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周少军 《学语文》2010,(3):55-55
一、通过反复阅读人物的语言,感知人物的性格 人物的语言.是人物思想性格的直接的或间接的表白。通过反复阅读人物语言,进而体会人物的心理、精神.从而把握人物的性格。在小说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我常常要求学生反复阅读小说中的人物语言.让学生在阅读人物语言的过程中.去感知人物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2.
郭海音 《现代语文》2006,(12):31-33
蒋成璃先生比喻“语言是作传意,读理解的通衢”所以阅读小说就要借语言走进小说,走进小说的人物、故事、作和化等等。优秀作品的语言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语言使用妥帖,语义表达适切,所以通过语言品读来教小说,才能真正抓住小说本身,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小说语言的魅力。在小说教学中,关于语言的品味,我们可以通过朗读比较,揣摩人物的性格:可以换位入境,体味小说人物的感情:可以感悟语言的调子,撞击小说人物的灵魂。同样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对小说的语言,做更深入的品读。如将描写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进行替换,品读人物的性格特点。  相似文献   

3.
<正>如何指导学生用恰当的方法去深度解读小说?在近几年的小说教学实践中,笔者采用想象阅读教学法进行教学。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想象阅读教学法对学生深度解读小说,发展他们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阅读鉴赏水平有着良好的效果。想象阅读教学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抓住小说中一些关键的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发挥他们自主研讨学习的能动性。一、人物语言想象解读法人物语言是小说中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方法之  相似文献   

4.
剧本是舞台演出所依据的本,是一种与诗歌、小说、散并列的学体裁。中学语教材专门安排了剧本单元,选入了一些经典剧本的片断。在教学中,剧本相比于诗歌、小说、散,其受重视程度是不够的。尤其是学生,因为阅读习惯使然,不大愿意阅读剧本。对一些人物众多的剧本,学生往往在阅读的开始就会因为摸不着头绪而放弃进一步阅读。  相似文献   

5.
小说阅读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受到文学语言、情感价值等的熏陶,培养阅读兴趣,为他们今后人生的阅读奠基.在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即小说单元教学中,抛开小说阅读"三要素"教学法,通过主问题的引领,立足三个视角--尊重学生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咀嚼文本语言,体悟人物性格,感受人物命运;还原文本生态,探究小说主旨,升华小说思想,引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最终达成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6.
小说阅读是高中语文学习中很重要的一块,新教材中专门有一个选修模块《外国小说欣赏》。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来阅读小说欣赏小说呢?在平常小说教学中,教师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由发表阅读体会和感受,这种意图是好的,也符合新课程理念,但往往会出现让人尴尬的现象:学生对一些关键问题或不加注意,视而不见;或理解肤浅,流于表面。学生关注小说情节的曲折性,但不能全面地把握人物的性格,  相似文献   

7.
在初中语文小说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对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语言等进行批注,让他们养成阅读时圈点批注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8.
在中学阶段的语课堂教学活动中,最受学生欢迎的莫过于小说阅读了。而真正的小说阅读应该是回归朗读,使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读,走进学的殿堂,体味语言的魅力,感悟思想的深邃。在此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谈小说的朗读。  相似文献   

9.
小说是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叙事作品。因为它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能生动、形象、广泛地反映生活,所以深受读者的喜爱。中学语文课本里有很多课文是属于小说体裁的,教会学生阅读小说是中学现代文阅读教学的任务之一。教师在课堂上以课文为范本教学生抓住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来阅读小说,  相似文献   

10.
小说教学要紧扣小说的文体特点,从情节、人物、环境等方面引导学生梳理情节,把握小说结构;品读人物语言,感受人物形象;细读环境描写,体会作者深意。培养学生用结构性思维进行阅读,促进思维的深刻性和多元化发展,积淀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
张利珍 《学语文》2004,(6):17-18
在语文阅读中,小说是最受欢迎的文学样式。任何一篇小说都是通过生动曲折的情节,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来反映生活、表达感情,它容量大,与现实生活贴近,因而深受读者喜爱。写人是小说的主要任务,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中心。读罢一篇小说,文中那性格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无不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子里。教学中,学生最感兴趣的也是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2.
一、考点导析1.考点要求①能理解散文材料多样而主题集中的特点,领会散文的中心思想。②能分析小说故事情节的阶段(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分析小说描写人物的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的作用,初步理解小说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和作品的主题思想。③能理解剧本中的人物语言,戏剧冲突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及剧本所表达的主题思想。④能了解诗歌语言形式的一般特点,初步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考查方式文学作品的阅读,考查方式以主观题为主,题型一般是简答题或填空题。阅读材料一般来自课外。答…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小说阅读教学中的核心问题,即如何使学生在阅读中发现小说阅读的意义,形成阅读的动力,进而操练分析小说的基本方法。文章指出,自18世纪以来,小说成为日常或私人情感最主要的载体。小说通过虚构人物首先指出言行与情感的分离,以及叙述声音与人物内心的不对等,因此考察情感与叙事语言形式的关系应该成为小说阅读的主要目标。实现这个目标有几条基本思路,包括本文提到的关键词梳理、句式分析和叙事视角及结构分析等手段。接触长篇小说的时候,学生可以先读一到两章,教师以此为基础演示几种阅读方法,学生领会后可以在自己接下来的阅读中加以实践。教学经验证明,用这个程序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都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
人物对话,是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自白和相互问的讲话。郭沫若同志曾说过:“小说注重描写,我感觉它和绘画的性质相近。它的成分是叙述和对话。叙述是作家自己的语言,对话便应该尽量地采用客观的口语。”由此可见,郭老是把对话与小说中的描写互相并列的。人物对话,对于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描摹人物语气情态等具有重要作用。如果离开朗读的中介,学生往往很难理解课文和理解课文中的人物,更谈不上让人物活起来;这样就会影响学生对整篇课文的理解和把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正小说作品往往通过鲜明而独特的人物来感染读者,因此在阅读小说作品时免不了要对其人物形象进行深入分析。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聚焦小说的人物形象,尝试运用比较法进行教学,这样能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更深刻地理解作者塑造人物的手法,进而提高阅读能力。一、比较语言,推测性格优秀的小说作品中不同人物由于其性格、生活经历的差异性,所以其语言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点。在指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体味小说中人物的体态语言,可以采取启发倡导、示范指导和因势利导三大步,逐步培养学生洞幽察微的鉴赏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水平。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到实现的。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高中小说教学,其目的在于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育学生的文学形式意识,问题意识和语言意识,使学生认真体验作品中人物的悲欢离合,切实体味语言的丰富意蕴,提高他们的文字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8.
<正>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小说是必不可少的文体之一。学习小说时,学生很自然地想到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在阅读中,学生能较容易地梳理出小说的情节,也能较全面地分析出环境描写的作用;学生也能根据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语段,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点。但是,小说中的主人公学生却难以确定。最近,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学生对小说主人公的判断意见有了分歧。有的认为于勒是主人公;有人认为菲利普夫妇是主人公,为此争论不休。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学生没有把握好确定主人公最根本的方法。怎样确定小说的主人公?  相似文献   

19.
<正>小说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文体,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关注情节、环境,还要让他们感知人物。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忽视了小说的文体特征,没有准确把握编者的编排意图,未能引导学生习得正确阅读小说的方法。因此,教师要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活动,帮助他们获得阅读小说的基本方法,从而提升阅读品位。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而对于小说阅读和教学而言,用情节、环境、人物来分析小说仿佛是约定俗成的,对于小说的其他层面似乎总有说不透的地方。所以对小说中“留白”的把握,是重新思考我们小说阅读和教学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