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何强  何钢  史琳 《德州学院学报》2011,27(2):68-73,93
为探讨我国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身体形态特点,对87名女子摔跤运动员身体形态指标进行测试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与一般女子摔跤运动员相比,我国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具有臂长、去脂体重较高、体脂含量较低和腰臀比值较低的形态特点;不同体重级别的优秀运动员在身体长度、宽度和围度指标上具有显著性差异,但在身材比例和体脂含量上较为一致,身体充实度比值也较为固定,具备适应项目竞技需求的共同形态特征;与世界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相比,我国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在身体形态上不存在差距,具备良好的身体形态基础.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测量法和数量统计法对我国30名现役优秀女了铅球运动员专项身体形态进行了现场调查和测量,并对专项身体形态进行了分析,目的是为找出我国优秀女子运动员专项身体形态优势和不足,为我国教练员和选材工作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毕忠浩 《时代教育》2010,(6):253-253
皮划艇运动是一项体能主导类水上竞速性运动项目.从皮划艇运动员力量素质特征研究着手,探讨皮划艇运动专项特征和训练方法,认为可采用间歇训练法发展皮划艇运动员的最大力量和力量耐力素质,采用重复力量训练法发展运动员的速度力量素质.  相似文献   

4.
柔韧素质是皮划艇运动员一项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本文围绕皮划艇的柔韧素质训练展开论述,通过总结皮划艇运动员在柔韧素质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可行的训练手段以及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某游泳集训队38名优秀男游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和实验测试等方法,对不同项群优秀男游泳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旨在揭示优秀男游泳运动员同群游泳项目的身体形态规律,为提高男游泳运动员身体形态训练的科学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选取我国优秀男子高脚竞速运动员与一般水平运动员各12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运动员身体形态及机能指标的测试与研究,为我国高脚竞速运动员选材及制定科学、合理的运动训练计划提供理论参考依据与支撑.  相似文献   

7.
窦培强 《学周刊C版》2014,(11):232-232
在历届奥运会赛事比赛过程中,我们对于那些在水面上疾驰的皮划艇运动员都会有着深刻的印象.无论是单人,双人还是四人的比赛中,那些皮划艇运动员都以优美的身姿,协调的配合来展现出人体力量之美.皮划艇这一运动项目首先是在其他国家中发展起来的,在奥运会的历史上,开展的历史长达九十年.这一运动项目在中国的发展,也已经有30年的历史.发展的过程可谓是比较艰辛,直到第28届奥运会上,我国才在此项目上取得了金牌的零突破.本文在一些文献和资料的基础上,对我国皮划艇运动项目的发展做出一些综合性的概括总结,以求能够对于皮划艇运动在我国未来的发展总结出一些有用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兰茹  张妮 《考试周刊》2010,(43):142-143
本文以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推铅球滑步技术的速度节奏为着重点,分析、研究滑步阶段蹬摆动作身体重心和铅球的速度变化对滑步技术速度节奏的影响。表明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滑步阶段的蹬摆技术不够完善,铅球最高速度和重心最高速度差值大,从而影响到滑步过程中人体的移动及过渡步和最佳投前姿势的形成。认为我国优秀女子运动员的滑步技术需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我国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第一跳技术进行研究并与国外优秀女子运动员的第一跳技术进行运动学对比分析,发现我国运动员的踏板准确率、助跑速度利用系数较低,水平速度的损失率也较多,第一跳身体重心腾起角度较小、腾空时间较短,影响第一跳的距离和下面两跳成绩的发挥.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我国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第一跳技术进行研究并与国外优秀女子运动员的第一跳技术进行运动学对比分析,发现我国运动员的踏板准确率、助跑速度利用系数较低,水平速度的损失率也较多,第一跳身体重心腾起角度较小、腾空时间较短,影响第一跳的距离和下面两跳成绩的发挥。  相似文献   

11.
以我国男子长拳一级运动员32人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测试法与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了有效反映我国男子长拳一级运动员体能水平的10项指标。对各指标与长拳运动员成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并建立了长拳一级运动员的体能水平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2.
体能因素是影响我国篮球运动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重要因素。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篮球运动中的体能训练进行探讨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对篮球运动的客观规律缺少深刻研究,篮球体能训练也还没有形成完整的训练方法体系,与其比赛实践的要求脱节,在对篮球体能训练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有待提高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体教结合"是中国竞技体育发展和教育改革进程中的阶段性产物,是新时期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为共同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而期望构建的和谐体系,是对中国竞技体育管理"举国体制"的一个有效的补充与完善.考察中国"体教结合"的发展历程,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为指导,以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观"、体育与教育人才成长规律以及人才培养的宏观目标等为理论支撑,概括了中国"体教结合"层次及其模式,进一步探索了"体教结合"体制的基本理论问题以及渐进式完善其体制的理性诉求,以"适合自己的即是最好的"为标准,走适宜的"体教结合"之路.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男子篮球体能训练的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国男子篮球的水平在不断提高,在世界大赛中取得过第八名的成绩,但与世界强队始终存在一定的差距,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技战术水平已经在不断向世界强队接近,但是体能水平却成为了制约中国男子篮球发展的瓶颈。因而,重视中国男篮的体能训练与研究,促进运动员体能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创造优异的比赛成绩。  相似文献   

15.
在体校篮球教学中,篮球训练模式是否科学、完善,不仅对体校教学水平和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提高有直接作用,还可以有力促进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与进步。近年来,我国的篮球运动水平有了明显的进步,但与国外一些篮球运动强国相比,我国篮球运动发展仍处于落后趋势。究其原因,篮球运动员的训练模式不够科学合理是引发这一现象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分析了当前体校篮球运动员训练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体校篮球运动员训练模式的途径,以期能对提高体校篮球教学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余伟峻  刘露  孙毅 《台州学院学报》2012,34(3):70-75,80
运用文献资料法、运动录像拍摄及解析法、数理统计法,对2011年全国田径大奖赛总决赛男子三级跳远前8名运动员决赛最好成绩的相关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同时与第十二届世锦赛(柏林)男子三级跳远前8名运动员决赛最好成绩相应的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国内外优秀三级跳远运动员最后两步均采用“长一短”模式,但世界优秀运动员助跑一步质心速度高于倒数第二步,而我国运动员则低于倒数第二步;(2)当前大部分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仍然比较注重单足跳的远度,我国运动员跨步跳距离与世界运动员差异较大,因此掌握合理的跨步跳技术动作、适当提高跨步跳距离对于我国运动员具有重要意义。(3)水平速度损失率在三跳过程中随着跳次的增加而增加,由于不适宜的起跳角和相对较弱的腿部力量,导致我国运动员水平速度损失率大于世界优秀运动员。  相似文献   

17.
Although competitive athletes exceed recommendations for physical activity while they are competing in sport, this does not necessarily translate into regular physical activity after retirement from sport. Research suggested the nature of competitive sport participation may not be conducive to lifelong physical activity. We propose one element of competitive sport participation that may impede physical activity post-retirement is injury. We propose that Vela and Denegar’s model of transient disablement in the physically active with musculoskeletal injuries (DPA) may be appropriate to examine the long-term consequences of sport-related injury—particularly with respect to physical activity disablement. Based on our review of literature, we propose the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effects of injuries in sports present unique long-term barriers to physical activity in former competitive athletes. Future research could use the DPA as a foundation for assessing the long-term implications of sport-related injuries—particularly with respect to physical activity.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追溯法、实地调查法、梳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国和美国、俄罗斯等部分投掷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的时空特征进行动态分析.研究表明:投掷项目运动员竞技能力时空状态转移,是寻找和确定身体发育条件与环境和训练刺激负荷等外在的条件,在时间流上交叉的最佳融合点,美、俄投掷运动员所达到始训年龄,专项化年龄以及达到一级水平的年龄,相应比中国运动员晚,我国运动员普遍呈现“年轻化”趋势;过旱对少年运动员进行超发负荷的专项成人化训练,可能会影响运动员成年后的运动成绩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目前我国从事女子七项全能运动的教练员、运动员的人数及近年来运动员成绩的现状进行调查,并结合我国部分专家、教练员、运动员提出的观点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我国女子七项全能运动的发展因素主要是我国竞赛体制不完善、教练员的业务能力不强及运动员的选材、后备人才培养的力度不足等。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为我国女子七项全能运动迅速追赶世界先进水平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0.
根据《中国青少年排球教学训练大纲》,对影响排球运动成绩的因素之一——身体素质进行研究分析。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参加2009年全国少年女子排球锦标赛(甲组)共155名运动员(其中每队抽取10名运动员为代表。共100名)的身体素质测验项目半米字移动成绩进行分析,发现女子少年甲组身体素质的半米字移动这个项目的测试成绩普遍偏高。笔者对《中国青少年排球教学训练大纲》中女子少年甲组身体素质评分表中的半米字移动评分标准进行了初步研究,提出修改意见,并重新制定评判标准,力求使《中国青少年排球教学训练大纲》中女子少年甲组身体素质评分表中成绩的评定更趋完善,为中国排球协会及排球教练员、运动员今后的管理、训练及比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