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旭 《林区教学》2013,(4):9-10
哈尔滨市大同小学通过积极开展阳光教育系列活动,让每个学生在教育阳光中身心健康成长,从而实现“美德阳光建设工程”。即通过营造人性化、健康阳光的学校环境,把阳光带给学生,让学生快乐与健康,感受金色童年,实现教书育人与履行社会责任相结合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2.
在学生的成长周期中,小学是初始阶段也是定型时期。学生的学习成绩可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智的成熟发生改变,但是学生的道德意识一旦形成初步的印象,很难在成长后期发生较大的转变,这说明道德意识在小学阶段培养的重要性。由此,我国教育机构基于社会各个层面对学生道德的要求逐渐形成了规模性的群体效应,提出了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对策。就如何将两者结合完成教学进程提出了明确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尤华 《文教资料》2009,(33):222-225
网络已经成为“90后”大学生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当前,基于成长的阶段性特点、家庭环境、转型时期社会道德价值观混乱和网络文化本身的先天性不足等原因,“90后”大学生存在网络道德价值观念模糊、网络道德人格异化和道德行为失范现象。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他们的网络道德教育.促进其的道德自律;普及信息知识教育.增强网络辨别能力和优化网络道德环境,加大制度保障力度.从而对“90后”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失范行为进行预防和矫正。  相似文献   

4.
吴建平 《考试周刊》2011,(57):231-232
幼小衔接活动要体现“牵手”“成长”的主题——小学与幼儿园、家长与学校(园)、学生与幼儿、家长与孩子共同牵手,收获成长的快乐。幼小衔接活动内容要有针对性,使家长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形式要富有情境性,使幼儿成为主动的学习者;课程要更具开放性,使幼小成为密切的合作者。  相似文献   

5.
印琼 《江苏教育》2022,(57):66-68
<正>“同伴交往”是《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中重要的循环教育主题之一。从低年级引导学生礼貌交往,感受同伴交往的快乐,到中年级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使其善于交往,再到高年级培养学生友好交往的品质,教材从感性体验到理性认识,从家庭、学校、社区生活扩展到社会生活,构建起小学六年“同伴交往”螺旋上升、目标清晰的教学内容。下文,笔者以四下“同伴与交往”单元为例,谈谈如何指向儿童道德生长,进行单元整体设计。一、把握单元核心,凸显整体性  相似文献   

6.
陈昌照 《福建教育》2023,(13):22-25
<正>社会服务是《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的四种主要活动方式之一。社会服务意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参与社会活动,以自己的劳动满足社会组织或他人的需要,其关注学生在满足被服务者需要的过程中,促进自身相关知识、技能的学习,提升实践能力。社会服务这一活动方式与2016年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社会参与”直接对接,与“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密切关联,是为培养新公民意识和责任担当能力的有效途径及促进道德成长和知识学习的有机统一(仲建维,2017)。社会服务,引导学生关注“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在“服务对象”的确定过程中聚焦与“个人”  相似文献   

7.
范振华 《考试周刊》2023,(36):138-141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与学生现实生活有紧密关联的课程,通过该课程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个体、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规则与道德,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有极大帮助。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指引学生掌握相应的道德理论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实践体验应用,以此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与法治意识。对此,在实践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尝试在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模式,构建特定、真实的情境,引领学生在情境中深层次掌握知识。  相似文献   

8.
小学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教学的目的是将独立、自主、创新等精神融入到学生的意识中,打造具有激励性的教学氛围以刺激学生的情感爆发,凭借学生自我体验为主要学习方式,尽最大努力在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实现认知过程与情感体验的更好融合;塑造激情与明理的性格形成,让学生能够在体验过程中不断成长,从课文中体会到做人的道理,选择行为方式,落实"自我成长"。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应该体会到快乐的源泉、道德向上的快乐、独立创造的  相似文献   

9.
好习惯是一种道德资本,会使人受益无穷。为了帮助队员们养成良好的习惯,收获成功的喜悦,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山路小学开展了“储蓄好习惯、快乐伴成长”活动。队员们亲手设计了富有个性化的“蓬蓬成长储蓄银行小存折”,在家长和辅导员的帮助下,精心制定符  相似文献   

10.
叶璐 《教育艺术》2022,(7):76-77
为了充分发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利用本地地理优势,结合中国兰花丰富的内涵,开发 “兰文化”综合实践活动劳动主题教育课程,引导学生在“育兰养兰”的劳动实践过程中,感受劳动的崇高与快乐,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引领学生道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