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后,我们带着老师外出听课,听全国优秀教师上各种版本教材的课。老师们头脑中死盯着“一本教材”教的框框终于打破了。  相似文献   

2.
从“雕版”到“活字”:“用教材教”另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的区别不在于具体的教学方式上,而在于教学结果上。把握“用教材教“的关键是通过“用“来理解的,要从价值的层面来理解“用“,教材的有用性使教材从摹本走向资源。教师“用教材“要从工具的层面来理解“用“,即使用,教师对教材的创造性开发表现在改变教材的学的结构为教的结构,教师从知识运用的角度设计学生讨论的话题是开发教材最主要、最重要的一点。学生“用教材“要从文化的层面来理解“用“,即享用,“用教材学“的最主要、最重要是积极参与话题讨论,让学生参与课堂讨论,让学生经历学习历程,就是关爱学生生命。  相似文献   

3.
教师应该以教材为依托.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交给学生思维的方法.交给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方法.给学生规律性的指导。所以.新时期课改形式下的教师在对教材的处理上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殷惠 《小学语文》2007,(5):63-63
一、走进文本,感悟教材美 语文课堂如何设计,首先教师要关注文本,发现教材的内在美。文本是个“丛林”,茂盛幽深,它神秘地诱惑着我们去探险,去走进它的深处。教师解读文本的过程是个“披荆斩棘”的过程。你在丛林中走得多深,学生跟随的脚步就有多远。你“开辟”的路有多清晰,学生走得就有多轻松。走在文本的“密林”中.教师是个引路人,应走在最前面。  相似文献   

5.
文本阅读先于阅读教学。教师的文本阅读包括两个层面:"裸文"阅读与课文阅读。"裸文"阅读是教师分别与文本、作者的对话过程,课文阅读则是教师与编者、以学生身份与文本对话的过程。由"裸文"到课文的阅读是一个由放到收、深入浅出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课前用:未成曲调先有情一节好课的开头是师生间建立情感的第一座桥梁,它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整节课的学习营造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学习氛围。《一夜的工作》(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这篇课文描述的是新中国的第一任总理平凡的一夜工作,语言朴素、事例简  相似文献   

7.
石作美 《语文天地》2012,(24):12-13
所谓"教教材",就是依据教学大纲,忠实传授教材内容的教学行为。其特点是对教材内容做细致梳理,全面讲授,尽可能做到"滴水不漏"。教材上的观点就是权威,就是真理。所谓"用教材教",就是依据课标,把教材当作学习的素材,忠实于三维目标的教学行为。教材是学习的工具,教材内容只是实现三维发展目标的载体,不能要求对教材知识全部掌握。教学  相似文献   

8.
“作者文本”是作者创作过程中形成的,带有作者主观色彩的文字作品。作者文本在进入语文教材时,会经过编者的改造,从而生成了新的“教材文本”两者之间势必会存在差异。将两者统筹整合、比较阅读,会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资源,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9.
传统指令型课程范式中“教师文本”二度创造的缺失,使得教师话语自主权沦丧,创造意识泯灭.创生能力丧失.值得母语教育工作者深深反思。“教师文本”应是对“作者文本”的教学化超越。文本二度创造具有多个前提和若干维度,它包括重塑性转化、创新性转化、批判性转化,具有春风化雨.促进创新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蓝本”到“文本”:当代课程内容观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本课程内容观强调作者或编写者的意图或原义;坚持作者或作品中心论,认为作品与读者之间是一种赐予和接受的关系;关注知识的逻辑性和规范性,强调教师按部就班地传授,注重学生的背诵、记忆和机械训练。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蓝本观导致师生生存交往的丢失;教学变成了规训,逐渐失去生活的意义;课程知识与人的精神自由走向对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行和新教育理念的逐步确立,蓝本观必将让位于新课程内容观——文本。把课程内容定位于文本,不仅是新课程本质观的内在要求,而且文本也以其独特性对传统教学的蓝本观提出全方位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这是教师教学认知的重要变革。教教材意识影响根深蒂固,需要教师彻底改变教学观念,淡化、消除、打破教教材的唯知性、被动性、局限性,注重用教材的目标宽泛度,强化用教材生成的领悟性,挖掘用教材训练的潜力性,这样才能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自然过渡。  相似文献   

12.
一、“消化”文本材料 对教材内容的精确理解和对中心思想的精准把握是教学得以有效进行的灵魂所在。在绝不放过一个单词的原则之下,经过反复推敲和再三修改终于改写好了教学材料,既不偏离文章的主题,又有选择性地保留了文章中高级的词汇和优美的句子。虽然修改后的材料降低了难度,但还是比较抽象,对高二学生来讲无疑是一个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传统指令型课程范式中“教师文本”二度创造的缺失,使得教师话语自主权沦丧,创造意识泯灭.创生能力丧失.值得母语教育工作者深深反思。“教师文本”应是对“作者文本”的教学化超越。文本二度创造具有多个前提和若干维度,它包括重塑性转化、创新性转化、批判性转化,具有春风化雨.促进创新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审视目前语文阅读课堂就会发现,不少新课教学时学生对课文内容往往早已非常熟悉,老师按部就班的教学很难引起他们对这些熟悉内容的兴致,更谈不上有效阅读。克雷齐在《心理学纲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文学批评的发展进程中最突出的转向是从早期“文本批评”到后期兴起的“文化批评”。而在这一嬗变与突破中不可忽视的是解构主义理论所起到的继承与开拓作用。其强烈的否定与批判色彩,继承了解构思路,使具有多元性、跨学科视野的“文化批评”最终成为了主流和强势话语。这一转向不仅是文学史发展的自身规律的体现,而且是文本、文化、社会背景发生重大转折后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6.
童心语文是从儿童的生命成长和文本言语出发,让语文教学走向儿童内心的语文教学思想。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儿童品读语言、品味语言、创生语言,让儿童"找寻属于自己的句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激活、启迪、放飞童心,提升儿童语文学习的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17.
18.
何为文本?狭义的理解便是教材。如果说,教师和学生是阅读教学中人的资源,那么文本便是阅读教学中物的资源。作为物的资源的文本,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  相似文献   

19.
娄丹 《大学教育》2015,(8):108-109
新闻文本创新是个屡被提起的话题。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影响下,如何改变文本单一、语言枯燥、"千报一面"等问题,对文本结构、叙述方式等进行技巧上的"加工",进而受到读者认可,是一个需要不断尝试和探索的话题。这种方式值得同行学习借鉴,还可以跟网络视频结合起来,加以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英语文本创编能力的培养正逐步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在进行文本创编的环节中,教师并不是孤立地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是整体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应多采用提问策略,以此提升学生英语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