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曾仁付 《四川教育》2002,(10):44-45
“问题解决”教学研究认为,“问题”是指“有关知识的获取、转化过程;概念的形成过程;规律、方法的归纳、发现、概括过程;决策的决定等过程。”培养“问题意识”,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是“问题解决”教学的前提。爱因斯坦曾经指出:“提出一个问题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难。”这说明发现问题本身是一种创新思维活动,它有利于学生形成数学创新意识,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一、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要以新型的师生关系定位为前提。教师积极参与学生发现问题的每一个细节,与学生互相勉励、互相信任,共同提…  相似文献   

2.
新的课程标准十分强调“过程”一词,但以往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忽视“过程”.学生在学习中缺少主动的参与和积极的思考,更缺少依靠自己的实践去积极获取知识的过程.学生走过的是题海,跳过的是过程.学生只能靠一根拐杖指引着,离开了拐杖就会失去方向.学生要的是亲身经历、自己感受、独立探索的过程.因此,教师要积极全面地准备“过程”,认真钻研教材,让学生享受“过程”,在“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以人教版几何第二册《三角形》这一章为例,谈几点看法. 1 设计问题情景,步步诱导,步步探究 如在学习“…  相似文献   

3.
“全程助学”是根据我校教学改革历程而提炼的课堂教学方式,“全程”指的是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的课前、课中、课后的整个过程。教师以学生学习为主体,以“助学单”为载体,以问题设计为核心,助学生建构知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全程助学”遵循的原则是“教学平衡,关注过程,全面效益”,据此制汀“预习助学一课堂助学一迁移助学”的教学流程。  相似文献   

4.
段玉文 《物理教师》2013,(10):2-3,6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是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过程.教学过程是“精心预设”在课堂中“动态生成”的过程,其价值在于它的“动态”.我们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取新知的体验,强调克服过程的低效性,使过程情境更有效、学生参与程度更高、过程实质体现更完美、过程组织更优化,我们更追求在“预设”、“调控”方面提升教学过程的有效性,真正让探索过程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5.
所谓“问题解决”就是运用先前学到的知识技能去探索“问题”答案的心理过程,或者说在新情境下通过思考去实现学习目标的活动。思考活动和探索的过程就是“问题解决”的过程。“问题解决”是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种活动,一种过程。现代的数学教育观已经明确指出:数学教育是数学活动的教育,数学教育是一个过程教育。根据这种观点,我认为“问题解决”是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活动,是教师对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进行思维活动的指导过程。从这种“活动教学”的教育思想和新的理念出发,我们不能只教给学生现成的数学知识,而应教给学生把现实中的数量关系及构成的“问题”给以数学化的解决方法。“问题解决”的过程是把先前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应用于新的,不熟悉的情境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探索的过程和创造的过程。学生通过“问题解决”活动,使自己的数学素质得到培养。  相似文献   

6.
吴灯 《天津教育》2008,(10):31-32
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问题学生”。所谓“问题学生”,常常是指那些学习成绩较差,思想、行为“怪异”甚至越轨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包括“问题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是成功教育的核心内涵。本文对“问题学生”张青(化名)的研究只是个案,其真实性只限于他一人,但希望对他的研究过程能给遇到这类学生的教师以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问题意识是一种怀疑精神,是一种探究意识,它是创造的起点,没有问题意识就没有创新精神。我们的教育往往习惯于教育学生“如何解决问题”,而忽视了教育学生“如何提出问题”。其实,提出问题的过程是启动创造性思维的过程。集中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思维的开放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正是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必然要求。因此,教师在科学教学中,真正体现“学生为本”,给学生主动提问的时间和空间,同时处理好“放”与“收”、“提问”与“释疑”的关系,着力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问题引领学生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师观”,是良好师生关系的体现,也是取得教育良效的前提。一、教师要有正确的“学生观”如何对待学生,不仅仅是一个态度和方法问题,从根本上说,它是教师的“学生观”问题。教师对学生有什么样的观点,就会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问题解决”教学策略呢?“问题解决”教学策略即为:以学生为主体,把“教”和“学”看成是一个互动、合作的过程,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选择“问题”、然后以“问题”为教学的中心,指导学生自主探索,不断分解“问题”,转化“问题”,解决“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探究,在初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不断生成新的“问题”,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信和毅力,提升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最终将学生引上创造之路的一种教学策略.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实施“问题解决”教学策略呢?  相似文献   

10.
教学过程主客体关系是建国以来教育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人们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了持久的学术论争,众说纷云、莫衷一是.我们将沿着历史运行的轨迹,展示这一问题的研究概况,并反思其中存在的问题.一、历史轨迹教学过程主客体关系问题可上溯到本世纪初“现代教育”派“学生中心说”与“传统教育”派“教师中心说”的对峙和论争.赫尔巴特尖锐地抨击了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片面强调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权威,宣称“按照方法培养(学生)心智的艰巨任务,从总体上讲应留给教师”,“学生对教师必须保持一种被动状态”.杜威则走向另一极端,在他看来,学生的发展是一种自然的过程,是在经验中获得生长的  相似文献   

11.
李惠军 《历史教学问题》2005,(4):106-108,57
多元互动”是指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合作与互动,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的一种教学方式。它体现了创造性学习的三个过程(孕育、明朗、检验)和“问题解决教学法”(问题情  相似文献   

12.
所谓“问题解决”,即学生在面对问题时,把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经过思维加工、综合运用和转化,达到未知目标的过程和方法,以及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所谓“问题解决学习”,是学生在新的情景状态下,运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对面临的问题采用新的策略和方法,寻求答案的一种心理活动过程;是一种培养和发展学生知识技能、方法过程、情感和价值观的学习方式。一、提出数学问题“问题解决”教学中所指的“问题”并不等同于传统数学教育中的那种“单纯练习式的问题”,而是一些“非单纯练习式的问题”。这样的数学问题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所谓“问题解决”就是把学置于问题之中,把问题解决看做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的教学过程。将学生学习由“吸收——储存——再现”转化为“探索——研讨——创造”,将教师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这同当今数学素质教育思想是相吻合的。然而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是问题解决的关键,如何将“问题解决”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之中呢?一、营造“问题解决”的氛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求知欲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对新知识的需要是创设问题情境的基本条件。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根据学…  相似文献   

14.
高中生数学认识信念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的数学认识信念(以下简称“学生信念”)是指学生对数学知识和知识认识过程的素朴看法或观点.大量研究表明,学生信念深藏在他们的行为表现、认知过程、情感体验的背后,像一只无形的手,指引着学习过程,深刻影响着学习结果.如果简单地说,认知领域主要解决学生“知与不知”的问题,情意领域主要解决学生“愿与不愿”的问题,而信念领域则主要解决学生“信与不信”的问题.如果不能解决好学生“信与不信”的问题,将深刻影响“愿与不愿”和“知与不知”的问题的解决.本研究基于调查、个案分析,试图探讨高中生信念的基本现状,并提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5.
辽宁省大连开发区第十高级中学自2013年开始推行教学改革,构建“高品质学科心育课堂”。这里所说的“高品质学科心育课堂”,是指融入心理技术的学科课堂。它具有三个鲜明特点:一是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二是注重运用心理教育技术与手段,三是呈现出高品质课堂的特点,即高尚、本真、丰富、灵动。其教学方法论是“问题驱动”,主张“教学过程即为问题解决的过程”,具体问题的解决又包括“问题情境”和“解决策略”两个相辅相成的操作,最终在“真实情境”中驱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能有效实现《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要求的“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创设与生活关联的、任务导向的真实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和“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更加强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一、引探创新教学的基本内涵和框架(一)基本内涵“引探创新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的探究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基本思想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以小组研讨为主要形式,变教师的教为“引”,变学生的学为“探”,把教师的讲课过程变为创设情境和组织学习的过程,把学生被动的模仿学习过程变为对知识的主动探究和再发现的过程。做到“引”中有“探”,“探”中有“引”,把“引”“探”有机结合起来,使整个课堂变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变为…  相似文献   

17.
问题是思维的源泉。只有学生亲历问题解决的过程,才能有效推动学生知识、思维、素养“三位一体”式发展。而核心问题是课堂的精华,只有围绕核心问题展开子问题链设计并引导学生体验其解决过程,才能贯彻落实“教”与“育”的功能。文章用“水循环”作为案例,剖析了核心问题的解决过程,从而推动学生学科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土壤里有什么》是苏教版《科学》教材《土壤与生命》单元中的一课。本单元是以土壤为话题从“已有经验”出发,提出新问题,再到解决问题的完整科学探究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真实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怎样促使学生产生真实问题,而且避免学生的“问题大”、“问题空”、“问题不宜研究”?  相似文献   

19.
引疑七法     
目前有些教师放手让学生发问、学生答问,看起来“问题”满天飞,热热闹闹,实际上流于形式。不是“问题”肤浅没有质量,就是该发问的地方不发问,不该问的地方纠缠不放。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如果将发问答问的过程分解成引疑(引导学生质疑,即“发现问题”)——述疑(引导学生描述问题,即“提出问题”)——答疑(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即“解决问题”)的过程,就能做到“收”“放”自如。在这个过程中“引疑”是关键,笔者总结了七种引疑方法.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我认为,在小学科学的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展开“放与收”的设计,即选好一节课中的“大问题”,把科学问题“放下去”,使每个学生都可以进入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然后把学生解决问题的不同状态和相关信息“收上来”。一次“放”和“收”的过程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环节。“放”是“教学资源生成”的过程,“收”是师生互动、回应反馈、促进“教学过程生成”的过程,“放”是为了“收”得更有针对性,“收”是在“放”的基础上的发展和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