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凡卿 《职业圈》2008,(17):11-14
政府信息公开是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内涵。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作为我国第一部有关政府信息公开的行政法规,落实了宪法的实施,保障了人权。其具体制度有利于提高政务透明度,推动政府法治化建设,顺应世界潮流,也对和谐社会的建设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2.
政府信息公开与法治政府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信息公开是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内涵.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作为我国第一部有关政府信息公开的行政法规,落实了宪法的实施,保障了人权.其具体制度有利于提高政务透明度,推动政府法治化建设,顺应世界潮流,也对和谐社会的建设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3.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建立已经成为世界潮流。信息公开制度1766年源于瑞典,却成型于美国。美国是最早将行政信息公开制度体系化的国家,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他西方国家起到了示范作用,代表着当前信息公开制度最为成熟的状态。而美国传媒在四十多年的信息公开实践中也积累了丰富经验,  相似文献   

4.
政府新闻发言人应多长时间发布一次信息?怎样才能满足渴望得到政务信息的媒体和公众的需求? 正当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大力推动定时定点的新闻发布制度的时候,《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向社会公布了。这是中国第一部政府信息公开法规。它对上述问题都给出了明确答案:各级政府的信息“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公开信息必须准确,及时。 参与立法的一位研究员指出,立法工作八年前就已开始进行,2003年那场肆虐中国的“非典”暴露出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严重滞后,从而加速了立法步伐。而新闻发言人制度也是“非典”之后开始广泛建立起来的。这可以说是历史的一种契合。这部条例的实施对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也起到推动和保障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杨婉怡 《文化学刊》2022,(12):147-150
行政处罚决定公开是多元社会动因共同作用下应运而生的一项制度,是运用大数据进行监管、推动透明政府建设的实践延伸。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将此项制度明确下来,但在实践过程中,仅靠“具有一定社会影响”这一新增的限缩性规定对行政处罚决定公开与否依然不能给出明确的指引。因此,应在对相关原则进行把握的基础之上,围绕处罚所涉及的违法行为是否与监管和管理相关来判断具有“社会影响”与否,进一步推导出行政处罚公开限度。  相似文献   

6.
公开还是保密员工的薪酬信息对一些企业来说是一个难以抉择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薪酬公平是企业员工的高度敏感词汇,不论公开还是保密都会对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将薪酬信息分为三类:政策类、技术类、结果类,分别分析这三类信息的透明度。  相似文献   

7.
在当今媒体时代特别是网络时代,政府信息公开已是大势所趋。正确地认识媒体、勇敢地面对媒体、妥善地应对媒体,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成为对党委政府及各级领导的一项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8.
“政务公开”的基本含义就是让政府的工作内容公开化,行政权力透明化,使各项具体工作在阳光下运行。任何公民都能通过指定的渠道如政务公开栏,官方微博等手段对政务进行监督、查询。政务公开能使政府工作人员明确政府目标。同时也使公民了解到政府如何处理事务,为公民了解政府运转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探究如何更为全面的推进政务公开。打造“阳光”政府,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手法很多.往往又比较隐蔽,不了解公司实际情况的外部人员很难发现,这就是财务报告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传统上,人们往往强调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是广大投资者可以直接以较低成本获取的公开信息,所以重点都放在如何从公司的公开的财务报告信息来辨别公司的报告舞弊行为。而如今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手段和技术实在是太高明、太隐蔽、太普遍。传统的分析财务报告资料是否“天衣无缝”的方法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而分析和判断企业经营业务的真实性与合理性、业务风险、经营压力、财务困境和造假动机等.已经一跃上升成为财务报告舞弊识别最首要的工作。 财务报告舞弊手法的识别  相似文献   

10.
汶川大地震突如其来,政府和新闻媒体都是仓促应战。面对突然降临的灾难,中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紧急启动应急预案,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和非凡的动员能力,有力、有序、有效地领导着抗震救灾。政府更以前所未有的信息公开,在全世界面前展现出自信、高效、人道和责任,赢得了人民的信任,也使一向在人权、体制等方面对中国指责不休的西方舆论,突然沉寂下来。  相似文献   

11.
河南第一火电建设公司现有在职职工1922人,退休职工2210人,是一个具有60年悠久历史的老牌电建企业。公司厂务公开制度实施于1999年。长期以来,在省公司党组和省电力工会的领导下,我公司确立了“职责明确、公开真实、监督到位、员工满意”的厂务公开方针,围绕“四个重点”,坚持“四个结合”。推进“四化”建设(即围绕企业管理中的关键点、职工关心的焦点、热点和廉政建设的难点,坚持将厂务公开与企业改革相结合、与加强企业管理相结合、与完善职代会制度相结合、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推进了厂务公开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发展),打造了公开、公正、公平的厂务公开“阳光工程”。2003年以来,连续四次被授予河南省厂务公开工作先进单位和河南省电力公司系统厂务公开工作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2.
正当前,新闻发布已经成为政府信息公开最常用的手段之一。从"新闻发布"这个术语出发,容易让人误解这一传播过程是政府主导的单向传播过程。实质上,新闻发布的制度设计是一种双向传播机制,即政府和大众传媒以新闻发布会等为平台,通过博弈手段实现政府信息传播的互动。本文认为,站在道德高度,期待政府、大众传媒中的任何一方在新闻发布过程中发挥"一枝独秀"的作用只能是泛道德主义的幻想,在双方的复杂互动中去把握真实的新闻发布传播图景,才是更具现实意义的选择。有鉴于此,本文从互动框架考察新闻发布制度中的政府-媒体关系,探讨双方在新闻发布过程中的互动策略,以供实务工作者借鉴。  相似文献   

13.
政府产品质量监督面临的问题 一、产品质量信息传递不通畅 随着当前科技信息的日益发展。信息的通畅性对产品质量有效监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各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缺乏有效地沟通、交流不够、信息公开意识不强等因素。从而造成了产品质量信息无法有效传达。从而阻碍了产品质量监督有序运行。产品质量信息不通畅一般表现在三个方面:同级政府产品质量监督部门不能有效沟通。缺乏信息沟通机制;上下级行政部门之间信息的真实性不高;对公众传递的质量信息缺乏.所有这些都造成了产品信息不通畅。不利于政府产品质量监督工作的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14.
“党务”“厂务”“业务”公开在内容、对象上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补充,国有企业统筹推进“三务”一体公开,有利于拓展延伸党员和职工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也能有效避免工作重复、内容交叉。必须从构建全方位公开体系入手,健全全链条管控机制,强化全参与监督态势,加强党委的统筹领导,“三务”公开运行保障,确保公开监督效果,进而形成全领域覆盖、全过程管理和全员参与的公开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一、当前企业民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民主管理渠道存在局部阻滞现象。部分企业管理者对民主管理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民主意识“虚化”,民主作风“淡化”,忽视员工知情权、参与权;只注重形式,不注意效果,工作有布置。无落实。特别是在厂务公开工作中,只为公开而公开,避重就轻,遮遮掩掩、讳疾忌医,员工的建议和意见没有答复、落实。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格局,机制健全形成矿、区队、班组三级公开网络,完善制度确保矿务公开的规范运作,内容真实扎扎实实地推行矿务公开,严格考核确保公开的实效五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深化矿务公开促进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进入21世纪,特别是2003年“非典”事件以后,中国政府日益重视通过新闻发布来实现政务信息公开,并陆续出台一系列法规政策来推动政府新闻发布机制的健全完善。从2003年9月第一期全国新闻发言人培训班举办开始,到2008年5月国防部发言人的亮相,  相似文献   

18.
吴基伟 《职业圈》2013,(28):92-93
“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是时下正在深入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前一阶段,各级领导干部采取各种方式“照镜子”,自己照、群众照、上级照、同级照、公开照、匿名照等,对照为民务实清廉要求,照出了自己在“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领导干部如何“正衣冠”?如何在对自身“衣冠”的“愿正”“敢正”“善正”过程中,达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史福宝 《职业圈》2008,(12):47-48
国有企业改革,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文章就如何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做好厂务公开工作问题,从要深刻认识厂务公开的任务、要把厂务公开融入现代化企业管理之中、要遵循厂务公开程序和规范厂务公开内容、要拓宽厂务公开渠道和丰富厂务公开的形式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近两年来,在我国国内无论是财政部、审计署、全国人大预算工作委员会等国家行政机关,还是普通的社会公众都越来越关注政府的财务信息。社会公众对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我国政府所采取的一揽子经济刺激方案的实施效率与效果的关注,以及某些地方政府网上“哂预算”引起全社会对政府财务透明度的更高要求等事例。都说明利益相关者们深入了解政府财务信息的意愿在不断加强。政府会计信息需求深度与高度的提升.与现行预算会计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