萌发热爱家乡的情感,感受乡土文化的魅力,走进当地的民风、民俗,激发他们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正>学生品德的培养离不开他们的生活,学生的生活空间有多大,品德与生活的内涵就有多大。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现行教学的热门话题,也是《品德与生活》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那么,如何提高《品德与生活》课教学的有效性呢?就是要让品德与生活同行。一、教学内容"生活化"《品德与生活》教材在贴近学生生活方面有明显的特点。教材都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按照学生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家乡(社区)生活,以及  相似文献   

10.
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农村社区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社区建设是经济社会结构转型、国家治理方式转变的必然产物,是新农村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农村社区的特殊性集中表现在具有生活共同体属性,社会建设、民生建设、公共服务建设是农村社区建设的重点。政府在农村社区建设中应当发挥主导作用。提供农村公共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能,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但是,现代治理是多元主体的共同治理,也要发挥社会(包括社区组织)和市场(包括市场主体的企业)的重要作用,才能满足农村居民的多层次、多方面需要。  相似文献   

11.
当代社区教育的理想是打开公共领域的封闭状态,促进公民社会的发展。在此背景下,社区教育则是公民社会中公民养成的一个重要条件。只有通过社区教育作用下的公共事务的学习和训练,公民的视野才能真正得到提升。通过公民社会对社区教育的调节和深化,使社区教育成为整个公民养成的重要过程,使社区教育真正融入公民生活与意识中,体现出社区教育的广泛性,有效地使社区教育更好融合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12.
在社区教育体系中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社区教育和社区高职教育 社区(Community)一词是社会学的专用术语,是用于研究社会构成基本单位的概念,是指一定空间范围内,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共同的文化特质和心理归属感的人群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教育是一种区域性的社会一体化教育活动,以实现社区全体成员素质和生活水平提高、满足社区和谐发展为目的。具体  相似文献   

13.
社会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一些家乡的、祖国的、世界的社会常识;从小培养他们正确观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及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搞好社会课教学,对于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  相似文献   

14.
李龙辉 《云南教育》2023,(Z1):69-71
<正>一、推进社区家庭教育是新时代的新使命社区,是一群有相似的地缘特征、近似价值理念和生活追求的人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广义上的社区,包括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社区家庭教育,是指社区融合社会资源,协助家庭指导、教育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为家庭提供良好的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的服务。  相似文献   

15.
张光富 《湖北教育》2000,(12):41-41
按照教学的组织形式,小学社会课教学的类型一般来说,具有以下四种:新授型、活动型、复习型和考查型。 新授课型:以向学生传授新知识为主的课型。按照《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社会教学大纲(试用)》要求,小学社会课从四年级(五年制从三年级)开始,每周2个课时。新授课是社会课中最基本的  相似文献   

16.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因此,品德教学的内容和形式都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他们的需要,创设贴切而有力度的场景和氛围,让他们从自己的认知世界出发,在亲身实践与体验的过程中感染自己、打动自己、教育自己,从而触及到自己的心灵。然而,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  相似文献   

17.
秦钠 《中国德育》2009,(3):79-83
社区(community)一词最早出现在西方工业化社会初期,德国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认为:"社区是一种由同质人口组成的具有价值观念一致、关系密切、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富有人情味的社会群体。"就个体而言,社区是休养生息的"共同生活家园",也是人们从幼到老不断学习、实现社会化的大学校。  相似文献   

18.
林静 《生物学教学》2004,29(10):49-5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域中的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进入实际的社会情境,直接参与并亲历各种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领域,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各种力所能及的社会服务性、公益性、体验性的学习,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它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关注学生自身,有许多学习内容可以作为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活动载体。  相似文献   

19.
社区蕴含良好的社会伦理和社会生态环境,是体现人与自然、社会之间友善和谐关系的生活场所。作为社区教育与公民教育的交叠领域的重要形式,社区公民教育在内涵上既需要体现社区教育中培养公民为主体,在印记上又强烈地显示出公民教育在社区场域中实施的重要性。因此,在教育内容与形式、教育对象与组织等诸多方面都存在较多的契合。在公民教育思想体系影响和作用下,社区公民教育强调政府、市场、社会以及公民个体之间的合理渗透,实现教育整体行为的改善。这是促进公民教育和社区教育耦合的可能性的基础,以达到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的范畴,使追求平等、自由、正义和争取民主的观念逐渐转化为日常生活的关键方式。  相似文献   

20.
一、社区教育模式的概念 (一)社区教育 社区教育(Community Education),是指以社区为范围,以社区全体成员为对象,旨在发展和提高其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的的教育综合体.目前我国的社区教育是指社区组织或社区工作者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对社区成员施以各种形式的教育,是提高社区成员整体素质的社会教育活动或过程.其本质是:①以社区发展为本;②以社区人力开发为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