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In this qualitative study we explored the experience and meaning of participating in Flow and Balance (FAB) in older women with chronic illness. A total of 11 participants were recruited for in-depth interviews. The findings demonstrated that participation in FAB helps cope with chronic illness and daily stress. Specifically, three themes emerged from the analysis: (a) developing positive emotions, (b) building meaningful relationships, and (c) feeling grateful in everyday life. Our finding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that leisure-time physical activiti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finding personal meaning in life for older adults living with chronic illness.  相似文献   

3.
在生命体验视域里,主体性德育以生命个体的发展为目标,是一种理解和丰富生命意义、满足生命成长需要的生命活动。其展开路径首先是生命叙事,以对话和独白为表现形式;其次是生命省思,以反思、阅读、聆听、审美为表现形式;再者是生命践行,以合道德践行和非道德践行为表现形式。生命叙事和生命省思最终以生命践行为落脚点,三者在创造真善美过程中使道德学习主体得以生命超越而实现德育目标。  相似文献   

4.
从目前我国各级学校的教育目标出发,讨论我国各级学校的教育目标与生命教育内涵之间的关系,探究生命教育的内涵,分析生命教育的实质性意义,以引发教育工作者对此问题加以深思,进而推动生命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5.
人的生命是其生物性、社会性与精神性的统一.生物性、社会性与精神性这三种生命属性对应着人的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这三种生命的存在形态.生命教育作为"为了生命、通过生命、关于生命"的教育,应该以尊重生命主体的尊严和价值为前提,以高度关注人生命的六大特性为基础,从而有的放矢地成全完整的人的发展,努力成为有生命在场的教育.  相似文献   

6.
生命教育与生命统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考察生命教育的实践,可以看出,以往的生命教育多是应对社会危机的产物,带有工具性和偶然性。生命教育应该基于生命的完整需要,致力于生命的统整,去呵护自然生命、塑造社会生命、激扬精神生命,实现生命全面和谐的发展。在这个意义上,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审美体系与日常体验有密切联系,审美体验以日常体验为基础,并能对日本体验起补偿作用。审美体验与日常体验可以相互转化。日常体验转化为审美体验有两个条件:一是自我反思和保持角色距离,二是把要概念具体化,表象化。  相似文献   

8.
论人生信仰的生命意义与生命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生信仰的生命意义与生命教育的应有关切是生命教育的两大问题.人生信仰可以帮助个体珍惜身体、诗化生活和升华生命.在考虑生命教育的时候,我们就不得不关切生命教育的意义本质及符合生命教育本质的活泼形式,反对"放养"式、"饲养"式和"圈养"式的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9.
“生命教育”以人的生命为研究对象,而“生命课堂”主要探讨在学校教学中如何体现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生成的意义。二者既有区别又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杜甫诗歌展现了诗人饱满、庄严、凛冽的生命状态,显示了诗人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基本态度,表现了诗人助君济世、自觉为诗的生命追求。探讨杜甫诗歌中的生命意识和生命追求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生活世界是胡塞尔后期现象学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人的意识世界。教育学中的生活是指事实性的、被知觉的日常生活。学术界借助现象学生活世界理论诠释教育脱离生活的种种问题,其并非在严格意义上应用生活世界概念,因为现象学中的生活世界与教育学中的生活内涵没有共通性。教育学者之所以借用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概念,可能并未考虑其内涵的差异,而是学术界或教育学者借物言志的一种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试图以诗歌文本为基础,分析食指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生存状态和精神归宿,展示食指对理想、现实生活等的深刻体悟;并再认食指的诗歌形态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要:王专忆的《长恨歌》以缜密平实的笔致书写了一个女人的生际浮沉,展示了一座城市于此间琐细平凡的生活情态,构架起了小说的两重叙事:表层叙事与深层叙事。在这人与城的故事叙述中,渗透着作家对世俗人生的一种感怀,由此也体现出作家对世俗人生与日常生活的一种独特的历史意识。  相似文献   

14.
人生价值是基于一定价值观,并以此为基础的特殊价值,在本质上是个人和社会的需要与人的生命实践活动之间的对应或契合关系。在不同的评价方面和标准中,社会评价是人生价值评价的主导性评价,社会评价标准是评价的主导性标准。人生价值评价的主导性标准在于个人的生命实践活动对社会的物质贡献和精神奉献。人生价值评价的对象在本质上是对人与人之间的价值实践关系的评价,具体为对作用于主体需要的人的长期的、稳定的、一贯的、总体的生命实践活动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数学与生活     
新基础教育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口号是学有用的数学。因此,教师要创造一切条件,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践之中,加强数学教学的实践性,给数学找到生活的原形,通过与生活的联系,充分体现数学的价值,从而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教学要由封闭走向开放,积极探索和构建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引导学生把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实际中去。  相似文献   

16.
车载人生     
出门在外.免不了要乘坐交通工其。在熟悉的环境里.我们每天倒腾在不同的“容器”中.早已对各类交通工具熟悉不已。但身在异乡时.一次普通的出门之行也会不经意间带给你诸多意外。不管是在中国的老外,还是在别国的中国人.搭乘都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生命随着车轮一起向前滚动,留下的印迹,是生活的味道。  相似文献   

17.
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独特的心灵世界里.心灵世界的不同使入的生活可划分为法律的生活、道德的生活和宗教的生活.比较法律的生活和道德的生活,揭示其人生意义而非社会功能,可以从另一角度反省什么是人性化的制度.法律的生活和道德的生活存在内在矛盾,这种矛盾就是理性与情感、公正与和谐的矛盾.克服和协调这种矛盾应当是现代法治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对此我们可以借鉴吸收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资源.  相似文献   

18.
哲学与生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哲学与生活的关系问题成为热点反映了哲学自身的存在状况 :哲学远离了生活。这一问题可以分解为两个方面 :哲学与哲学家的关系 ,哲学与生活世界的关系。对于这两方面关系的回答决定着如何看待哲学和如何研究哲学 ,决定着哲学可能达到的水平 ,决定着哲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论生命与教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文雪 《教育导刊》2002,(5):8-11
本文认为,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促进生命成长和完善的过程;生命的意义体现在生命成长与完善的过程之中,而这一过程需要教育的关怀和引导.教育以"人"为研究起点,理当关注生命、尊重生命、完善生命.  相似文献   

20.
Color and Life     
你最喜欢什么颜色?你喜欢黄色,橙色和红色吗?倘若如此,你准是一个乐观的人,一个领导者,一个享受人生、乐于交往、容易激动、积极向上的人。你偏爱灰、蓝系列色彩吗?那么,你很可能缄默、羞怯,你宁愿被别人领导而不愿意领导别人。你有悲观者的倾向。至少,这是心理学家告诉我们的——心理学家应该是这方面的专家,因为他们一直在认认真真地研究色彩偏爱的意义以及各种色彩对人的不同影响。他们告诉我们许多东西,其中之一是我们并不是在成长过程中挑选自己偏爱的色彩——我们的这种偏爱与生俱来。假设你碰巧喜欢褐色,当初你一睁眼看到这个世界,或至少当你看清这个世界的时候,你就喜欢上褐色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