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全国教育系统实施教育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计划,共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3270万人次,在全国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毕(结)业的4793.18万人次中,教育部门和集体办的农民技术培训学校所承担的培训量达4687.05万人次,占培训总数的97.79%。  相似文献   

2.
2004年,福建省永定县以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为契机。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通过加大政府统筹力度,规范运作。整合教育资源,积极开展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试点工作.全面拓展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不断提高农村劳务输出总量,促进了全县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据统计,2004年,永定县共转移农村劳动力101386人,首次突破10万人大关,占全县农村劳动力的45%,比上年增加11个百分点。劳务收入突破7.2亿元.全县农民人均劳务收入达1946元。约占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的45%以上。永定县的农村劳务开发工作上了新台阶。  相似文献   

3.
科教兴农的关键是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农业大国,全国农村劳动力人口4.67亿,其中文盲和半文盲占22.5%,小学水平占45.1%,初中占28.15%,高中仅为4.45%,每万人中大学生只有0.87人。我国90%以上的农村人口文化程度在初中和初中以下,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率只有35%左右。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低,已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现代农业进步发展的需要。江总书记说:“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关键在人才。”而科教兴农,关键也在人才。从目前来看,我国农村十分缺乏农业科技人才,许多农民还凭着传统的经验从事农业生产,而且这种传统经验对科技…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出来,进入城镇务工就业。根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系统30个省近2万农户的调查监测,2004年全国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达到10260万人,比上年的9820万人增加了440万人.增长4.5%。近几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呈现出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5.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地处云南省南部,有农业人口333.7万人,占全州总人口的82%,目前全州仍有贫困农民80.65万人。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农民工培训的力度得到加强,转移就业的数量和质量明显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06年全州外出务工农民达47.6万人,比上年新增8.5万人,增长18%,其中国外转移9人,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市把农村劳动力输出作为致富农民的产业来抓,坚持“政府推动”和“市场拉动”并举.促进了劳务经济的较快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人数从1999年的53.9万人增至2003年的68.3万人.转移人数以年均6.1%的速度递增.劳务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由1999年的28.9%上升至2003年的41.2%。劳务经济在我市农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7.
四川联合经济学校是一所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创办于1999年。四年来,学校共安置农村学生33000多人,帮助17000多户农村贫困家庭脱贫致富,为3400多名下岗职工安置了工作。仅2004年到校报名求学的农民子女就达1.5万人。目前,学校在校生2.48万人(农民子女占98%),比创办时增加了300多倍;有教职工1639人.比创办时增加了80倍。学校现建有四个校区,占地面积460亩,总投资1.9亿元。在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做出了一定贡献,取得了一定成效,积累了一定经验。  相似文献   

8.
根据中央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2004年1月浙江省委、省政府启动了“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在全省范围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重点的农民大培训。计划2004到2010年.全省培训农民1000万人,其中培训农业专业技能人才100万人,转移就业培训400万人,务工农民岗位技能培训500万人。为认真组织实施好“千万工程”.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村教育》2008,(5):20-21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我们要建设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和谐农村,就必须培养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济阳县有53.64万人口,农村人口42万人,占总人口的78.3%,农村劳动力20多万人,其中小学以下文化占16.84%,初中占74.24%,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仅占8.92%,接受过系统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不足5%。  相似文献   

10.
动态     
《职业教育研究》2005,(6):122-122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艰巨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只有37.6%,农村有1.5亿富余劳动力,每年还要新增600万。根据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目标,每年需要转移1000万农村人口,其中大多数需要接受就业培训,任务非常艰巨。  相似文献   

11.
华池县是一个十年九旱的山区农业县,全县农业人口11.12万人,农村劳动力5.74万人,长期以来,农民习惯于在家乡务农,很少外出打工,近年随着农村退耕还林和封山禁牧工作的不断实施,使一部分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解脱出来,成为富余劳动力。为了使他们能及时掌握实用技能,尽快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县农广校充分发挥办学体系多、培训方法灵活、贴近农民的优势,从2004年开始组织实施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总结两年来的工作,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2.
怀柔区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现状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急需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这是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最为迫切的要求。 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已成为建设新农村的主要障碍。有关资料表明,全国4.97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2%,而小学及以下的占40%。全国92%的文盲、半文盲在农村。与此同时,绝大多数农民没有受过职业技术和技能培训。培育新型农民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农民素质提高了,才能全方位拓展增收渠道,不断提高经营现代农业的水平,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培育新型农民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组织形成全力,扎扎实实、持之以恒地做好每一项工作。[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一、我国农民受教育现状 我国有近8亿农民,4.8亿农村劳动力,农民是我国最大的人口群体。目前,在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7.3%,初中占50.2%,高中占9.7%,中专占2.1%,大专及以上占0.6%,中国成人中的文盲仍高达8.72%,其中90%分布在农村,青壮年文盲主要分布在边远贫困农村。由于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低下,组织化程度不高,不仅制约了我国农业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和技术的快速推广,也影响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就业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如皋市在加强做好农民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素质,增强农民转移就业的实际工作中,本着“培训主体多元化、培训服务社会化、培训运作市场化”的发展理念,成功创新了“三个联合”的农民技能培训模式,形成了对内合作和对外联合,本地协作与异地互动的多渠道、多途径、全方位的农民技能培训格局,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35.49万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5.2万人次,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7.1万人,农民工资性收入占比达到60%以上。  相似文献   

15.
一、广西农村劳动力与广西农村成人教育的现状广西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农业省区,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椐广西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全区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2039.5万人。农村从业人员1875.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91.9%,其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占89.0%;从事第二产业的占4.4%;从事第三产业的占6.6%。农村劳动力资源中,20岁以下占13.4%;21—30岁占18.8%;31—40岁占22.7%;41—50岁占19-4%;51岁以上占25.7%。  相似文献   

16.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使农村教育的话题又一次成为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 近年来,我国工业化、城市化步伐加快,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但是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拉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农村发展的滞后也突出反映在教育事业上。据2003年农业部对不同地区农村2万农户的调查,在户均2,49个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为0.33人,占劳动力的13.3%,高于全国城乡平均水平8%,中西部农村则更高;小学文化程度的0.97人。占38.9%;初中文化的1.00人,占40.2%;  相似文献   

17.
《职教论坛》2004,(8S):27-28
湖北是一个农业大省,总人口5974万.其中农村人口占70%左右,人均耕地面积1.1亩.农业劳动力占乡村劳动力比重达64%.农业GDP占全省GDP的份额为14.9%。湖北也是一个教育大省,全省有各级各类在校学生120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20%。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难点  相似文献   

18.
陈小光 《农村教育》2004,(11):30-30
改革开放加年来,共有2亿农村劳动力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了非农就业,为农业和国发经济的迅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已有1.25亿农村劳动力在乡镇企业实现就业,6000万农村劳动力在小城镇就业,约7000万农村劳动力流动到城市就业。当前,农村就业形势仍然十分严峻。随着科技进步和发展,高素质劳动力需求与农村剩余劳动力低素质供给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据初步匡算,现有农民剩余劳动力1.5亿人,文盲半文盲约占  相似文献   

19.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中国社会由传统型向现代化转变的过程中,国内人口流动频率加快。在这种情况下,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进城经商打工。2001年,我国农村外出的劳动力已经占到农村劳动力总量的18.6%。据推测,2001年中国农村有8961万人外出。农村劳务输出作为广大农民摆脱贫穷、增加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也促使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其它产业转移,加速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然而,在广大劳动力外出进城的过程中,却导致了另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农村留守儿童的出现。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佳木斯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精神,突出教育为“三农”服务的主题.紧紧为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农村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民致富增收服务,充分发挥各级各类教育资源的阵地作用,为转移和培植农村新增劳动力、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人才.截止目前,全市共转移农村劳动力18.1万人。其巾,向第一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