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山西阳高方言中存在子变韵形式,其子变韵类型兼有长音型、拼合型、融合型三类。数量较多而且自成系统,与基本韵有较为整齐的对应关系,承担名词的语法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邯郸市涉县方言中的"子"尾为研究对象,认为普通话中的"子"尾在该方言中有两种语音形式,一类语音形式为自成音节的[l?],另一类生成一种被称为子变韵的合音现象,"子"尾的读音形式为[?],属于长音节拼合型的子变韵。此外,本文还简要叙述了"子"尾的语法功能以及"子"尾和儿化变韵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知彻澄章昌母逢开口三等字,关中绝大多数方言点读作[喀、喀“]声母,蒲城兴镇、富平雷古坊、渭南龙背乡南部等处读作[k、k]声母,兴平南位、临潼代王读作[t、t]声母,开口三等支脂之3韵字在关中方言区包括兴镇、雷古坊、南位、代王等处多读作平舌声母;知章两组及日母逢开口三等字,渭南东塬一带把中古知彻澄章昌逢开VI三等读作[t艮t§ ]声母,把船书禅日母字读作舌叶音声母[5,3];船书禅日母逢开VI三等字,雷古坊读作具有一定腭化色彩的[5.3]声母;知照两组合口三等、船书禅日母开口三等及庄组逢宕摄开口三等阳药2韵及江摄开I:1二等江觉2韵字,代王读作翘舌音声母拼开口呼,其声韵拼合特征与关中西部岐山、宝鸡等处相似。  相似文献   

4.
汝阳方言中的人名变韵有以收尾的,也有以i收尾的。其中以收尾的人名变韵是后缀"娃儿"和人名拼合的结果,这种人名变韵的语音形式有的与该方言中的"儿化"形式一样,有的不一样。  相似文献   

5.
陕西凤翔方言既有自成音节的词缀“子”,41个韵母中又有39个可以生成子变韵,自成音节的词缀“子”和子变韵可以自由交替使用。凤翔方言的子变韵是长音型,与山西临猗、夏县和山东博山相同。凤翔方言阳平字的子变韵只是拖长音节,不变调;阴平、上声和去声的子变韵在拖长音节的同时还变调,变调调值与后字为轻声的两字组中的前字相同。凤翔方言中虚词“着、的、得”和实词“上”可省略,用前字的D变韵母表示。“的”“着”“得”“上”等字和D变韵可以自由交替使用。D变韵方式和子变韵相同,即音节拖长,阳平字不变调,阴平、上声和去声字同时还变调。  相似文献   

6.
“岐山嫂子面”是从周代传承至今的“关中第一美食”,具有悠久历史。但受关中方言影响和对该面食文化内涵缺乏理解,故普遍把该面食误写成“臊”或“哨”子面,以误传讹,导致饮食市场的混乱。从字的音义和民间对该面食的美妙传说故事考证,应该是“岐山嫂子面”。它不仅体现了周代淳朴、厚重的民风民情,更传承弘扬了周代礼仪中的亲情文化与“和文化”。  相似文献   

7.
"岐山嫂子面"是从周代传承至今的"关中第一美食",具有悠久历史.但受关中方言影响和对该面食文化内涵缺乏理解,故普遍把该面食误写成"臊"或"哨"子面,以误传讹,导致饮食市场的混乱.从字的音义和民间对该面食的美妙传说故事考证,应该是"岐山嫂子面".它不仅体现了周代淳朴、厚重的民风民情,更传承弘扬了周代礼仪中的亲情文化与"和文化".  相似文献   

8.
开封兴隆方言中存在子变韵,共有27个基本韵母能够发生子变。子变韵母不计韵头差别有四种,以u为韵尾的居多,也有以o为韵腹、无韵尾的情况,鼻音韵母an则变为ε。子变韵母系统不受基础音系的制约,部分变韵中以音长作为和基本韵母区分的特征。子变韵是构成名词和量词的语法手段,表示大称、恶称和通称等语法意义。  相似文献   

9.
子变韵是汉语方言中与儿化韵同样重要的一种合音音变现象,是开封方言中重要的语音特色之一。开封方言中子变韵的音变方式是离散式音变,也有一些不符合音变规律的例外现象。开封方言中的子变韵目前正处于消亡阶段。  相似文献   

10.
开封方言存在子变韵和少量"子"后缀,同时还有一些"头"后缀,个别"头"后缀词也发生变韵,部分子变韵词同时存在一种双音节读法,词缀为一个模糊的thou音节。从开封方言部分同音语素构成附加式合成词的规律来看,读为thou音节的后缀不是"头",更倾向于是方言中的"子"。  相似文献   

11.
龙岩方言是闽南话的次方言。在闽南话各方音片中龙岩方言最基本特征在于它存古成分较多,且与客家话彼此交融影响。通过宋代以来的方言研究及固始方言的实例获得证明,龙岩方言中保留着特有的上古汉语语音的音系和词汇,以及与客家方言若干相同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2.
浙北吴语是吴方言的次方言 ,长兴话是浙北吴语的重要一种。长兴话的声韵调系统中 ,有声母 2 9个 ,韵母 34个 ,声调分阴阳 ,共 8个。长兴话有基本音节 40 0个。对长兴话的声韵调系统进行描写分析 ,不仅可以明确长兴话的声韵调与普通话的对应关系 ,而且有助于方言研究和推广普通话  相似文献   

13.
岐山方言在集中体现陕西关中方言特点的同时,也有其自身的不同特点,在语音系统上体现得尤为突出。岐山方言语音中两字组连读共产生了36种连读调式。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讨论陕西方言对知照两系及日母逢入声薛药觉韵有关字的读音问题,其中牵扯“说(~话)”字以及“卓戳硕若”等北京翘舌音声拼[uo]韵母字的读音问题。“说”字在米脂等处读作入声,关中以及陕南山阳等处读作阴平调,陕南的西南官话读作阳平调,白河方言读作去声调,商南读作阴去调。“说”字的声韵组合很复杂,例如关中方言区西安等。“设摄涉赊奢”等字同音。陕北晋语以及宜川等处亦如读本文所讨论的“卓戳硕若”等字,关中多数方言点读这些字为平舌音声母拼以[Ц]为介音的音节。蓝田等处“卓戳硕”等字读作平舌音声母。  相似文献   

15.
石家庄市区语音共有声母22个(含零声母),韵母36个。中古音系有声母40个。古韵母分16个摄。石家庄市区语音与中古音在声韵调上的对应关系大多都有规律可循,但也都有例外字。石家庄市语音声调的演变与中古声母的清浊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入声分别派入了阴阳上去四个调类中。  相似文献   

16.
三原方言是中原官话关中片的一个地点方言。本文在实地调查和复查的基础上,对三原方言的声韵调和同音字汇进行了研究和梳理。  相似文献   

17.
楚江土话阳声韵尾的演变有三种类型,即保留鼻韵尾型、鼻化型、元音型。文章通过对这三种类型分布情况的说明,进一步对楚江土话阳声韵尾弱化现象进行分析,以求探讨其演变趋势和规律。  相似文献   

18.
洛川(甘杰村)方言的四个调类在调值上表现为“平声(阴平、阳平)低,上去高”.蟹摄开口一二等、合口二等(多数),以及效摄的韵母依据调值的高低分化为两类:蟹摄平声为[ε]类,上去为[εe]类;效摄平声为[(c)]类,上去为[(c)o]类,遵循“低调低舌位、单韵母,高调高舌位、复韵母”的规律.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湖南白族汉语方言——桑植“民家腔”的文白异读及语音层次的描写,总结了其语音特点。部分韵母白读层如蟹摄开口一二等字“太菜街爱”的读音?,流摄开口一等(帮组除外)字“走狗口偷”的读音e等是“民家腔”最突出的语音方面的特征。通过对湖南白族汉语方言——桑植“民家腔”的文白异读及语音层次的描写,总结了其语音特点。部分韵母白读层如蟹摄开口一二等字“太菜街爱”的读音?,流摄开口一等(帮组除外)字“走狗口偷”的读音e等是“民家腔”最突出的语音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忠南村是阳朔县杨堤乡人口最多的一个行政村,全村方言统一。忠南村方言的主要特点是,古全浊声母今读塞音塞擦音时不送气,韵母高度耗散,属于桂北平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