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近日翻阅《读写月报》,感觉2007年第4期叶秋生老师《漫谈羡余与赘余》一文颇有意思,叶老师讨论了"语意重复"中的"羡余和赘余"现象,并提出了羡余和赘余划界的两点看法。文章见解独到,语例丰富,给人颇多启发。叶老师认为,区分羡余与赘余,"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语言使用的习惯,一是语言表达的效果"。一个成分若被人们广泛使用,成了习惯语就应该承认它的合法性;去掉它  相似文献   

2.
词语搭配有一定的逻辑联系,但在很多文学文体中,往往会不遵循正常逻辑,反而取得更好的效果。主要结合矛盾、共轭、移就三种修辞方法,对英语文学文体中的词语搭配变异现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媒体中常有一些语言赘余现象出现,其迷惑性很大。兹录常见赘余现象数例并略析之,  相似文献   

4.
汉译英中的名词赘余问题通常被视为翻译活动中的病态现象,在英译活动中尤为常见.文章主要针对汉译英活动中译文出现的名词赘余问题,探讨中英翻译活动中出现的名词赘余现象,通过比较中英文语用差异,分析赘余出现的原因和如何采用省译、意译和直译等翻译方法解决汉语范畴词的英译和英文译文中抽象名词过度使用导致的名词赘余问题.希望文章能够...  相似文献   

5.
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常犯一种因使用赘余词语而造成语意重复或矛盾的语病。这种语病,由于习惯使然,常具有极大的迷惑性。现将词语赘余现象的成因及对策分类叙述如下。一、谦敬词赘余谦词是向别人表示自己的谦逊态度,因而在谦词里面常含有“我的”意思,如果在谦词前面再加上“我的”来修饰,就会造成赘余。同样,敬词是为了表达对别人的尊敬之意,故在敬词里面常含有“您的”意思,如果在这一类敬词前面用“您的”来修饰的话,就属于词语运用赘余了。例1我的家父今年87岁了,身体尚健康。“家父”是一个谦词,即对别人称呼“自己的父亲”,前面加上“我…  相似文献   

6.
修辞是研究语言表达效果的。自语言作为社会交际工具以来,就存在修辞活动和修辞现象,以及研究修辞活动和修辞现象的修辞理论。我们国家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在修辞理论研究方面也有突出的成就和较大的贡献。早在先秦,儒、法、墨、道各家代表人物,如孔丘、孟轲、苟卿、韩非、墨翟、庄周等,就在自己的言论或著述中,简要地提出了一些修辞观点,阐述了一些修辞理论。以孔丘(前551——前479)为例,他从语言的表达效果出发,以当时人们的修辞活动和修辞现象为研究对象,通过总结归纳,抽象出了一些精辟的修辞观点,与据称为古希腊第一个修辞学研究人恩培多克勒(EmpedokleS,前490——约前430)比,时间要早几十年。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相似文献   

7.
语言环境是修辞的生命。没有语言环境,就没有修辞。一切修辞现象只能发生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之中。因此,语境是修辞现象的基础,考察修辞现象、评价修辞效果、运用修辞手段不能脱离语境。  相似文献   

8.
认知语言学诞生后,不少学者从认知心理角度来解释修辞现象,成果基本集中在用认知心理理论解释某个辞格产生的心理机制或取得良好交际效果的可能性方面,但系统性不强.本文试图用认知心理理论解释修辞现象,尤其是积极修辞现象,认为积极修辞是把图示和背景调试到最佳角度的过程和规律.  相似文献   

9.
在言语交际的信息传递过程中,信息适量原则对言语交际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息适量原则是修辞的基本原则,那些由偏离适量原则而造成的言语交际的不良后果是修辞所竭力戒避的。打破常规,故意偏离适量原则能够取得超常的修辞效果,这 地适量原则的故意偏离就成修辞的一大技巧。由故意偏离适量原则而增值的表达效果,是修辞所积极追求的,某些辞格裨上对这种偏离中一使用频率高并形成固定格式的现象的总结。  相似文献   

10.
修辞是研究语言的艺术。修辞是根据题旨、情境,对语言进行调整.修饰,以加强表达效果。修辞在语言交流以及语言使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有助于我们成为更具洞察力的修辞行为受众,学会敏锐地判断,欣赏各类修辞著述中呈现的修辞行为,透过修辞行为的表面现象看到其本质,从而可以更加理性地做出客观的评判;另一方面,学习、掌握一些修辞学知识,也有助于我们成为更卓有成效的修辞者,学会使用修辞行为以取得更好的表达效果和交际效果。本文概要介绍了重要的英语修辞理论及常见的英语修辞格。  相似文献   

11.
冗余现象在语言中是普遍存在的,英汉反复修辞就是冗余信息在语言运用中的一种表现。英汉反复修辞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每一种形式都具有冗余的特点。通过分析各类反复中因冗余信息带来的语用修辞效果,从修辞的角度来证实冗余信息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在英语交际中有时会碰到一些表达两种或者更多不同意义的语句,这就是英语的歧义语句.歧义语句往往给语言的精确表达和信息传递造成困难.然而歧义不完全是一种消极的语言现象.利用语言结构内部的矛盾所产生的歧义表达各种各样的感情,取得特殊的修辞效果,这是英语歧义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论语境对修辞的制约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修辞学主要研究人们使用语言的状况,指导人们怎样准确、鲜明、生动地使用语言进行社会交际。语言表达的各种方式、手段的形成要依赖言语环境,而衡量使用语言的修辞效果,对语体、修辞方法、风格和文风等修辞领域的研究,都要以分析使用语言的环境为基础。语言环境是修辞的生命。没有语言环境,就没有修辞。一切修辞现象都只能够发生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之中。在语言环境之外的修辞是根本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14.
修辞是一种为了实现一定目的而构建言语的表达行为。修辞学是研究构建言语、实现交际目的的言语表达行为规律的科学。修辞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修辞过程,其次有修辞作品和修辞功能。  相似文献   

15.
Chinese redundant negation,characteristic of unecnomical language structure and illogical meaning expression,represents an intriguing language phenomenon well worth exploring.By far,plenty of researches have been made on Chinese redundant negation,encompassing researches on specific types of it microscopically and the issue of redundant negation in general macroscopically.This thesis attempts to conduct a review of Chinese redundant negation in the hope of deepen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this peculiar phenomenon meanwhile yeilding some pedagogical implication for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相似文献   

16.
白巧燕 《双语学习》2007,(9M):184-185
广告语言是一种修辞化的表达。修辞为广告的创作者和接受者双方创造最佳交际效果提供了可能性,而语境对广告的成功表达也具有深远意义。本文试图运用修辞学和语境理论的相关内容对其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7.
"修辞的性别分野"就像人类自有语言以来便有修辞一样,是一种自然而正常的现象。但是,这种现象一直为语言学界特别是修辞学界所忽视,相关研究一直未予展开。谢元春博士《女性修辞研究》一书运用定量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此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并在理论上予以了阐释。这一研究成果既拓展了修辞学研究的视域,促进了修辞学研究的深入,也对人们的修辞实践提供了更为直接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谈广告修辞中的语境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告语言是一种修辞化的表达。修辞为广告的创作者和接受者双方创造最佳交际效果提供了可能性,而语境对广告的成功表达也具有深远意义。本文试图运用修辞学和语境理论的相关内容对其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9.
我国广告事业快速发展,但广告语言却陷入了修辞困境:一方面广告语中运用的修辞手段层出不穷,不断翻新,广告语制造修辞幻象的能力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广告语对受众的实际影响力和作用力却在不断下降。广告人的修辞努力不仅未能对广告语的效用进行增值,反而导致了其语用效力的下降,广告语正遭遇着严重的语言贬值。导致这一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广告创作者的修辞努力背离了语言运用的基本规律和修辞的根本出发点,从而催生了种种造成不良语用效果的负面修辞现象,其中较典型的有比比皆是的抄袭模仿、夸饰性用语的过度使用、语言的过度变异、言与实的严重不符等。在这些负面修辞现象的背后,掩藏着功利至上和技巧至上这两大流行观念误区。中国的广告语的创作只有抛弃这些流行的观念误区和错误的修辞导向,才能摆脱当前的修辞困境,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修辞是调整语辞使其达意传情能够适切的一种努力,对外汉语修辞则是一种跨文化的言语交际行为,留学生的口语修辞比书面语修辞更应该得到重视。本文对在昆明的一些留学生的口语修辞运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借此发现他们在口语修辞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提高留学生的口语修辞能力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