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中世纪的西欧在基督教的影响下,无论是基主教、修道院院长、修士以及其他基督教会的基层组织的人员,还是在基督教影响下的封建世俗君主与一部分的富裕女性都进行了社会救助的活动。但那时社会救助还不普遍,大多以个人名义开展。本文就以资助者为线索对中世纪社会救助做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2.
"5.12"大地震中的惨痛伤亡给学校教育敲响了警钟,使人们意识到了生命的可贵,很多学校也开始注重自救互救教育。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更要注重自救互救的教育。文章针对这一问题,指出高校要搞好自救互救教育,必须提高重视程度,充分动员一切力量,并就如何开展自救互救教育活动提出了一些意见和看法,同时对我校的自救互救教育活动进行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化建设、国族建构和基督教传播等历史背景下,分别由政府、宗教力量和少数民族内部推动的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社会风俗改革活动,对民国时期的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社会产生了诸多影响。  相似文献   

4.
拜占庭帝国皇帝君士坦丁是历史上首位信仰基督教的君主.从被其部下拥立为帝到赢得统一战争的胜利;从实行各项政策改革到迁都拜占庭,他一生成就的霸业无一例外都与基督教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由君士坦丁和基督教的关系变化所产生的结果不仅左右了中世纪欧洲社会进程,更对今天的世界的面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金秋是组织学生郊游,让学生接触大自然,开阔视野的好时节。但出游时稍有闪失就会“一害”抵而利,安全成为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家长、社会最为担心和关注的问题,更令许多学校望游兴叹。只有树立积极的安全观,才能既让孩子收获秋游的快乐,又能在秋游中提高自护自救能力,保证秋游安全,并为学生终身的安全奠基。1.加强安全教育,把安全工作做到秋游之前。安全教育是生命教育,安全教育是公众教育。仅仅靠社会、学校、家长对中小学生进行保护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面对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树立自护自救观念,形成自护自救意识,掌握自护自救知识,使他们能够果断正当地进行自护自救,机智勇敢地处置遇到的各种异常情况或危险。2.精心组织,保证秋游安全。加强学校安全工作,事关社会稳定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在组织秋游活动时,一定要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并重点抓好现场勘查、活动方案制定、安全网络建立三大环节。首先,学校要对秋游景点进行仔细勘查,为活动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其次,制定周密的活动方案,把安全措施落实到、。,,每个参与活动的教职工、学生身上,做到人人明确职责。最后,学校应与公安、交通、医疗、景区主动联系共同建立秋游安全网络...  相似文献   

6.
【活动主题】做生活的强者——中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锻造【活动目标】 1.懂得坚强的意志对个人与对社会的意义。 2.了解什么是心理危机与意志薄弱,初步掌握认知调整以及心理自救的若干方法。 3.培养学生自觉、独立、勇敢、顽强、坚毅等方面良好的意志品质。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文学世俗化、审美生活化的倾向日益明显。经济因素向各个领域的渗透使得整个社会的心态发生了转变,1993年文学界开展了"人文精神大讨论"来解决人文精神的危机。小说作为一种有效地反映社会现状的形式,作家北村凭借其基督教信仰为世人找到了一条救赎精神的道路,有效地实现了精神的自救。  相似文献   

8.
基督教自1910年传入蒙自市起,当今红河州13个县市或多或少都有基督教活动,但有合法与非法传播活动之分,存在着总体稳定,并且北部7市县合法传播组织活动与南部5县合法和非法传播活动并存之特点,南部5县合法与非法基督教传播活动成为红河州宗教管理工作面临挑战的问题。因此,各级党委政府本着把宗教问题还原为社会问题的原则,充分运用社会管理原则和管理机制进行正常化管理,避免矛盾的升级和激化,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文学世俗化、审美生活化的倾向日益明显.经济因素向各个领域的渗透使得整个社会的心态发生了转变,1993年文学界开展了“人文精神大讨论”来解决人文精神的危机.小说作为一种有效地反映社会现状的形式,作家北村凭借其基督教信仰为世人找到了一条敦赎精神的道路,有效地实现了精神的自救.  相似文献   

10.
基督教青年会兴起于19世纪中叶的英国,不久传入中国。中国基督教青年会是宗教活动与社会改造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它以城市青年会为基本活动单元,提倡德、智、体、群,引入了大量西方科学文化知识,培养了一大批有益于国家和社会的青年。宁波基督教青年会作为城市青年会的一个代表,可以说是集宗教、娱乐、社会服务为一体的泛宗教组织,它积极关注各种社会问题,比较温和地强调社会的心理建设和精神构建,应当给予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11.
西方思想中的个人- 社会 模式及其宗教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人-社会”模式广泛存在于西方文明之中,与西方整个观念体系有深刻的关系;而犹太-基督教在“个人-社会”两极模式的形成与发展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60年代,芬兰在建设公正与福利国家的政治理想的促动下,展开了一次学校综合化改革,力求通过统一的综合学校为所有儿童提供平等的教育。20世纪90年代,芬兰从工业社会过渡到后工业社会,在新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反对教育的一致化,强调通过自由竞争实现个人最大程度的发展。两次改革反映了两种不同的公平观,即社会本位的公平观和个人本位的公平观。  相似文献   

13.
雨果是19世纪法国文坛的巨匠,其宗教观由于社会经历和个人追求呈现出一种复杂的面貌:从信仰基督教到抨击基督教,再到自然神论和泛神论,并以自由、民主、博爱的精神贯穿。  相似文献   

14.
天路历程——基督教发展成因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玉霞 《文教资料》2007,(24):125-127
本文从基督教产生的社会背景,积极的博爱教义与基本道德准则,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宗教活动中的文化交流及社会服务功能几个方面探究了基督教广泛传播的原因,希望对了解西方文化中的宗教文化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王安 《考试周刊》2008,(48):232-234
19世纪的美国经济发达,基督教在社会中的影响日渐增长,人民的宗教热情不断高涨。在美国社会中形成了向世界推广基督教,传播美国现代文明的热潮。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卫三畏在家族、学校、社区等因素的影响下成为了一名虔诚的基督徒,他在美国文化传统中形成了独立、坚韧的个人品质。这一切促使卫三畏成为一名传教士,来到中国传播美国现代文明和基督教福音。这也成为他观察中国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6.
一、新时期学校的社会使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实总的社会改革向小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由于国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职能有所改变,个人的作用得到增强,这就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承担更多的义务;具备更强的自我责任心。这样,在改革的中国,个人施展才华的机会也就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7.
广州基督教青年会成立于1909年。它本着基督教精神,一直从事“服务社会、造福人群”的进步活动。1938年广州沦陷,1939年广州基督教青年会迁往韶关,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才迁回广州。在韶七年,广州基督教青年会积极开展战时服务和救济工作,为中国的抗战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基督教传播中出现一系列新问题:民众信仰不同,呈现"世俗化";传教方式变化,呈现"家庭化";基督教组织活动方式灵活多样,呈现"多样化";基督教信徒结构改变,呈现"高层次化"。信仰危机与文化重建带来的信仰真空,疾病、天灾、人祸使人们在基督教中寻找精神寄托,这是基督教快速传播的社会和现实根源。为此,可通过加强宣传党的宗教政策、挖掘基督教教义中的和谐因素、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等途径,引导散杂居地区基督教向着健康有利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人的价值包含两层含义: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人对社会作出贡献的理想是实现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和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与满足的统一。以人的价值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逻辑起点,符合逻辑起点的基本要求,建之于其基础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更科学,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更有效。  相似文献   

20.
王璐 《比较教育研究》2008,30(3):1-5,10
建立公平、公正、和谐的社会是历届英国政府所追求的目标,但是福利国家造成了公共开支的负担,形成了依赖文化心理,而新自由主义在自由平等条件下的个人自救使个人价值超越了个体赖以生存的社会价值观与规范,从而造成了新的不平等和社会结构的不稳定。英国新工党试图以积极的福利社会、社群主义和社会资本理论为指导,平衡公民的权利与对社会发展责任之间的关系,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