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本文以南宁市中职学校为例,就中职德育环境现状分析了环境因素对中职生德育的作用机理,探讨了德育环境的不足与中职德育效果不良的关系,试图从改善环境着手来提高中职学校的德育效果,并为建立中职德育长效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德育资源与德育环境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环境和德育资源,是现代德育理论研究和德育实践探索所共同关心的核心问题之一。高职院校德育的资源和环境如何,不仅从根本上反映德育理论和德育实践的成熟度,而且也直接影响着学校德育的效果。文章从高职院校德育资源滞后表现成因以及高职院校德育资源的开发、管理,德育环境的建设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试析影响高校德育实效性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道德教育一直是高校工作的核心。当前制约高校德育实效性的内外因素主要表现为学分制带来的不适,缴费上学引发的苦恼,高校扩招、信息化社会和独生子女特性的影响,因此,要增强高校德育实效性就必须改革德育体制、更新德育内容、优化德育环境和创新德育方法。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祥 《成人教育》2006,(10):27-28
德育环境和德育资源,是现代德育理论研究和德育实践探索所共同关心的核心问题之一。高职院校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重点应在对原生德育资源的创新、对延生德育资源的挖掘、时再生德育资源的争取和对创生德育资源的开发四个层面。  相似文献   

5.
德育低效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德育活动对象的被动性、德育过程的表面性、德育目标的划一性这三个方面。要提高德育效率就要提高学生的主动性,满足学生多样性的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的自觉发展以及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增强德育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6.
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是广大青少年打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作者结合自己的德育教学经验,从深化德育教学内容,拓展德育教学途径,改进德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以及营造良好的德育教育激励环境方面入手,对于新形势下中职院校的德育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当前,道德教育面临许多新的课题,尤为突出的是如何提升德育的实效性问题.在探讨当前德育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对策,包括注重德育的实践性和针对性,提升施教者的德育素质,优化社会环境,培养学生积极的道德情感体验等.  相似文献   

8.
德育活动离不开一定的环境,环境对德育活动的影响是客观和普遍存在的。高校德育环境具有开放性、相关性、虚拟性、渗透性的特点。高校德育环境的优化策略是,树立环境开放意识,注重家庭教育,加强高校网络管理和应用,充分发挥高校的教学管理、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9.
生活德育要从理论走向实践,必须着力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环境。生活德育环境构建的主体呈多元并存的趋势,学校和教育管理机构是众多主体中的核心部分和主导力量;其中心场域仍然在学校;生活德育环境构建既需要精神资源也需要物质资源;在构建途径上,重点应做好人本主义课堂的建设,校园环境中隐性课程的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相似文献   

10.
与智育和体育相比 ,德育教育具有难度高的特点 ,它是由高校德育过程诸要素的复杂性、特殊性决定的。一、德育对象的复杂性。表现在德育教育过程中个性差异大 ,心理结构和变化过程复杂 ,对德育制约性强等方面。大学生生理、心理方面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他们在先天遗传基因、智力发展水平、思维方法等方面各不相同。这些对智育、体育及其效果都有影响。相比之下 ,大学生在接受德育过程中的个性差异及其对德育的影响显得更为复杂。学生的道德心理、政治心态等方面的个性差异 ,对其接受智育、体育并无多大的影响 ,而对其接受德育则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1.
班级德育是在班级中进行的德育。班级德育定位于班主任,班主任是学校德育的基本力量,班级是学校德育的基层阵地,也是联结和整合学校德育与其他德育领域的基本节点。班级德育的价值体现在班集体既是学生道德发展的重要环境,同时又是一个道德主体,学生通过在班集体中学习和生活来发展与表现自身的道德品质。班级德育具有集体德育、组织德育、生活德育的特点,其在班集体中,通过班集体来实施。  相似文献   

12.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实施,社会环境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冰对学生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德育行为的养成产生重要的影响,构建优良的德育环境,必须实行学术环境、社会环境互通统一的开放式教育。  相似文献   

13.
由于在认识上存在着对“人”的曲解和德育过程中以传统的“三要素”作为德育实践的误区,从而影响着高校德育实效性的实现.作者认为,有必要准确地把握“以人为本”和践行其教育理念,提出了构建以大学生为主体、德育环境资源为客体的德育过程“两要素”观点,以此形成完整的主客体关系的德育过程,才能真正意义上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高校德育实效性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高校德育环境的日趋复杂使优化高校隐性德育作用机制日显重要。本文首先对隐性德育及其作用机制作出界定,然后就如何构建高效、优良的高校隐性德育作用机制提出了观点和设想。  相似文献   

15.
从哲学、心理学和德育的角度阐述了德育环境的重要性,分析了和谐德育环境所应具有的真实性、理想性与和谐性特征,提出了构建和谐德育环境的基本原则:秉持和谐理念,注重系统设计,重视细节建设。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学校德育环境单一,提出要重视家庭、学校和社会三大德育环境的有机整合,改善学校“孤岛”教育。进一步提出了整合德育资源、建立一体化德育网络的理念和具体的建构设想。同时分析和提供了在德育网络建设过程中必须引起重视和思考的相关问题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7.
关于德育环境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德育队伍、校园文化、校风、管理机制、校内外结合几方面对德育环境建设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8.
崔秋灏 《文教资料》2007,(26):180-181,48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德育环境出现了诸如媒介环境、竞争环境、信息环境、虚拟环境等新的变化,它们正在通过不同的方式,程度不同地影响着高校德育,高校德育要积极适应环境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19.
网络的出现为人类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生存环境─网络环境。所谓高校德育的网络环境是指人们用计算机控制的输入输出装置,进行交往、互动的一种场景或经验而形成的对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行为和德育开展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环境。网络环境具有虚拟性、交互性、丰富性、高效性、全球性、开放性、自由性等特征。网络环境是高校德育面临的一个新环境,它对高校德育的影响愈来愈大,充分利用网络环境是高校德育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高校德育现代化的需要,是高校德育科学化的需要,是高校德育载体自身的特征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20.
职业化背景要求高校重视对大学生德育特别是良好职业素养的培养。当前,高校德育存在德育流于形式、德育方式单一、德育脱离实际的现状,结合职业化背景下社会对德育的需求,提出校园环境职业化、教育内容职业化、完善校园网络环境、丰富社会实践环境的高校德育环境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