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现状 1.教师对教育报刊的价值认识到位。对教育报刊有阅读愿望。阅读行为不令人满意。 从调查情况看,现在农村小学教师(以下简称“教师”)都明白阅读教育报刊的重要性,在回答“您认为有阅读教育报刊的必要吗?”时,有90%的教师认为“非常有必要”,8%的教师认为“有必要”,仅2%的教师认为“没有必要”。  相似文献   

2.
大班上学期,某班开展“我长大了”的活动。教师充满感情地与孩子一起回忆了各自成长的经历。在谈话结束之前,教师问:“长大了,你们感到高兴吗?”“高兴——”孩子们回答得有些勉强。教师又问:“你们为自己的成长感到自豪吗?”“自豪——”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教师满意地结束了活动。您如何看待这一情感教育活动?如果是您,您会采取其他教育形式吗?  相似文献   

3.
大班上学期,某班开展“我长大了”的活动。教师充满感情地与孩子一起回忆了各自成长的经历。在谈话结束之前,教师问:“长大了,你们感到高兴吗?”“高兴——”孩子们回答得有些勉强。教师又问:“你们为自己的成长感到自豪吗?”“自豪——”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教师满意地结束了活动。您如何看待这一情感教育活动?如果是您,您会采取其他教育形式吗?  相似文献   

4.
大班上学期,某班开展“我长大了”的活动。教师充满感情地与孩子一起回忆了各自成长的经历。在谈话结束之前,教师问:“长大了,你们感到高兴吗?”“高兴——”孩子们回答得有些勉强。教师又问:“你们为自己的成长感到自豪吗?”“自豪——”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教师满意地结束了活动。您如何看待这一情感教育活动?如果是您,您会采取其他教育形式吗?  相似文献   

5.
大班上学期,某班开展“我长大了”的活动。教师充满感情地与孩子一起回忆了各自成长的经历。在谈话结束之前,教师问:“长大了,你们感到高兴吗?”“高兴——”孩子们回答得有些勉强。教师又问:“你们为自己的成长感到自豪吗?”“自豪——”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教师满意地结束了活动。您如何看待这一情感教育活动?如果是您,您会采取其他教育形式吗?  相似文献   

6.
大班上学期,某班开展“我长大了”的活动。教师充满感情地与孩子一起回忆了各自成长的经历。在谈话结束之前,教师问:“长大了,你们感到高兴吗?”“高兴——”孩子们回答得有些勉强。教师又问:“你们为自己的成长感到自豪吗?”“自豪——”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教师满意地结束了活动。您如何看待这一情感教育活动?如果是您,您会采取其他教育形式吗?  相似文献   

7.
大班上学期,某班开展“我长大了”的活动。教师充满感情地与孩子一起回忆了各自成长的经历。在谈话结束之前,教师问:“长大了,你们感到高兴吗?”“高兴——”孩子们回答得有些勉强。教师又问:“你们为自己的成长感到自豪吗?”“自豪——”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教师满意地结束了活动。您如何看待这一情感教育活动?如果是您,您会采取其他教育形式吗?  相似文献   

8.
我长大了     
大班上学期 ,某班开展“我长大了”的活动。教师充满感情地与孩子一起回忆了各自成长的经历 ,在谈话结束之前 ,教师问 :“长大了 ,你们感到高兴吗 ?”“高兴———”孩子们回答得有些勉强。教师又问 :“你们为自己的成长感到自豪吗 ?”“自豪———”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教师满意地结束了活动。您如何看待这一情感教育活动 ?如果是您 ,您会采取其他教育形式吗 ?我长大了!浙江杭州@沈倩  相似文献   

9.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一、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教授为南航师生作了一场学术报告。按照惯例,一小时报告后,丁教授回答同学们提问。“您觉得人类在太空能找到暗物质和反物质吗?“”不知道。“”您觉得您从事的科学实验有什么经济价值吗?“”不知道。“”您  相似文献   

10.
幽默二则     
法官问阿卡斯德:“你是不是在电话里骂了约翰先生?”“是的,先生。”“你是愿意去道歉呢,还是去蹲一个月监狱?”“我打算去道歉。”“那好,去打电话道歉。”阿卡斯德打电话给约翰说道:“你是约翰吗?“”是的。“”我是理查德。今天早晨我们激烈争论时,我叫您见鬼去。”“是的。”“那您现在别去了。”谁不愿意“艾尔姆”,妻子问道,“你怎么不再和泰德下棋了呢?”“你愿意和一个赢了就趾高气扬,输了就要乱骂人的人下棋吗?”丈夫反问。“噢,当然不愿意了。”妻子明白了。“他也不愿意。”丈夫回答。幽默二则!北京市@吕志华  相似文献   

11.
中学语文教育与文学素养的养成——陈美兰教授访谈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 :从某种意义上说 ,大学教育是以中学教育的成果为基础的。当我问到一些大学新生为什么不愿意读中文系时 ,居然有不少人回答是因为他们觉得中学的语文课没意思 ,所以不愿意学中文。这种想法挺让人悲哀的。而这也正说明了我们现存的中学语文教育体制中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您能就此谈谈您对当下中学语文教育的总体看法吗 ?陈 :实事求是地说 ,我对当下中学语文教育基本情况的了解非常有限 ,所以只能谈一点个人的感受而已。首先 ,我认为中学语文教育的一个基本任务 ,就是要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这种训练和培养往往是…  相似文献   

12.
很多家长谈起自己的孩子可以滔滔不绝,认为对自己的孩子很了解,可为什么您的孩子不愿意和您交流,不听您的劝告和批评,和您顶牛,甚至离家出走呢?专家认为,这主要是您缺乏和孩子的沟通,而且专家指出,有效的沟通首先要充分地了解自己的孩子。亲爱的家长,您了解自己的孩子吗?如若您认为难以作出准确的回答,那就请您用下面的问题自我测验一下,也许对您进一步了解和教育孩子不无益处。  相似文献   

13.
权威的谈话,权威的分析。1996年毕业的大学生都可认真一读。人们常说:“成功与失败之间只差一步”而这“一步”,编者认为,就是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完全吻合的刹那。现在客观形势摆在眼前了,那么您的主观愿望呢?你的择业观念、你的期望值有必要调整一下吗?  相似文献   

14.
许红 《江西教育》2006,(23):31-32
《中国教育报》发表的《今天,学校的师生关系怎么样?——新时期中小学师生关系大调查》得出如下结论:学生在问答“你觉得自己有心里话时最想找谁说”时,答最想找班主任或最想找某个教师的仅占4.8%。在回答“你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了困难,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你首先想到去找谁”时,答找班主任或找某个教师的仅12.3%。而对你是否愿“与学生交知心朋友”时,61.3%的教师表示很愿意和所有学生交朋友,5.3%的教师表示只能与少数学生交朋友,8.6%的教师表示不存在与学生交朋友的可能,4%的教师表示说不清楚。从这项调查所得的数据来看,教师和学生进行经…  相似文献   

15.
常常听到学生说:“我喜欢这个老师,所以我喜欢上他(她)教的这门课。”这是学生最普遍的一种心理,它说明良好的师生关系往往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巨大推动力。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都一致认为,一切有效学习活动的进行,都是建立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之中的。那么,教师如何与学生交往,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注重与学生的沟通有人从五所学校随机找了100名教师,问他们:“您热爱学生吗?”90%以上的被问者回答“是”:然后向这100名教师所教的学生进行调查:“你体会到老师的爱吗?”回答“是”的仅占12%。这说明老师虽然爱学生,但与学生的沟通还远远不够。…  相似文献   

16.
“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体验和探究的欲望。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运用“阅读期待”来提高阅读质量呢?一、适当地煽情格鲁吉亚当代杰出的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家阿莫那什维利认为,衡量教师好坏的一条重要标准是你的学生是否有阅读的愿望。如果大部分学生都不愿意阅读,那么这个教师就不是一个好教师;如果班上大部分学生都愿意阅读,那他就是一个好教师;如果班上全体学生都喜爱阅读、热衷于阅读,那他就不仅是一个好教师,而且是一个优秀教师。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语言不是蜜,但能粘住学生…  相似文献   

17.
特别的爱     
那是我调入市实验小学的第一天。上课铃响了,我笑容满面地走上讲台。教室里静极了,五十多双眼睛盯着我。我知道,孩子们等待着我这位新老师的开场白了。“小朋友们,今天出现在你们面前的是一位陌生的面孔,今后我就是你们的班主任,由我来带你们的语文课。现在,我非常真诚地想和你们交个朋友,你们愿意吗?”“愿意!”全班同学的回答整齐而响亮,孩子们开始动起来了,还有不少在交头接耳议论着。“我很高兴,我今天就结识了这么多新朋友。不过,朋友初次见面,一定有不少问题要问,对吗?”我继续引导,想和孩子们靠得更近。“对。”几十双小手刷刷地举了起来。“老师,您姓什么?”“您多大了?”“您要求严吗?作业多吗?”“您对每个学生都一样喜欢吗?”……  相似文献   

18.
格鲁吉亚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家阿莫那什维利认为,衡量教师好坏的一条重要标准是他的学生是不是有阅读的愿望。如果大部分学生都不愿意阅读,那么这个教师就不是一个好教师;如果班上大部分学生都愿意阅读,那他就是一个好教师;  相似文献   

19.
“谁有不同意见 ?”当学生回答问题不对时 ,教师这样问。“谁有补充意见 ?”当学生回答问题不够全面时 ,教师这样问。“谁还想再说说 ?”当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 ,教师这样问。以上引用的三句教师用语 ,是一位语文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 ,为促使学生进一步思考问题时所使用的。这虽然是简单的三句话 ,却针对学生的回答作了评价 ,能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问题 ,作用可大啦 !新上岗的老师看了这三句教学用语 ,难道会没有感触吗 ?你们刚走上工作岗位 ,很有必要考虑课堂教学的语言问题。这里 ,借鉴前几届中师毕业…  相似文献   

20.
一位担任新闻工作多年的人士,想到新闻专业来从教。我问他:“您是做何种工作的?”答:“做新闻工作的。”“您做过新闻学吗?”我又问,却未立即回答。又曾遇到一位教师,他称自己可以指导教学论的研究生。我问:“你搞过教学论吗?”答:“我搞过20多年教学了。”答非所问。于是,我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