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关于学习的经验和方法,是他的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他已作古2500多年,但他的学习观和学习方法,对于今天我们进行素质教育仍有借鉴的价值。孔子的学习观,集中地记述在《论语》这部经典之中。孔子是第一个提倡乐学的古代教育家。他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刻苦学习固然是好的,但不如乐学更佳。把读书当做苦差事,是学不好的。只有把读书学习视为人生的快事,怀着愉快的心情学习,才能达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之境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  相似文献   

2.
《论语》有大量的内容谈及学习,把这些语句集中起来分析,就更能清晰地发现孔门的学习观、学习态度及学习方法等,具有不可忽视的现代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次研究主要的目的就是分析《论语》伦理道德思想的精神哲学所在,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礼""仁"话语所存在的"精神"气质;第二个方面是精神哲学模式提到的"克己复礼为仁"。因为"礼""仁"是实现伦理道德思想的精神哲学要素所在,所以针对其进行重点分析可以为后期我国伦理道德思想的精神哲学研究提供相应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孔子是名列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博学多识,一生治学不辍,从事教育,弟子三千,名者七十二,并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成为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思想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粹,影响着我国几千年的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基础上,孔子形成了丰富而具有科学性的教育思想。《论语》中涵载的基本教育观念、课程、教法、教育评价思想等,对我们当前的教育改革仍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
《论语》中有许多中国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如“因材施教”、“启发教育”、“言传身教”、“注重实践”等,常为后人所称道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论语》编撰思想探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语》的编排有一定的内在逻辑,而要使这种逻辑显现出来,关键是在解读的方法上有所创新。在体悟中整体把握《论语》的内在精神是文本解读的前提,贯穿《论语》全书的主线是孔子的人格精神,《论语》标题是解读论语的内在密码。  相似文献   

8.
曹清 《文教资料》2009,(32):120-121
《论语》一书集中了“至圣先师”孔子一生的为人处世之道.以及教育教学思想,为后人津津乐道。近几年的传统文化复兴热潮.更使论语成为常读常新的经典名著。其中蕴含的思想本身是中立的,其后所具有的跌宕起伏的政治色彩。都是后世统治者为了维护其政治统治而赋予上去的。当今社会,我们在提倡创建和谐社会的同时,《论语》一书就成为我们不得不讨论到的精品,其中所传达的丰富的儒家思想更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学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好地指导我们当代的社会主义建设。  相似文献   

9.
于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索就会迷惘,只思索却不学习就会疲惫。”  相似文献   

10.
考察《论语》与《论语注疏》中的人称代词,发现从上古到中古,人称代词的演进状况大致是:①第一人称中“而”、“予”、“朕”已经消失,“吾”、“我”仍在使用,且“我”占主导地位;②第二人称“而”已经消失,“女”、“尔”一直使用;③第三人称“彼”、“夫”已经消失,“其”、“之”一直作为第三人称代词;④两部书中的“他”均作旁指代词。  相似文献   

11.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故”是历史,“温”对冷,不要冷落了历史,但也不能太热,太热心于历史,就会执着于历史;不能放下历史,历史就成为负担,成为模仿,而历史是不能重复的。温习历史的目的在于“知新”,即从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中找到有规律性的东西,并由此发现历史发展的新的趋向。  相似文献   

12.
从《论语》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涉及的对象和基本内容以及方法来看,《论语》明显具有人类学的性质,而《论语》中的人类学思想主要表现在物质文化、社会组织、艺术文化以及宗教文化这四个方面,这些丰富的人类学思想是构建人类学本土化的重要资源,是我国人类学分支学科建设的重要思想来源,是现代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人们在研读《道德经》和《论语》时,往往会发现老子和孔子各自思想中皆氤氲着一些看似自相矛盾的情愫:如果说主张"无为"而治的老子是消极"归隐"("出世")的,但其"无为而无不为"的宏大志向,无疑又是其拥有"担当"情怀的表征;如果说力主"修齐治平"的孔子是积极"担当"("入世")的,但其不时流露出"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无奈感叹,无疑又是其具有"归隐"情结的表露。基于《道德经》和《论语》文本,对这些看似相悖的现象进行当代诠释,既有助于对道儒两家关系的理解,也有助于对道儒两家精神实质的把捉。  相似文献   

14.
徐志刚《论语通译》是《论语》的注释本子中翻得较好的本子 ,但也存在某些商榷之处 ,一一罗列 ,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5.
孔子作为先秦时期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他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学识,形成了自身完整的学习理论体系,其终身学习观、团队学习观、主动学习观、知行合一学习观,在今天仍然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出国留学,但是,无论何时无论去哪个国家,我们都希望他们拥有中华民族的情操和内涵。要想达到这样的目标,使学生们成为具有自我文化素养的人,"国学经典"的阅读与学习,是一条比较便捷有效的路。将具有"和而不同"理念的儒家文化的经典著作——《论语》与英语课堂教学相结合,希望通过对《论语》的学习,学生们能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智慧,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先进文化的汲取者,多元文化的融合者,国家发展的建设者。  相似文献   

17.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出国留学,但是,无论何时无论去哪个国家,我们都希望他们拥有中华民族的情操和内涵。要想达到这样的目标,使学生们成为具有自我文化素养的人,“国学经典”的阅读与学习,是一条比较便捷有效的路。将具有“和而不同”理念的儒家文化的经典著作——《论语》与英语课堂教学相结合,希望通过对《论语》的学习,学生们能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智慧,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先进文化的汲取者,多元文化的融合者,国家发展的建设者。  相似文献   

18.
《论语》是儒家经典,蕴涵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它倡导敬畏天命,重生惜生,与自然和谐相处;它推行仁义礼智信,做事中庸,与他人和谐相处;它主张俭用节欲,寄情山水,完善人格,提升人生境界。这些思想,为我们今天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开创生态文明,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和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儿童《论语》学习中的"创造性转化"是指一方面要继承和发扬其中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另一方面又要清醒地认识到《论语》中的历史消极面和惰性。通过对《论语》内容的选择与重组,摒弃封建糟粕,弘扬合乎当代价值的内容,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儿童读《论语》不同于成人,成年人的知识储备和认知能力是儿童不具备的,所以儿童学习《论语》要具有儿童特性。培养学生学习《论语》的兴趣,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趣味盎然,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20.
孔子的思想体系建立在他对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三种关系的理解之上。“远”作为这三种关系的一种描述方式,在孔子思想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学界对《论语》中“远”关注较少,因而以“远”为线索梳理孔子思想不仅饶有趣味而且具有相当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