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休谟感觉一元论中的唯物论 传统的哲学史观点把构成休谟哲学认识论基础的“感觉一元论”判定为主观唯心论,这种观点的理论源头来自苏联哲学界,例如苏联编写的多卷本《哲学史》称:“休谟和贝克莱都认为,‘物’是人的感觉的复合,而整个自然界乃是人类意识中的观念的总和,两者都是主观唯心主义。”(敦尼克等主编《哲学史》第一卷,三联书店,一九五八年版,第492页)这种观点在我国哲学界影响十分深  相似文献   

2.
列宁指出:“物质的唯一‘特性’”乃是“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特性。以下有时将这个“物质的唯一特性”原理简称为“原理”。本文从“原理”的提出、内容、实质和作用等几个方面谈谈我的粗浅体会,以就教于同志们。这个原理是怎样提出的呢?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针对马赫主义者攻击“唯物主义者坚持着似乎已被‘最新科学’和‘最新实在论’驳倒了的物质概念”,列宁指出:“象马赫主义者那样把关于物质的某种构造的理论和认识论的范畴混淆起来,把关于物质的新类型(例如电子)的新特性问题和认识论的老问题,即关于我们知识的泉源和客观真理的存在等等问题混淆起来,这是完全不能容许的。”实际上是大多数的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  相似文献   

3.
王星拱是活跃于20世纪初的著名学者,他的实证主义思想曾对中国现代科学哲学的发展产生过一定的影响。本文对他的实证主义与马赫主义作了较深入的对比,并认为:王星拱对马赫思想并没有完全照搬,而是在融合众家之长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创新;相比马赫主义,王星拱的实证主义采用了较为灵活而明智的策略。这使得王星拱在原子论和相对论问题上采取了与马赫截然不同的立场。  相似文献   

4.
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领域的新发现使人们产生了“物质消失了”的看法,马赫主义者提出了物质是不存在的、物质就是感觉等观点.面对这种情况,列宁科学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总结了现代物理学危机的实质,批判了以马赫主义为代表的唯心主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哲学史界占主导地位的观点认为,老子所讲的“道”是个客观的精神性的本体,因此认为老子的哲学是客观唯心主义。本文从“老子明确说明‘道’是‘物’,有‘象’”、“老子确认‘道’是‘有’和‘无’的矛盾统一体”、“老子的‘道’是‘虚’,是‘气’”、“老子的‘道’没有客观精神的特点”等四个观点出发,以较为充分的材料和分析,论证和说明了老子所讲的“道”是客观物质存在,确认老子的哲学是唯物主义,也较为深刻地说明了还老子哲学以唯物主义性质所具有的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广松涉通过批判地析取马赫哲学“复合感觉要素一元论”,提出了主体与对象整体性、函数性功能关联的“场”及人们关于物体的概念符号是“共同主观性的意义形象”——“意义的所识”之命题。但马赫哲学在骨子里是主观唯心主义.然而它表现出来的却是“什么也是”、“什么也不是”的折衷主义.而其所谓关于“物”的“思想的缩约符号”(广松涉称其为与人的知觉及“对象的所与”相联系的“意义的所识”),因其失去了由实践到认识、由感性形象认识到抽象思维和理性认识的说明,也就难以得到科学的理解与把握。其实.这些关于对象世界的概念性称谓,只不过是人们在实践及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反复实践、反复认识而形成的人们关于对象世界的一种理性把握的思维形式或观念符号。  相似文献   

7.
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是不是马克思的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哲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进行了大量研究和讨论,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观点。讨论的焦点逐渐集中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形态是什么这一问题上。《哲学研究》2003年第3期上刊载的文章《近年来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评述》认为在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中特别重要的是三种回答:“马克思哲学就是‘人学’”,“‘实践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合理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唯物主义’”。此外当然还有其他回答。据我所知,问题实际上不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是什么,而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什…  相似文献   

8.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物质概念是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 第一,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物质概念所反映的对象和范围不同。哲学物质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物质世界的共同本质。它回答了世界的本质、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自然科学物质概念即关于物质结构的学说,研究的对象是物质的具体形态、结构和属性。它回答的是“物理世界”的具体问题。正如列宁所说:“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依如何回答我们认识的泉源问题,即认识(和一般‘心理的东西’)同物理世界的关系问题而  相似文献   

9.
列宁在《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以下简称《唯批》)一书中,彻底清算了经验批判主义即马赫主义哲学,深刻地阐述了辯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制定了科学的物质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感觉到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唯批》第120-121页)这个定义是总结了两条哲学路线的斗争经验和自然科学的新成就而制定出来的。它牢固地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石。从列宁制定这个定义到现在,时间已经过去了七十多年,自然科学有了长足的发  相似文献   

10.
“实践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活动”这一观点并不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实践一般本质的正确理解。所以,现行哲学教科书以这一观点为前提对真理标准所作的论证存有严重的理论问题:其一,从逻辑上必然否定真理标准的客观性观点;其二,难以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说明包括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在内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系列观点。要解决上述理论问题,必须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场对认识的对象和实践的一般本质重新理解,把认识的对象理解为实践,把实践的本质理解为客观物质活动,这样,才能正确地论证说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命题  相似文献   

11.
内涵与外延是任何概念都具有的两种逻辑性质。哲学的物质概念自然也不例外。正确认识哲学物质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对于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概念,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这里谈些不成熟的看法,以抛砖引玉。 (一) 要正确认识物质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首先得从恩格斯关于物质概念的论述谈起。 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恩格斯在谈到物质概念时指出:“像‘物质’和‘运动’这样的名词无非是简称,我们就用这种简称,把许多不同的、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依照其共同的属性把握住。”(《自然辩证法》第204页)  相似文献   

12.
<正> 一所谓虚词,依传统的说法就是指虚而无实的词——仅有语法意义而无词汇意义。这一观点虽然对语言理论的研究与教学仍有权威影响,但其本身是对虚词的一种不真实甚或是错误的认识。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看。语言乃是人类符号活动的产物。“它是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符号体系,一种在各方面都符合符号本质规定的‘纯碎符号’”。而“符号是一种表示成  相似文献   

13.
生活·字词·哲理(三)○张汉云张洁马海东○五、物质:无质不为物我们常说,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万事万物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着。如果细细琢磨汉语中的“物质”“事物”“存在”这几个字词,确同我们说的哲学观点有着“剪不断”的关系。“物”在甲骨文中字形...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学术界分歧颇大.有一种流行的看法认为,现行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叙述体系不当、具体原理需要纠改、所表述的基本观点已经陈旧过时.因为这一哲学是建立在物质本体论基础上的知识论哲学形态,它只讲物不讲人,只见物不见人,是关于物的哲学理论而非关于人的哲学理论.持上述观点的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该是一种非知识形态的人本主义哲学,它注重对人类生存状态的运思,而非强调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相似文献   

15.
辩证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要求,即我们对任何事物的认识不能一概而论,要辩证地、一分为二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于教书育人不无俾益。一、政治教学培养学生辩证的观点,有利于正确认识事物,防止走向极端在初三政治教学中,关于“原始社会没有剥削和压迫却又不是人类理想的‘黄金时代’,阶级社会充满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却又具有历史的进步性”这两个看似相矛盾的问题,其实质是如何正确认识原始社会和古代阶级社会的本质。必须引导学生用辩证的观点去认识这两个问题,否则,就容易…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末20世纪初,面对放射性现象和电子的发现,产生了一个新的物理学派别,其基本思想是否认物理世界的客观实在性,声称“电代替了物质,物质消失了”。这就是所谓“‘物理学’唯心主义”。列宁称“‘物理学’唯心主义”是一个“很古怪的术语”,并在“物理学”上打了引号,实际上是否定有唯心主义的物理学。这就是这个术语的古怪之处。如所周知,物理学的结论要由实验来检验,它不可能为唯心主义提供论据。之所以叫做“‘物理学’唯心主义”,只是说这个物理学派别企图用唯心主义解释物理学的最新成果。但是,他们既没有“驳倒”唯物主义,也没有证实唯心主义和自然科学的联系。其实,这是所有不懂得辩证法的自然科学家在用哲学观点解释他们的科学成果时必然要遭到的共同命运。早在1866年,著名的最新生理学的创始人弥勒,他在研究人的感官结构对感觉的功用时指出,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哲学中“物我关系”是在“天人合一”的基础上提出的,与康德“为我之物”中的“物”、“我”不是一回事。说陆九渊哲学体系中“‘心’和‘物’的关系是颠倒的”、“‘心’就变成世界万物的本源”的评论,毫无事实根据,纯属虚言妄说。“如镜中观花”是一个比方,与禅宗思辩毫无关系。  相似文献   

18.
古典主义与审美主义批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关于古典主义与审美主义周来祥、陈炎在《中西美学比较大纲》中指出:“‘古典主义’有广、狭二义。狭义的‘古典主义’是指发源于17世纪的法国,波及当时整个欧洲的‘新古典主义’文艺思潮。广义的‘古典主义’则是建立在素朴辩证法基础之上的,以调和矛盾、强调平衡、回避冲突,向往和谐为主要特征的美学原则。我们认为,在中西文艺史上,前资本主义时代,尤其是封建时代的绝大部分文艺作品,都是这一原则的产物。”这种划分,在本质上更倾向于文化哲学的角度,而非就文艺论文艺,它是从文化哲学角度对文艺发展及其精神型态的规定。很富有启迪意义,但还不是本文所谓的“古典主义”。苏联哲学家弗·让·凯勒主编的《文化的本质与历程》一书,提出了马克思文化哲学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对教学过程的认识是与哲学和心理学观点密切相联的,由于人们的哲学和心理学观点不同,因而对教学过程本质的认识也不相同。本文仅就国外一些教学理论中对教学过程本质的认识问题,加以分析概括,为加深我们对教学过程本质这一问题的探讨提供借鉴。当代国外教学理论对教学过程本质这一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认识:  相似文献   

20.
在1988年中央党校哲学专业的硕士论文答辩中,范鹏的《哲学本质简论》一文,得到了答辩委员会的较高评价。他们认为,这篇文章立足于现时代对哲学的要求和哲学的改革,探讨了哲学的本质,具有强烈的时代感;文章富有创新精神,提出了“物质——实践一元论”和哲学对象是“存在——实践——思维的系统”的新观点;较好地论证了哲学本质的丰富内容,对发展哲学学的理论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有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