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待编撰的。司马光( 1 0 1 9— 1 0 86年 ) ,字君实 ,陕西夏县 (今属山西 )涑水乡人。在宋仁宗宝元年间( 1 0 38— 1 0 4 0年 )考取进士 ,仁宗末年被任命为天章阁待制兼知谏院。 1 0 6 6年(治平三年 ) ,司马光奉命编撰《资治通鉴》 ,由刘、刘恕、范祖禹三人协助 ,其中刘担任两汉部分的编写工作 ;刘恕担任魏、晋、南北朝部分的编写工作 ;范祖禹担任唐、五代部分的编写工作 ,然后由司马光担任总编辑。另外 ,司马光的儿子司马康担任文字的校对工作。到 1 0 84年 (元丰七年 )完成 ,历时十九年。宋神宗赐书名为《资…  相似文献   

2.
刘传德 《教育导刊》2007,(11):51-51
22.司马光教子"节俭"司马光,字君实,是我国北宋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出生于陕州夏县(今山西省夏县)涑水乡,人称涑水先生。司马光自幼受过比较系统的封建文化教育,1039年考取进士。宋神宗时,王安石主持变法,司马光持反对态度,自动离开京师,花费19年的时间编写了《资治通鉴》,这本历史巨著记载了1362年的历史事实。此外,司马光还著有《稽古录》和《司马文正公集》等。  相似文献   

3.
《资治通鉴》是宋代历史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参加编撰工作的还有历史家刘攽、刘恕、范祖禹等人。 司马光(公元1019—1086年)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早年爱好史学,在长期的阅览史书过程中,深感中国历代正史“烦冗”,很早就想编纂一部简明扼要的编年通史。“臣少好史学,病其烦冗,常欲删取其要,为编年一书。”(司马光《进通志表》)大约宋仁宗嘉祐年间(公元1056—1063年)已经着手编撰,至治平三年(1066年)已经修成一部八卷本的编年史《通志》。司马光将书稿进奏皇帝,深得宋英宗赞赏,给司马光提供助手、书籍及其它笔墨缯帛等,治平四年(1067年)宋神宗即位,开经筵,司马光进读《通志》。神宗十分满意,以“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为由,赐名“资治通鉴”,并为是书御制“序言”。因此,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由此得名。它是一部得到皇帝御赐的发挥资治与垂鉴功能的典型史书。资治与垂鉴不仅是司马光的作史宗旨,也是全书的精要与灵魂。至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全书修成。  相似文献   

4.
《类篇》是司马光等编撰的。此书从宋仁宗宝元二年(1039)开始修纂,至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完成。其编纂目的就如《类编≥“附记”中所说的:“今修《集韵》,添字既多,与顾野王《玉篇》不相参协,欲乞委修韵官,将新韵添入,别为‘类篇’,与  相似文献   

5.
诚实勿妄语     
北宋宰相司马光,字君实,北宋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是著名的史学家。司马光曾经住在洛阳编纂《资治通鉴》。有一天,司马光叫来老仆吕直,让他把自己骑了多年的老马牵到集市上卖掉。司马光叮嘱老仆吕直道:你一定要告诉买主,这匹马毛色纯正,身高体壮,性情温顺,力气很  相似文献   

6.
《资治通鉴》是北宋修成的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它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四○三年),下迄五代世宗显德六年(公元九五九年),记载了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全书由司马光主编,刘恕、范祖禹和刘邠等是主要编写者。司马光(公元一○一九年——一○八六年),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洓水乡人,世称洓水先生。仁宗时中进士,哲宗时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一○八六年病卒,享年六十八岁。追封“温国公”,谧“文正”。司马光从小酷爱史学,“自幼至老,嗜之不厌”。除撰《资治通鉴》外,还有《稽古录》、《洓水纪闻》等。他在研究史学的过程中,发现当时的史籍浩如大海,却没有一部简明而完整的通史著作为学人提供方便。他说:“从春秋之后,迄今千余年,《史记》至《五代  相似文献   

7.
资治通鉴     
作者《资治通鉴》是一部集体编修的史书。主编是司马光,助手有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光的儿子司马康。司马光,字君实,生于北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十月十八日,卒于哲宗元祐元年(1086)九月初一。他的祖籍是陕州  相似文献   

8.
《资治通鉴》这一部编年史巨著,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参加这部书编撰工作的,除了司马光以外,还有刘攽、刘恕、范祖禹等。这部书,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全书分为二百九十四卷,用三百多万字,写出了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文字简练,记事周详,在当时来说,是一部空前的编年史巨著。司马光(1019—1086年),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闻喜县南旧夏县治)人,进士出身,历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御史中丞、翰林侍读学士等官职。宋神宗任王安  相似文献   

9.
本文节选自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闻喜附近)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著名的历史学家。《李愬雪夜入蔡州》记载了唐宪宗平定淮西藩镇吴元济叛乱的一段史实。这场战争虽然是统治阶级内部之争,但从唐王朝来说是为了消灭割据势力,统一全国,这对人民是有利的。因此,在李愬袭取蔡州的  相似文献   

10.
高中语文第三册《训俭示康》中,作者司马光引用了春秋时期鲁国的大夫御孙的话:“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句中“共”字作何解释,课本未加注释,看来编者是同意司马光的理解的。在引文之后司马光接着写道:“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按司马光的解释,“俭,德之共也”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节俭是一  相似文献   

11.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北宋宝元初(1038年)进士,历任天章阁侍制兼侍讲、知谏院、御史中丞、翰林侍读学士、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等官职,死后追封温国公,谥文正.司马光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影响很广泛而深远的人物.其所主编的二百九十四卷的编年史巨著《资治通鉴》  相似文献   

12.
拜读了将礼鸿先生近作《〈金瓶梅词话〉语词札记》(载《文献》1991年第3期),笔者有几点管见,不揣浅陋,写出来向蒋先生和广大读者求教。1.屣《札记》(二十六)引《金瓶梅》第五十回三处用到“屣”字。蒋先生按:“屣字不见于字书,据上文,玳安尽力向书童口里吐了一口唾沫,则屣是唾沫。”今按:屣字不见于历代字书,当是元明时期所造的一个俗字,读作song(从字形  相似文献   

13.
前言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高密县)人。生于东汉顺帝永建二年,卒于献帝建安五年(公元127—200年),是汉末著名的大经学家。郑玄遍注群经而尤重《三礼》(即《周礼》、《仪礼》、《礼记》)。郑注《三礼》常用“以今况古”的手法释经,即以汉代的典章、制度、文物、风俗、时事、方言、俗语等等,来比况和解释经文,使经义易明。因此,郑玄的《三礼注》中为我们保留了许多有关汉史的珍贵资料。而且其中许多不见于“正史”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古代的史书,从它的编写方法来说,主要有三种体裁,即:编年体(如《左传》,《资治通鉴》)、纪传体(即纪表志传体,如《史记》、《汉书》等)和纪事本末体。这后一种体裁的创始著作,也是这一体裁有名的代表作,就是袁枢编撰的《通鉴纪事本末》。袁枢,字机仲,南宋建州建安(今福建建瓯县)人。生于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卒于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据《宋史》本传记载,他于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试礼部词赋第一,出任温州判官,后为太学录,因同宰相不合,于乾道九年(1173年)出为严州教授,《通鉴纪事本末》就是在这个时期编写的。以后历任太府丞兼国史院编修官,又做工部、吏部郎官和常德、江陵知府等官。袁枢编撰《通鉴纪事本末》的目的,《宋史》本传也曾提到,说:“枢常喜诵司马光《资治通鉴》,苦其浩  相似文献   

15.
欧阳修(1007—1072年)字永叔,江西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史学家。其史学著作有与宋祁等人合撰的《新唐书》和自撰的《五代史记》(后世称《新五代史》),都列入正史。他又研求金石,撰《集古录跋尾》,开金石学著作之先。对他文史的评价,当时就毁誉兼存。苏轼推崇他“论大道似韩愈,论事似陆贽,纪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并且说:“此非予言也,天下之言也。”可是,欧阳修的至交刘敞却偏偏说:“好个欧九不知书”,其弟刘攽(司马光撰《通鉴》的得力助手)认为《新五代史》只能算“第二等文字”。司马光撰《通鉴》,多取《旧唐书》、《旧五代史》而极少用《新唐书》、《新五代史》。后人评欧阳修,多以为他“文胜于史”。史学家对他也褒贬不一。今略抒管见,以求得到教正。  相似文献   

16.
司马光(1019—1086),是继司马迁之后又一个终身修史而确有重大贡献的人。他以毕生的精力,完成了一部堪称通贯古今的编年体的空前巨著——_《资治通鉴》(后世简称为《通鉴》)。除此,还编著了与《通鉴》相辅而行的九部史书专集,其中《通鉴目录》(即今之提要)和《通鉴考异》,则  相似文献   

17.
一、观察中感知美语文课本中,配有众多的插图,它既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好助手,又是进行审美教育的好契机。如:《司马光》,其中有一幅插图。图上画着许多许多小朋友(包括司马光),我是这样利用插图进行教学的:师:这些人中哪一位小朋友是司马光呢?  相似文献   

18.
高适新里说     
一个偶然的机会,见《沧州地名志》载:“高适,字达夫,唐渤海饶安(今河北省盐山县)夜珠高村人”。这一新的说法使我产生极大兴趣,就此查阅了有关资料和地方志。彭兰在《高适系年考》中认为高适是唐德州蓚(今河北省景县)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一九六二年编)认为高适是沧州渤海(今河北省沧  相似文献   

19.
司马光(1019年——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宝元进士。北宋仁宗末年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神宗时任枢密副使,他坚辞不就,于熙宁三年(1700年)出知永兴州(今陕西西安),次年,退居洛阳。元丰八年(1085年)哲宗继位,高太皇太后听政,召他入京主国政,次年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为相八个月病死,追封温国公。  相似文献   

20.
宋元时代,我国出现了三部引人注目的字书。一是宋王洙、司马光的《类篇》,—是辽僧行均的《龙龛手镜》,再就是金韩孝彦、韩道昭父子编写的《四声篇海》。在这三部字书中,由于《四声篇海》晚出,又是在《玉篇》《类篇》《龙龛手镜。》等前代字书的基础上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