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武书锋 《成才之路》2011,(33):61-61
许多学生都有“作文难”这样的感觉,要么无话可写,要么无从下笔,要么不知道写些什么。于是出现了许多编选作文、“假话”作文。缺少对生活的真实感受,所以,广泛地积累材料是写好作文的前提。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师纷纷探寻着既能体现课改新理念又具语文特色的语文新课堂。但是在课堂教学实际实施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偏颇:要么因过分关注人文性,而忽视了语文教学应坚持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要么因过分追求体现新理念。而忽视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么因盲目跟“风”,而缺失了自己教学个性的展现。  相似文献   

3.
奥地利的中小学校似乎都很古朴,有着一种典雅的感觉.看上去没有想象中的豪华气派。这一点和我们不同,我们的学校要么是豪华气派,要么是简陋不堪。也许这还不是最重要的。考察奥地利中小学教育,给我留下了许多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我们经常听到数学教师这样感叹,“复习课难上”、“除了练习还是练习”、“学生无生气,像木头人,教师提一下,动一下。”确实如此,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有“新鲜感”,也不像练习课有“成就感”,但它担负着查漏补缺,系统整理以及巩固发展的重任。在当前的数学复习课堂上,许多教师对学生总是不放心,上复习课要么面面俱到,不停讲解,不停提问,要么就是大量练习,只求结果,不重过程。表面上容量很大,效果较好,其实只是事倍功半。因此,我们的复习课不  相似文献   

5.
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老师对新课程的理念普遍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然而,一些过分追求“五彩缤纷”甚至是“光怪陆离”的观赏性、非常态的公开课,又让普通教师感到十分迷茫,他们的“鲜艳”使普通教师感到望尘莫及,高不可攀。笔者认为,教师要调整好心态,坚持实践新课程理念,上好每一天的常态课,无需过分“装饰”  相似文献   

6.
我一直在苦苦思索:为什么许多教师上了几十年的课、听了几十年的课,仍然是身在其间,心在其外,神在其表?无疑原因有很多,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点是,进行课堂教学时一切都跟着感觉走,跟着习惯走,跟着陈陈相因、代代相袭的套路走。没有理性的思考,没有深入的理论探索,我们对于教育教学的环节与细节就习惯于“视而不见”“习以为常”。  相似文献   

7.
一、课堂教学评价的误区 (一)过于注重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 目前,我们评价语文课堂教学重心是语文教师“教”的设计、“教”的过程和“教”的效果,是对教师知识传授水平的一种评估。而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和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即对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必需具备的基本素质的发展,却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这就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经常出现如下现象:有的教师上课风趣幽默,口若悬河,结果学生在一片笑声之后却感觉什么也没学到。有的教师讲课井井有条,将知识分析得很透彻,学生听得轻轻松松,似乎明明白白,但遇到稍微变化的问题却又往往束手无策。有的教师讲课设置许多问题,师生、生生之间有问有答,或讨论或交流,教师将对教学技巧的过分重视,已经导致了教师过分追求表现教学技巧而忽视学生学习效果,从而使一些课成为“作秀”课,好看而不实用。  相似文献   

8.
教师的反思要有载体,而最好的载体就是自己的课例。现在很多学校都开展了“磨课”活动或校内研讨课活动,许多教师把这种活动当成了一种负担,虽然在课前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准备,但课一上完就有种“一了百了”的感觉。而笔者觉得,在上完研讨课后,及时地进行深度反思恰恰是教师获得有效提升的好时机。  相似文献   

9.
评价“课”的优劣,不同的时期,标准不尽相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伴随新课程的改革,新课程理念下的好课不再是“技艺展示”,更多的是“风格追求”,是教师带着理念进课堂,是学生带着个性去探究,课堂充满成长的热望,“教与学”成为师生体现和实现生命价值的一种方式。一、不是“好课”的好课1“.中评不中用”的课不是好课。有时一堂课听下来,往往会有这种感觉,如果根据评课的指标去评这堂课,用一一对应的方式可以罗列出许多优点,诸如“教学目标明确”、“教程安排合理”、“提问精简恰当”、“适时运用媒体”、“渗透学法指导”、“注重能力…  相似文献   

10.
预习虽在课前.但却是整个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甚至是举足轻重的环节。有了充分的预习.课堂上的探究才会成为可能。然而,课前的预习工作.对许多学生来说.常常感觉是老虎吃天——无从下口:要么是走马观花.将课文粗粗看过一遍;要么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只查出几个生字新词.便以为圆满完成了预习任务.结果只能导致课堂上还需要花大量的时...  相似文献   

11.
反思美国教育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教育技术发展过程中出现过许多值得人们反思的现象 ,其中“媒体狂热”和“商业公司过分参与”两种现象更是值得我们思考。媒体狂热现象表现为人们过分地迷信新技术新媒体 ,把它们当作改进教学的“救世主”;商业公司的过分参与现象表现为商业公司把自身美化为教育技术者 ,过分夸大技术的教育功能 ,致使教育人士陷入商业陷阱 ,盲目追求购买设备  相似文献   

12.
我们班有一个同学名叫凯新,因为他专爱讲笑话所以大家又叫他“开心”。 有一次,有许多老师来听我们班的数学课,数学老师出了一道超简单的数学题来导入新课:河边有15只鸭子,有人又赶来了15只,现在一共有多少只鸭子?很明显,这道题要么是“15 15=30”,要么是“15×2=30”。凯新把手举得高  相似文献   

13.
“想说爱你并不是很容易的事,那需要太多的勇气,想说忘记你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我只有矗立在风中想你噎噎”用此歌词来形容目前小语老师对阅读教学第一课时的处理、态度与感受一点不为过.阅读教学第一课时常常被老师们有意无意地逼入了如此尴尬的境地.只要留心第一课时,我们会发现:不论是观摩课、竞赛课、展示课,很少有人执教第一课时.老师们要么认为第一课时难上,没有现成的方法;要么认为第一课时没有意思,上不出彩.那么随堂课中的第一课时就更不用说了,要么蜻蜓点水应付了事;要么错位越位顾此失彼.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提了这么多年的,关于这方面的理论文章和实践探索也做了不少,从大量开展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到目前较为实质性突破的“减负”,但许多努力要么有些治标不冶本,要么就有“矫枉过正”的感觉。现在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是:素质教育如何才能落到实处?本文就此发表几点理论和实践操作上的一些个人看法。基础: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素质教育本身就体现了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正确的思想观念必须有正确的理论指导,我们要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与指导,尤其是要用邓小平理论来指  相似文献   

15.
说于漪老师是“情感派”一点也不过分。我喜欢于漪老师的课,娴雅和悦的教态、生动准确的语言,沉浸浓郁、含英咀华,有一种很美的艺术氛围;喜欢读于漪老师的著作,情动辞发,志趣、才学、情感、理念,化作真情、深情、诗情,有一种很崇高的美学境界;也  相似文献   

16.
中学语文文学课的教学,有一个根本宗旨是不能偏离的,即把文学课上得具有文学味。长期以来,中学课堂上的文学课没有将“文”和“道”的关系处理好,要么上成了“语文版”的政治课,成为“时代的传声简”;要么上成了生活课,成为“自然主义”的代言人,长此以往,让中学生鉴赏能力偏低,审美趣味偏淡,文学在学生心中卷不起波澜。  相似文献   

17.
一、开足、开全、开活体育课 当前教育体制下,许多学校为了追求一时的高分和升学率,课程表与实际授课节数严重不一致,弄虚作假,体育课存在不能开足、开全现象,流于形式.体育教学往往也走极端,要么是变成枯燥乏味的守纪教育课、操练课,要么是把操场当牧场的"放羊式"授课.  相似文献   

18.
不是滞留在文本平面上的课,而是努力追求思想深度的课;不是教师机械讲解的课,而是要唤醒学生主动探寻的课;不是烦琐花哨的杂乱之课,而是走向简洁明晰的朴素之课。读完王建老师的《拿来主义》教学实录,我就有这样一种感觉:这是一堂想“立”起来的课。  相似文献   

19.
复习作为数学学习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对学习对象的再次研究,它具有重复性、概括性、系统性、综合性、总结性、反思性的特点,是一种特殊的学习活动.当下,已经引起了我们一线教师的广泛关注,但由于复习课尤其是中考复习课没有固定的文本支持,至今是要么“新课再现,知识回炉”;要么“满堂撒问,越俎代庖”;要么“陷身题海,重复练习”,讲就来它个“一泻千里”,练就练它个“昏天黑地”,天天沉于灰色情调之中,  相似文献   

20.
预习虽在课前,但却是整个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甚至是举足轻重的环节。有了充分的预习,课堂上的探究才会成为可能。然而,课前的预习工作,对许多学生来说,常常感觉是老虎吃天——无从下口:要么是走马观花,将课文粗粗看过一遍;要么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只查出几个生字新词,便以为圆满完成了预习任务。结果只能导致课堂上还需要花大量的时间解决学生自己早就可以独立解决的问题。鉴于以上认识,笔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