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巴里坤地处古丝绸之路北道的重镇,是商人首先汇聚的地区之一,清乾隆时期商屯也率先在此地得到开展。作为清代新疆屯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商屯不仅对清廷稳定和恢复新疆经济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当地城镇经济的兴起亦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朱永杰 《兰台世界》2015,(4):146-147
清代盛京地区的驻防城总计24座,是该区域八旗驻防的产物。顺治至康熙时期地区的驻防城基本建立完成,雍正时期驻防城体系完全确立;乾隆时期是盛京地区驻防城发展的高峰期。  相似文献   

3.
(小括弧中的数字代表期、页)性.口厂试。明代档案·崇祯十三年修筑山西备防工程行稿·清代档案·康熙前期有关赋税征收御史奏章康熙初年有关骚递御史奏章康熙初年有关捐纳御史奏章雍正元年垦荒史料选雍乾时期地方官映史料(下)乾隆六年王保住等伪i值王谕案史料乾隆初处理建阳县瞒报应升科田赋案乾隆初年议奏限田史料乾隆四十二年查办彭理寄顿家产案清代采办楠木史料选乾嘉间山东济宁李氏家族争讼家产案嘉庆朝安徽浙江棚民史料茹火十一年京徽船户投充王府宗室史料嘉庆朝赋税征解中银匠舞弊史料山西沁州知州乔维葡索贿案1325一1951年自贡宝生盐…  相似文献   

4.
锡伯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明末清初,锡伯族居住在嫩江和松花江流域,后来被清政府编入满洲八旗,并分迁各地,驻防屯田。目前,锡伯族历史的研究者普遍认为,有清一代锡伯族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迁移:第一次是康熙年间由嫩江和松花江流域迁到盛京和北京。第二次是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从盛京所属各地锡伯官兵内抽调一部分,迁到新疆伊犁驻  相似文献   

5.
一 关于乾隆时期海商的一些情况 一 绪言 清代的海上贸易是在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解除海禁以后发展起来的。中国民众积极活跃于海外和沿海各地的事实,是近年来逐渐弄明白的。但是,有关每个海商是如何活动的问题,尚有许多不明确的地方。因此,本文拟以清代海商活动的几件珍贵史料为中心,从一个侧面叙述其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陶瓷发展的历史上,清前期的康、雍、乾三朝是清代乃至整个中国陶瓷史上的高峰期。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瓷器生产,仍以景德镇为中心,在质量和数量上都有了很大提高和增加。瓷业发展已臻于鼎盛时期。现选择院藏4件藏品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7.
赵天改 《兰台世界》2011,(10):47-48
河南大量的以闽营命名的地名,记载了清代初年福建投诚官兵移民屯垦河南的这段移民史实。研究河南闽营地名,揭开这一尘封的历史,就可以复原出当年真实的移民历史。  相似文献   

8.
河南大量的以闽营命名的地名,记载了清代初年福建投诚官兵移民屯垦河南的这段移民史实.研究河南闽营地名,揭开这一尘封的历史,就可以复原出当年真实的移民历史.  相似文献   

9.
随着清朝政府统一新疆以及对新疆的经营和开发,清代新疆文化发生了重要变迁。除政治和地理环境因素等影响之外,清代新疆文化的变迁与清代新疆经济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其中游牧经济的衰落、屯垦农业的勃兴、商业贸易的发展等经济因素对新疆文化发展变迁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乾隆限令广州一口通商政策及英商洪任辉事件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代对外贸易的历史,大致可以划为三个阶段。一、康熙二十三年开海禁,允许各港通商,此后为基本自由贸易时期;二、乾隆二十二年清廷下令关闭宁波港,限令广州一口对外通商,开始了基本闭关时期;三、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爆发,两年后签订南京条约,中国进入了被迫开关时期。在这开关、闭关、再开关的二百年中,乾隆二十二年限令广州一口通  相似文献   

11.
《西域地理图说》是清乾隆初年由永贵主撰的一部私修回疆史志,被视为清代新疆史志开山之作。作为《回疆志》的底本,它对清代新疆史志的撰修有着积极的意义和影响。它记述了乾隆时期丰富的回疆史料与风土人情,创制了清代新疆史志的基本体例与规范,开启了清代履疆边臣私修史志的先例,引领了清代新疆史志撰修的第一个高峰。作为私修史志,它不仅为《大清一统志》等官书的编修积累了史料,是内地士林了解西北边塞的重要媒介,它还以浓郁的经世致用精神力推乾嘉之学走向转型,其治边守边的思想成为道光以降解决西北边患的应世良方,促进了西北史地学的萌芽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清代是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最后一个鼎盛时期,期间形成的原始地方契约,对研究当时的农业、商业、风土人情等具有极高的参考研究价值.此次入选第二批浙江档案文献遗产的<清·江山县长台地方契约>,形成于清代顺治九年(1652)、康熙元年(1662)及乾隆、嘉庆、道光、同治、光绪年间,主要有江山长台田地山场产权登记、买卖及纳税等档案.其中鱼鳞册形成于明代万历十年(1583),清代乾隆四十二年重新抄录.  相似文献   

13.
193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张宗祥的《清代文学》(3万余字),解放前无其他清代文学断代史。解放后,也没有清代文学史的专著。所以,唐富龄先生编著的《明清文学史》(清代卷)的问世(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弥补了文学史研究中的一大缺憾。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和与之相连的社会心理状态,影响着文学的创作风貌,规定着一个时期文学创作的主旋律。该书作者根据清代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嬗变,以及与之相连的社会心理的差异,全面考察了清代几个时期文学创作的情况,将清代文学划分为清初文学(康熙时期)、清中叶(雍正、乾隆时期)至鸦片战争前文学和晚清文学三段,在这部专著里,作者主要探讨前两  相似文献   

14.
近期,张掖市档案馆征集到退休老干部付积厚同志个人珍藏的历史档案30件,其内容主要是:清代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等不同时期的立典房屋、立卖田地、立领田地粮草、立换地基等契约文书。这些历史档案的征集进馆,填补了市档  相似文献   

15.
形成于顺治九年(1652年),涉及顺治、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同治、光绪等7个年号,时间长达250多年的一批清代地契档案最近在浙江省江山市档案馆被挖掘整理。江山市档案馆共存有解放前档案13871卷,2000年他们挖掘整理出的清代《清漾毛氏族  相似文献   

16.
同一地区在特定时期内同时具备人口大量迁入与外流特征者较为少见。清代的镇番县则是人口迁入与移出皆十分明显的地区,移民色彩极为浓厚。清前期,在政府经略西北的大背景下大量内地移民移入本县,成为该县人口的主体。清中后期,在政府号召移民新疆、土地及水源不断减少等因素的影响下,该县又成为人口大量外迁的地区。清代镇番县的移民问题在西北地区的人口迁移历史中具有典型性。  相似文献   

17.
马钊 《历史档案》1999,(2):85-89
清代全国范围内查禁天主教始于康熙末年和雍正初年,乾隆帝基本继承康雍时期的禁教政策。尽管禁教政策时紧时松,查处措施时宽时严,但终其一代未有显著变化,此间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播屡遭打击,是天主教东传中国“百年禁教”中的重要时期。乾隆朝共发生两次全国范围的查禁天主教事件,即乾隆十一年(1746)至乾隆十三年(1748)禁教(下称十一年禁教),和乾隆四十九年(1784)至乾隆五十年(1785)禁教(下称四十九年禁教)。十一年禁教以福建福安查获私自传教的白多禄等五名多明我会传教士为始,以五名传教士被处死而告终…  相似文献   

18.
文正 《中国档案》2007,(7):21-22
吉林省档案馆保存清代以来档案资料80余万卷。其中有清代、民国、伪满等时期具有全国意义的重点档案。这些档案比较翔实地记载了自1754年(清朝乾隆十九年)以来吉林省地方历代政权机构的成立发展及其政务活动。清代档案内容涉及清王朝的边疆治理、经济贸易、军事防务、行政区划、民官设治、移民实边,以及对外交涉等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2012年12月,笔者责编的《清代西北屯田研究》一书终于出版。拿着尚有墨香的书,心中不由感慨良多。这是《新疆通史》系列丛书辅助项目启动出版以来的第二十本书,在今后几年内尚有三个系列的近百种图书要出版,用时之久,聚力之多,数量之大,端的是"新疆文化大工程"。《清代西北屯田研究》一书秉承了《新疆通史》撰写惯有的原则,即事实第一、立论第二。换句话说,就是一切让历史说话。这有两层意  相似文献   

20.
万冰  龙开义 《兰台世界》2014,(11):28-29
屯垦是中国历代政府用以巩固国防、开发边疆的重要国策。西域屯垦规模大、持续时间长、影响久远,可谓是我国古代屯垦的典范。唐朝政府在西域实行了屯田戍边一系列措施,给西域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