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康德至善论是以四种至善及其逻辑关系为基本内容的体系,而每一种至善都是其逻辑发展的一个环节:德性的纯化是动因和起点,德性与幸福的统一、伦理社会的理念是中间环节,道德化上帝是归宿,整体表现为从德性的纯化到上帝的道德化的展开历程。  相似文献   

2.
3.
李明军 《成都师专学报》2007,26(1):30-34,38
明清思想曲折变化的核心是“心”的流变。在明初对天理的践履中,心性的个体因素也逐渐突显。作为宇宙准则的道心被人心所取代的结果,必然是人欲以潜在的形式从内部瓦解以天理为中心的架构。明中叶思想家所倡导的良知,虽仍然以潜隐的至善为根本,但由心到身的过渡必然引入以人欲为理之基础、以真假代替善恶的哲学命题。这新的哲学命题中实际上蕴涵着对民生的关注和对专制政体的批判。清代思想家对情欲的新解表明,天理的流变已经不可逆转,近代思想已经开始萌芽。  相似文献   

4.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详细论述了什么是善”,什么是“幸福”,他提出“幸福是至善”、“幸福就是符合德性的现实活动”、“最大的幸福是思辨”等思想命题,指出获得幸福的途径就在于亲身实践合于德性的现实活动,其思想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亚里士多德在其政治学与伦理学著作中十分强调“善”,其对善有一系统的理论认识,认为善是一切事物之目的,任何好的事物都以至善为目标.对善的解读不仅要知道什么是个人与城邦的善,而是要探索如何做才是善.基于此理念从三个维度对善进行解读,以善为根基,从何为善入手,对实现善的要素进行分析,探究个人与城邦何以至善.  相似文献   

6.
“和谐”是柏拉图构造理想国的根本性的政治伦理尺度,同时至善也集中地折射出柏拉图政治伦理思维的内在特质。文章着力从两个层面分析柏拉图建构理想国的政治伦理走向:其一。从城邦的整体构思看,理想国中城邦的政治秩序设计是建立在柏拉图所持的政治伦理之基础上的;其二,理想国的和谐秩序的基石更是奠基于个体灵魂有效的秩序中,即理想国是“和谐”的个体灵魂在政治秩序中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生命本体论角度出发认为:传统审美体验是生命体验的逐层升华和不断生成;生命体验在共时性与历时性两种心理结构中逻辑展开;生命体验的整体性的一元构架和心物互动的和谐化的二元展开,构成了传统审美体验的范畴特征;传统审美体验的言说结构和方式蕴含着对生命本体的感性直观体验。这些表明传统审美体验与总体性生命体验有内在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德育活动中,教育者的善良有时也会是一种错误,甚至成为一种伤害。"伪善良"背离学生的心理规律,让学生成为牺牲品,让学生有苦说不出,给学生带来心理伤害。教师作为德育工作者,应该以理性的态度、丰富的知识、人文的方法、规范的操作,化育孩子的至善童心。至善童心是一种本质回归纯粹、精神追求自由、遵循客观规律、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的德育追求。  相似文献   

9.
古代波斯宗教哲学的二元本体论及原型意象的审美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古代波斯的琐罗亚斯德宗教的哲学二元论 ;指出了这种二元对立的思想决定了古代波斯人认识世界存在状况的基本观点 ;阐述了这种二元对立观点深刻影响到古代波斯人的审美思想 ,促成了波斯人审美思维中的原型意象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颐养是指保护调养,也即培养熏陶;和善是指和悦、温和善良,这既是做人、修德、笃行等内在品行的体现,也是对他人关心、付出、贡献等外在品行的体现。对小学生实施颐养和善教育就是通过学校创设的各种体验活动,启发、诱导、保护、熏陶和训练,把小学生培养成心地仁爱、品质淳厚、有善心、有善言、有善举的人,并让他们永远以一颗爱心善待自己、善待父母、善待他人、善待万物。  相似文献   

11.
道德是以实践精神来把握世界第一种特殊方式,道德的目的是人类按照善的法则创造性地完善社会关系和自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还蕴含着很强的德育功能。  相似文献   

12.
汉语的基本单位可以将动与静、虚与实统摄为一体,因而汉语的基本单位在运用中非常灵活,不仅动静相涵,而且虚实相涵,在功能上具有很强的活动能量。这正体现出中国化综合性的宇宙观和中国语言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13.
幸福是人生的核心问题。什么是幸福、幸福何以可能,是人们一直探讨的问题。亚里士多德推崇德性幸福论,认为幸福是至善、是符合德性的现实活动、最大的幸福是思辩;要想获得幸福就要勤于实践,要正确处理幸福与德性、货币及时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人类从古至今,一直满怀梦想与愿望,试图摆脱有限、寻求无限,从而实现超越。也正因此,促使人类不停地寻找各种不同的超越之路,也因之而表达出不同的至善愿景。人、道路与至善是中西哲学对话的三大基石。  相似文献   

15.
德性与幸福的统一是康德道德哲学中一个重要问题.德性是理性追求的对象,幸福是感性的欲求.二者在康德的哲学体系中明显是矛盾的.但是康德却又论证它们是统一,那么二者为何统一?又是怎样统一的呢?康德又是怎样论证的?本文拟从三个维度对这些问题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6.
康德的道德观是其批判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在道德自律的基础上,就道德与幸福、理性与自由、动机与效果等问题阐述了独到而深刻的见解。激励人们对道德世界、至善境界的追求,但同时也反映他道德学说的两面性。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对康德道德学说的矛盾性进行了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17.
王斌 《文教资料》2008,(34):27-28
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是对幸福问题探讨最多、最系统的人.亚里士多德通过"什么是幸福"、"怎样达到幸福"、"幸福的生活怎么样"等一系列问题的探讨和论证,最终构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化的幸福论体系.  相似文献   

18.
朱淑真是南宋才华横溢的女词人,其词作深蕴简出,文淡情浓,真实再现了封建时代一个不随流俗、向往自由的女子的情感世界,有其灵动微妙而又溢彩流光的个性色彩。创作内容上充满至真至善之情,真实记录其心路历程;艺术上是至美之作,体现清空婉约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19.
追求幸福是人类的始终的目标,至善是打开幸福之门的钥匙,政治是通向至善的路径。然而社会的差异普遍存在,每个社会成员所拥有的社会资源不同。如果我们以社会资源的多寡来划分社会阶层,整个社会可分为强、中、弱三个阶层。那么强者应负扶危济困之责,中者应履热心公益之义,弱者应怀感恩社会之心。  相似文献   

20.
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幸福论主张快乐与德性相结合,欲望意志受德性支配。他提出“幸福是至善”、“幸福就是符合德性的现实活动”、“最大的幸福是思辨”等思想命题,指出获得幸福的途径就在于亲身实践合于德性的现实活动,其思想不仅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今天也将给予人们以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