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相似文献   

2.
阳关曲·中秋月[宋]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这首小词,题为中秋月,自然是写人月圆的喜悦;调寄阳关曲,则又涉及别情。  相似文献   

3.
同享一轮月     
古往今来,人世沧桑,不变的是空中那一轮月。那月勾起了多少人的缕缕情思,写尽了人间的万种情怀。一、古人的悲欢离合含月之诗,读来更多的似是沉重,少有轻松。而王维在他的两首诗中却很难得地给我们带来了宁静与悠然。他的《山居秋暝》是一首山水名篇,那一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  相似文献   

4.
明月承载李白的梦想,承载李白的情思,承载李白的人生。明月只属于李白,永远属于李白。从李白有关写明月的诗中,我们能体会到,诗人与明月视对方为知音、挚友。人与明月共喜,明月与人同忧。  相似文献   

5.
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此生此夜不长好,银汉无声转玉盘。明月明年何处看。  相似文献   

6.
晶莹明月,清辉尽洒大地,幽情充满人间。万代千秋,月落月出,月盈月亏,留给了人们无限的情思。文人墨客写下了浩如烟海的咏月诗篇,为月亮留下了一串串美名。  相似文献   

7.
冬吟     
总是在东风卷帘时彷徨总是在明月窥人时神伤诗人雪里抽剑寒光耀眼凝绝三分雁影七里梅香诗人月下执萧清音袅袅诉尽骚客离情思妇愁肠  相似文献   

8.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唐代诗人王维写的一首送人赴边从军的诗,题为《送元二使安西》,又作《送别》。情景交融,诗味醇厚,堪称千古绝唱。沈德潜说:“阳关在中国外,安西更在阳关外,言阳关已无故人矣,况安西乎?此意须微参。”前人论唐诗“压卷之作”,也特别推崇《阳关曲》:如李沧溟(攀龙)推王昌龄“秦时明月”为压卷,王凤洲(世  相似文献   

9.
《初中生学习》2009,(10):40-40
中国人对月,自古就有一种莫名的情愫。月圆是歌,月缺是诗。许多大文豪都喜欢写月,用月来寄托自己的情思。“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李白);“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水调歌头》苏轼);“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张九龄);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相似文献   

10.
月为何物?苏轼云“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陆机云“照之有余晖,揽之不盈手”,张于湖云“素月分晖,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李白云“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谢庄云“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小小一轮月,奈何生出如此多的情愫?  相似文献   

11.
在大多数读者心目中,郭保林的散文,如江河激流,汪洋恣肆,抒情写景,铺张扬厉,气势恢宏,撼人心魄。其实,他也写些纤细静美的散文,如春风明月,诗意流泻,似山涧清泉,涓涓汩汩。《我寄情思与明月》属于后者。现在让我们走进《我寄情思与明月》,领略其美。  相似文献   

12.
在大多数读者心目中,郭保林的散文,如江河激流,汪洋恣肆,抒情写景,铺张扬厉,气势恢宏,撼人心魄.其实,他也写些纤细静美的散文,如春风明月,诗意流泻,似山涧清泉,涓涓汩汩.《我寄情思与明月》属于后者.现在让我们走进《我寄情思与明月》,领略其美.  相似文献   

13.
“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这是一首描写一位女子在秋天月夜思念爱人的民歌。诗中的女子一片痴情,她愿借月光把自己的情思传递给千里之外的爱人。在我国古典诗歌中,类似这样写望月相思、见月怀人的作品不胜枚举,像李白的《静夜思》,杜甫的《月夜》,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都是著名的篇什。  相似文献   

14.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同学们读这些诗句,感到有什么样的奥妙?聪明的你一定猜出来了,这些诗句的共同特点就是都写到了月亮。月亮的阴晴圆缺,月亮的皎洁朦胧,月亮的悠远幽雅,引发了人们的许多美好想象,于是就有了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的美丽传说,牵动了文人墨客的无限情思,也就有了这许多脍炙人口、美不胜收的诗文佳句。人们掬月入怀,满怀情思;掬月入诗,诗涵逸兴。在诗词中,那一弯明月,或牵动异乡游子的乡情,或引发失意之人的怨愤,或映照那寂寞的梳妆镜台,或洒于那悲壮…  相似文献   

15.
陪伴     
《同学少年》2012,(6):25
皎皎明月的陪伴,深深情感的寄托。——题记深沉河汉,皎皎明月。举头凝视,引起无限遐思……一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道出了李白的自然洒脱;一曲"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宣泄了南唐后主李煜的亡国之痛;一句"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流露出王维的闲情逸致……是的,都是因为有了明月的陪伴,诗人才有了如此丰富的感情寄托。中秋之夜,亲人却不在身边。是谁,在那温馨的月光下,发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无限感慨?是谁,面对这团圆的玉盘,道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思念与祝福?是他,一代文豪苏轼。中秋月圆人不圆,那又如何?我们的文人孤独中有皎洁的月光相伴,对月,饮酒,提笔,赋辞,  相似文献   

16.
月诗     
古往今来,咏月亮的诗词何止千万首,其中好诗好词也着实不少。以诗而言,李白的《静夜思》家喻户晓,为此千百年来游子“举头望明月”,就会油然勾起故乡之思。李白在四川长大,热爱巴山蜀水,将出蜀时,写了一首七绝《峨眉山月歌》,通过咏月表达了对蜀地的依恋,诗也非常出色。以词而言,人们不会忘怀苏东坡的《水调歌头》,千百年来每到中秋就会吟诵它,祝福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外国咏月好诗也数不胜数。歌德的《对月》,情景交融,被誉为“最美的月光诗”。有歌曲之王  相似文献   

17.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是《赤壁赋》里的名句。如何理解?课本这样解释:“朗诵‘明月’诗里‘窈窕’这一章。明月之诗,指《诗经·陈风·月出》。这首诗的第一章,有‘舒窈纠兮’一语(古时‘窈纠’与‘窈窕’音相近),所以称为‘窈窕之章’。”意思很清楚,“明月之诗”就是指《陈风·月出》,“窈窕之章”是指“舒窈纠兮”那一章。吴小如先生在《读苏轼〈赤壁赋〉》中亦作如此解。吴先生在文中说:“此处写月未出而先用《诗经·陈风·月出》作引子,‘诵明月之诗’两句是互文见义,但有时这种互文见义的句子是不能前后互换的。因为‘窈窕之章’…  相似文献   

18.
九年义务制教材初中《语》第一册《枣核》一后,有台湾诗人彭邦桢写的一首思乡诗《月之故乡》。这首短诗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表达了作思念故乡的纯真感情。诗人把浓浓的思乡情融入圣诞夜的月光夜景之中,使我们感受到了“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的炽热的赤子之心。  相似文献   

19.
正清代黄宗羲说:"好诗多在月明中。"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多达十六首古诗词出现了"月",品读"月"意象的审美意蕴,有助于我们拓展语文载体的深度,增强认识的立体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一、抒发绵绵之情思:"我寄愁心与明月"乡愁、友谊和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那高悬空中的皎皎月轮,在每一个月色溶溶的夜晚,陪伴着、慰藉着、温暖着孤寂的灵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名篇。意象方面,诗人用杨花、子规、明月等来渲染气氛,营造出一个似真亦幻的梦境,  相似文献   

20.
愉快的回忆     
夜深了,玉盘似的明月高高地挂在天空,幽静的月光,最能令人涌起万千思绪。凝视着明月,我的神思飞越,勾起了我对两年前校园生活的一段愉快的回忆。也是这么一个明月皎洁,微风徜徉的夜晚,如水的月光静静地洒泻在校园里。四楼高一(1)班的教室里灯火通明,一阵阵欢声笑语飞越窗外,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