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传统民法中,信用具有道德评价和经济评价的双重含义,而在现代民法中,信用与商誉均指他人对民商事主体经济方面的评价.信用侧重于对民事主体偿债能力的评价,商誉则泛指对商事主体综合经济素质的评价.在传统民法中信用权具有人格权的法律属性,而在现代民法中,信用权与商誉权则同属于无形财产权的范畴.我国未来民法典应当只规定信用权而不规定商誉权,以突出立法对全社会经济信用树立的倡导、指引与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探悉了商誉权的本质和商誉侵权中新闻媒体的责任认定问题。认为商誉权主要是财产权,与名誉权差异明显;我国立法上将新闻媒体侵犯商誉权的行为法定为名誉侵权,这不利于新闻媒体舆论监督权的行使和商事主体商誉权的保护;新闻媒体的商誉侵权行为有其特定构成要件,但司法实践中,无论追究侵权媒体的刑事责任还是民事责任,均应考虑舆论监督权和商事主体商誉权的平衡。  相似文献   

3.
论侵害商誉权及其法律救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商誉权是商誉主体依法对其创造的商誉享有的专有权和享有商誉不受侵害的权利。侵害商誉权是一种独特的侵权类型,表现在:侵害商誉权的客体是法律保护的商誉;侵害行为表现形式多样;侵权人大多是被侵权人的竞争对手;侵害后果有其特殊性。针对这一特别的侵权类型,笔者建议通过两个途径来救济其损害:确立商誉权的法律地位,用直接保护方式保护商誉权;全方位地依法确认、追究侵害人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4.
刍议信用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至关重要,将信用纳入到法律的调整范围之内使之成为信用权,是对信用进行保护的最佳途径。信用权是一个人信用之主要表现形式,它以实现交易中的信用利益为内容。在民法中,信用权是主体所享有的一项独立的人格权。这既是对公民人格权的保护,也是适用权保护信用活动正常进行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信用是市场交换得以发生的前提,也是整个市场经济体制得以运行的基石。国外信用权保护立法很完善,而我国对信用权的保护还只刚刚起步,特别是目前我国正在着手建立社会信用系统,应该借鉴国外做法,进一步规范社会信用系统建设,加强信用权保护。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企业的失信问题比较严重,使用不正当竞争手段,诋毁他人信誉、侵害他人商誉权的不法行为屡屡出现。保护商誉,打击商誉侵权行为,已成为保障和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健全市场竞争法律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民法通则、专利法、商标法、产品质量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从不同的角度商誉权的保护作出了规定,为保护商誉、禁止和制裁商誉侵权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7.
拒执罪的设立,对于维护法律尊严以及解决长期困扰我国司法实践中的"执行难"问题,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但由于在犯罪对象、犯罪行为、犯罪主体、追诉程序等方面存在重大立法缺陷,致使执行实务中适用此罪的情形尚不多;拒执罪的任务决定着其改革方向;在"诚信守约"的社会风尚遭到严重破坏的新的时代背景下,除保护其法益之外,拒执罪的任务还应包括保护"社会信用";拒执罪应以更好地保护"人民法院的判决与裁定的正常执行活动"和"社会信用"为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8.
反淡化所依据的理论基础是商誉价值,反淡化作为驰名商标保护的特殊法律措施已被人们所关注。从驰名商标的反淡化到商誉的反淡化,这 化理论的重大发展。商淡化的法律措施扩展了反淡化保护的领域和范围。我国立法与实践在商誉反淡化保护方面尚有一定差距,应加强探讨和研究,以期完善立法,维护公平竞争。  相似文献   

9.
论信用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至关重要,将信用纳入到法律的调整范围之内使之成为信用权,是对信用进行保护的最佳途径。信用权以个人信用为主要表现形式,以实现交易中的信用利益为内容。在民法中,信用权是主体所享有的一项独立的人格权。这既是对公民人格权的保护,也是适应和保护信用活动正常进行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强奸罪是一种发生率极高、影响极为恶劣的犯罪,传统理论和司法实务认为强奸罪的主体只能是男性,但是女性强奸男性的状况在现实生活中一直存在,本文从女性可以成为和应该成为强奸罪的主体两个方面论证了女性成为强奸罪主体的存在可能性,以期能对司法实务和立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企业合并时,产权转让成交往往与被并企业的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不一致,于是就产生了产誉和负产誉。对于商誉单独确认为一项资产,并在其预计的有效年限内加以摊销;对于负商誉,确认为递延收益,作为资产减项,在以后各年内分期摊销。  相似文献   

12.
商事信用是商法的一个基本范畴,是信用在商事领域的具体体现。本文从商法的角度对商事信用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简单阐述:对于商事信用的内涵,从“商“的角度进行剖析,阐明其与商主体的关系;商法中关于维护商事信用的制度;在信用缺失的今天,对商事信用的规制构想。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的信用现状不能令人满意,存在诸多信用失范现象,这导致了现时信用环境恶劣,也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法学界也对此予以关注,并试图以民法典立法确立信用权为人格权的路径进行规范,并且当前几个建议稿对信用权的规定有很大不同,皆有不完善之处。因此,应当进行整合,在未来民法典中对信用权作出完善的规制,构建我国的完整信用权制度,形成完善的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14.
论商法之诚实信用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通过对商法作为一个法律部门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和调整对象的分析,认为诚实信用作为商法之基本原则,是商事主体实现其利益最大化之意志的法律体现,是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与民法相比,诚实信用作为商法之基本原则,相对地具有去道德化、客观诚信、公法色彩和直接行为准则功能之特点;基于商法诚实信用原则自身特点,笔对我国商事信用法律制度的建设提出了几点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冯曦  朱愉坤 《天中学刊》2004,19(1):42-46
商事信用是指以契约为保障的为了未来收益的交易经济行为。在商事活动一次性博弈当中,商事主体考虑的因素是财产权、信任可观察度、惩罚成本;当商事信用活动是一个可重复的博弈时,商事主体考虑的则是信任的收益和成本。与此相关的法律因素是法律的稳定性与中立性、财产权制度、商事登记制度、法律实施机制等。我们应该从上述四个方面重塑我国商事信用的法律调整机制,维护商事信用秩序。  相似文献   

16.
商主体是商事法律关系的要素之一,它具有与民事主体不同的法律特征.研究商主体与民事主体法律特征的差异,必须从主体行为和主体自身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商行为的营利性和商主体的法定性是商主体区别于民事主体最重要的法律特征.  相似文献   

17.
商誉是现代企业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随着当今企业资源构成、经营理念、管理模式和组织结构的变化,商誉在企业全部资产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在不断加强,越来越引起企业内外部有关人员的重视。但由于商誉是所谓“最无形”的无形资产,其会计处理至今仍是会计理论与实务中的一大难题。购买商誉与企业的合并收购行为密切相关,更是商誉讨论中的热点。本文从分析购买商誉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出发,系统揭示其确认、计量、摊销等方面的会计处理问题,并对相关会计理论课题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8.
秦刚 《教育文化论坛》2020,12(3):107-111
商业文化是商业主体在商业活动中形成的观念和现象的总称,其核心在于商业伦理。商业伦理是商业群体意识的反映,其功能是规范商业目的和商业行为。商业院校是培养商业人才的专门学校,应强化高等院校身份的独立性,守护文化立校的精神品格,从文化立人的视角,加强对学生的商业文化教育,营造商业文化的校园氛围,传承商业文化及其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和规范学生日后的商业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