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凤霞 《四川教育》2008,(11):28-30
一、课前交流 师:同学们好!我知道你们是采荷一小的同学。“采荷”,多美丽的名字,让我想到了两句诗:接天莲叶——  相似文献   

2.
授课时间:2010年5月 授课班级:石家庄市红星小学五年级(2)班 第一节 师: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你们平时没有见过,请把你的右手抬起来跟老师一起写课题.(板书) 师:(读课题)<杨氏之子>. 生:(读课题)<杨氏之子>. 师:通过读课题,你们发现了没有,这篇古文和我们现代文有很大的区别,比较难懂的.  相似文献   

3.
授课时间:2010年5月 授课班级:石家庄市红星小学五年级(2)班 第一节 师: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你们平时没有见过,请把你的右手抬起来跟老师一起写课题。(板书)  相似文献   

4.
师:同学们,知道古时候的学校叫什么吗? 生:私塾。  相似文献   

5.
教学《杨氏之子》一文,要根据编者意图,准确定位文本在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作用、要求等,借鉴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成功经验,按照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心理特点展开教学,使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感受学习文言文的乐趣。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把文本读通、读顺;结合文本情境,展开游戏活动,让学生感受文言特点,体会人物思想;引导学生想象品味,使学生理解文言文的表达密码。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文言文的魅力,才能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6.
学习内容 课文:《杨氏之子》“语文主题学习”丛书:《能言善辩的纪晓岚》《孔融妙言对嘲笑》小古文:《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相似文献   

7.
教学现场 一、自由谈话:每个人都有愿望 师:孩子们,你们生活中有哪些愿望想去实现? 生:我想有个弟弟!(笑)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平时我一个人在家太无聊了,想有个弟弟在家陪我玩。 师:爸爸妈妈有这个计划吗?  相似文献   

8.
设计理念古人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是小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第一次接触文言文还很陌生,在理解上也有一定困难。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读诵,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从而丰富语文积累,培养语感,  相似文献   

9.
文本解读 《最珍贵的东西》是一篇内容新颖而实在、涵义深刻而易懂的文章,叙述中富含哲理,议论里不乏抒情。文章通过阳光、空气、亲情、友情等人人须臾不可或缺的事物,举一反三,说明“最珍贵的东西是免费的”,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对社会的感恩之情,劝励人们要热爱生活,珍惜拥有。  相似文献   

10.
鲁迅先生写于1925年1月24日的《风筝》,被选入人教版七上第五单元,因其内容的深记得和主题的多元而备受读者喜爱。也正因为内容的深刻和主题的多元,也给文本解读带来困难,更给学生的解读带来困难。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给学生一节课的时间进行充分地预习,然后与学生一起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做一次审美的精神旅游。  相似文献   

11.
"读"与"写"是两个重要的语文能力."读写结合"就是阅读与写作的结合,是小学语文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也是重要的语文教学原则之一.  相似文献   

12.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借助注释理解每一个句子,读懂故事,能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述出来。  相似文献   

13.
鲁迅先生写于1925年1月24日的《风筝》,被选入人教版七上第五单元,因其内容的深刻和主题的多元而备受读者喜爱。也正因为内容的深刻和主题的多元,也给文本解读带来困难,更为学生的解读带来困难。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笔者给学生一节课的时间进行充分地预习,然后与学生一起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做了一次审美的精神旅游。  相似文献   

14.
《夹竹桃》是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的作品,它采用朴实的语言、严谨的结构、富有张力的写作表现力来展示大师心中的夹竹桃。物我相融,托物言志,是这类文本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抓住语言来感悟季先生的人文情怀,领会他"物我相融"的写作情操。  相似文献   

15.
师:同学们,知道古时候的学校叫什么吗? 生:私塾. 师:古代的学校有叫私塾的,也有叫书馆的.知道古代人们称呼老师什么吗?那时候把有学问的人称作夫子,夫子称自己的学生为弟子.这一节课,我们就以"夫子"和"弟子"相称.弟子们好!  相似文献   

16.
《杨氏之子》是孩子们在小学阶段接触到的第一篇文言文。教材这样的编排,目的有三:一是让学生开始接触文言文,对文言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二是能初步理解古文的意思;三是使学生感受到故事中人物语言的风趣机智。在引领孩子们走进这个故事时,我着力引导学生去感受杨氏之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这样的故事必能激发学生感悟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少年王冕》是一篇小说。教学这篇文章,既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又要体现文体的特点。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感受人物形象和揣摩环境描写等途径,让学生深入文本,感受小说的艺术魅力,学会阅读小说类文本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8.
高品质语文教学源于有创意的教学设计,好的教学设计需要基于文本从而开展教学解读,即教师把解读文本时的思考感悟进行智慧转化,设计以学生的学为基点的教学活动。遵从课标精神、体现教材意图、把握真实学情是实现教学解读的一般路径。本文以《烛之武退秦师》一课教学设计为例,呈现从文本解读到教学设计之间隐形的关键转换路径——教学解读,从而架起文本、师生与课堂的生命通道,真正实现学科育人。  相似文献   

19.
师:同学们在第二单元“回顾·拓展”中,学习了三个古文中的句子。我说现代意思,你能写出古文中的语句吗?  相似文献   

20.
韩少功的《月夜》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让人心向往之。文章首先围绕主题思想、艺术特色对《月夜》展开解读,其中,分析艺术特色是从清新隽永的语言、精巧的构思、鲜明的对比修辞手法三方面入手。然后基于课标的学段目标、学生学情,文体价值以及单元编排的要求,提出《月夜》的教学价值为掌握对比等修辞手法、体会作者对喧闹的城市生活的厌倦及对平静的乡村生活的向往。最后推荐《月夜》编入部编本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