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高职院校校企深度合作理论基点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体现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使高等职业教育更好地立足于行业实际和市场需求,最终实现社会、企业和高职院校的共赢。校企合作理念的形成必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现实需求,而当前校企合作的重点是探索合作方式、创新合作机制,实现校企深度合作。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相融的探索已在部分高校开启,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相融也有利于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当前以广东省部分高职院校为例,在分析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相融的内涵基础上,即以应用技术能力培养为主线、以人文素质和职业素质培养为基础、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相结合的理解,分析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相融的现状,并提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相融的有益探索,即加强高职院校自身建设、以提升学生职业发展力为核心、促进校企双方深度融合与提升。  相似文献   

3.
新世纪以来,我国高职院校面对新情况,根据自身特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结合的办学方针,与企业合作,采取了包括校企合作在内的多种合作方式。本文对目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校企合作是实施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根本所在,是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前提,是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举措,是解决企业人力资源的有效手段。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成为高职院校又快又好发展和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由之路。文章从高职院校和企业单位思想认识、合作效果不理想、实施过程中政策的协调和支持、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及师资力量等方面存在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方面工作的研究有所帮助和启发。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应结合"访问工程师"项目,加强与企业合作和联系,利用校内资源服务企业,具有主动性、配合性、获利性和共赢性的内涵;表现为系统性、动态性、多样性和开放性。高职院校应丰富和拓展高职院校教育内涵、加强和创新产研结合、促进校企互动和交流,形成校企一体化,并配套相应政策、制度支持和保障,以企业为本,积极主动服务企业,推动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6.
以产学研结合,还是以校企合作作为高职院校的办学原则,教育界仍存在不同的看法。章提出了校企合作的实现途径与方式,校企合作应开展企业培训、技术推广、技术服务工作;指出了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给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7.
易兰华 《职教论坛》2012,(27):84-88
根据对农产品流通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培养经贸类人才的现状调研与分析发现,企业对校企合作的意愿不足、主动性不够、参与度不深,使得大多数校企合作效果不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农产品流通企业对高职人才要求有其特殊性、高职院校服务企业的能力不强、政府政策激励不够和校企之间的信息障碍等。为深化校企合作,应创新校企合作方式,提升高职经贸类专业服务企业的能力,促使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担当。  相似文献   

8.
在已有合作的基础上,将高职院校、企业大学以及企业三方的资源深度融合,成立集学历教育、工程技术服务、社会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教育实体,实体以服务其产业链企业为目标,采用企业化运作方式,探索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模式,并在合作的过程中制订并优化政策机制、分配机制、保障机制、人力资源机制、运营及管理机制等。教育实体项目的研究与实践不仅创新了校企合作模式,也填补了高职校企合作研究领域的空白。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是要服务地方企业且毕业后要成为企业一线技术人员的。为使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不脱离企业的要求,就必须进行校企合作。辽宁轻工职业学院对此进行了理论与实践探索,努力找出符合现在我国国情的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模式,以此丰富校企合作理论,推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进一步发展,以使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更能满足企业需要。  相似文献   

10.
鉴于我国目前的高职院校办学现状,高职院校应该尽快构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新模式,以培养合格的高职人才为基本目标,这是推进我国高职教育顺利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高职院校和企业发展的正确途径。本文针对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探讨有行业特色的校企深度合作模式的构建途径,为高职院校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办学目的服务。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创设基于数学情境的数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引领学生积极地开展自主探究学习、合作交流,促进学生有效数学理解和高层次思维的产生,生成有效的活动经验,再现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引领学生数学地解决问题,提升创新能力,达成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在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中,特别是在领导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进程中,认真探索了社会主义本质的问题,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命题,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探索的目的所在,一方面是为了探索发展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也正是为了理顺人们的思想,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实现四个现代化开道。从这个角度来说,邓小平探索社会主义本质是为了探寻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当时正在进行的四个现代化建设扫清思想上的障碍,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3.
临沂大学更名后,要充分认识大学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机遇和办好临沂大学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为临沂大学开好局、起好步,把临沂大学建设成为一所高质量、综合性品牌大学。为此,要贯彻"和为贵、学为先、师生为本、事业为重"的指导思想,突出"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学术科研水平、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三大重点,实施"质量立校、开放强校、特色亮校"三大战略,提升水平,突出特色,增强活力,全面提升内涵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4.
贯彻执行政策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责任,也是解决政策问题、实现政策目标的关键.促进地方政府有效执行政策,首先要加强与目标群体的互动,改进执行手段和方式,加强政策宣传,扩大公民参与;其次要准备充分的执行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财物资源、信息资源和权威资源;再次要构建良好的执行环境,包括良好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政治法治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5.
实施工业反哺农业战略,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日本长期以来依靠法律保护农业、依赖政策促进农业、依托农协支持农业。我国实施工业反哺农业战略,一要完善法律体系,强化以法保农;二要实施制度创新,加强反哺保障;三要推进新型工业,增强反哺实力。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出现了一种对系统知识依赖程度极高的"知识型实践"。与这种实践形态对应的实践能力的形成过程,主要是一种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其基本环节包括:发现并确认问题、生成问题解决方案、实施方案、监控并调整方案以最终解决问题。为促进学生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知识学习过程应同实际生活情境密切沟通,以达到知识学习与知识运用能力的双向建构。知识运用与实践的能力培养,要求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学过程与方法的组织等,均要做出相应的变革和调整。  相似文献   

17.
高校体育院系学生健美操的教学能力需要培养 ,其内容包括制订编写教学文件能力、示范讲解能力、口令指挥能力、运动技能教学能力、教学组织能力、掌握理论及讲授能力、课外活动及训练能力、竞赛组织与裁判能力等八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现代汉语重动句补语语义指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动句补语的语义指向丰富,表现在三大类九小类。三大类为他指、自指和兼指,其中,以他指的情况最为常见。他指包括了七个小类,即补语指向主语、动词、动核结构、受事宾语、工具宾语、伴随宾语和旁及宾语;自指包括一个小类,即补语自身;兼指包括一个小类,指补语既指向主语,也指向前一个动核结构。重动句补语的语义指向表现为多样性、层级性和宾语成分突出性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转型时期社会心理失调与调适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当代中国社会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封闭型社会向开放型社会的转型,公众社会心理中存在的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以极为深刻和尖锐的形式暴露出来。积极探索缓解和消除社会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要建立有效的心理疏导社会机制;建立社会心理支持系统;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与社会生活秩序,实现社会公正;加强制度创新,促进利益平衡;充分发挥主导价值观的作用,强化理想信念;塑造现代人格,提高社会成员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0.
对建国后青年价值观教育的理性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后,我国在青年价值观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注重坚持“一元”导向,但忽视了教育的层次性;注重紧密结合社会发展实际,但抑制了青年的个性发展;注重研究、照顾青年的特点,但存在对青年评价简单化的倾向;注重坚持相关理论知识的灌输,但忽视能力的培养;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教育作用,但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注重引导青年参加社会实践,但忽视青年主体性的发挥;重视学校、社会和家庭的配合,但未能切实形成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