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要求高校德育作出新的抉择。高校德育必须适应且不可回避、拒斥市场经济。同时,高校德育又必须超越而不可囿于适应市场经济。适应且超越市场经济,保持必要的张力,高校德育才能在培养与造就适应中国现代化事业的人才中,真正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德育必须直面市场原则的双重效应,适应市场经济,同时要超越 市场原则,张扬德育功能,培养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等职业教育,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审时度势,正视问题,深化改革,主动适应,适度超越,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4.
德育超越论奠定了将“超越”作为德育之本职的理论基础,但它在逻辑上陷入了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将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对立起来,从而导致它在回答超越的内涵、超越的对象、如何实现超越这三个根本性问题时存在不足之处。究其根源,在于研究者对社会转型期层出不穷的“假丑恶”现象和软弱无力的德育现状极度失望,由此导致了否定现实世界的极端思想。德育的超越性不是体现在对现实世界的否定,而是对德育自身的否定;超越的对象不是整个现实世界,而是现实之恶;实现超越的途径不是回归生活世界,而是联系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5.
教育与文化具有同质异形性。文化是母教育是子;文化是质教育是形;教育是文化的形式。教育对文化的依赖与适应表现在教育的知识内容、组织形式、方法手段、管理制度以及价值观念方面;教育对文化的促进与超越不仅表现为传存文化,更表现为选择、调控、整合、创生文化,推动和促进文化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适应与超越是教育介入社会生活的两种基本取向。"适应取向"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强调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单向服务;"超越取向"从实践唯物主义出发,突出教育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与引领。适应与超越并非教育发展的"普遍规律",而是解决不同问题的一般策略。两者之间也不是上位与下位、目的与手段的关系,而是具有不同问题指向的并列关系。当前教育改革需要两种取向相互协作、密切配合才能有效应对现实社会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公民道德建设创造了物质条件.也创造了精神条件。目前.社会道德发展的主流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社会道德倒退的“代价论”属于认识上的偏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公民道德建设的关系上需要兼顾“适应”与“超越”两个方面。区分公民道德建设内在机制的三个层次.亦即道德规范、伦理道德原则和信仰价值对于正确理解和实践道德建设的“先进性”和“广泛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具有适应社会与超越社会的双重性质,适应性是其存在的合法性基础,超越性是其本体价值的体现。两者失衡于高等教育系统本身有限的反应能力与超负荷的外部环境需求,但实质上体现了对高等教育本质不同认识的冲突。我们应从历史性与发展性的角度把握两者关系,合理平衡高等教育的外部需求与内部反应能力,探索和提升理论的包容性,将历史、逻辑与实践相结合,实现高等教育适应社会与超越社会的和谐共进。  相似文献   

9.
如何对待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 ——从适应到超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教育教学活动应考虑的重要方面之一。因材施教被认为是应对教学中个体差异的有效方法。在对个体差异的涵义和变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因材施教这种以适应为主处理个体差异的教学思想和策略进行了反思,并提出要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前提下,以形成学生的主体性为根本,在适应的基础上逐步超越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民办高校的复兴凸显了市场的巨大力量.民办高校在市场中孕育,民办高校在市场博弈中获得生存与发展并进入分化期.这些博弈表现为:关注学生的需要;提供灵活而多样化的教育服务;创新办学管理机制.民办高校的卓越需要对大学理想的坚守和教育本原的回归.民办高校在市场中要有所选择有所超越,做到守望大学之魂、强化行业自律、回归教育本原.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同时,也要注意伦理道德的建设,具体说就是要做到四个统一;①义和利的统一;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③公平与效率的统一;④竞争与合作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理性精神是市场经济运动的反映,它能动地作用于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理性精神不仅包括一般市场经济的道德原则,而且蕴含着社会主义的价值承诺和道德理想。  相似文献   

13.
德育观念的更新不是对传统德育观念的否定,而是批判地继承和创新。在学校德育改革中必须树立以下德育观念:以人为本,关注学生个体生命世界;“立体交叉”的学校整体德育观;开放式德育观。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学校德育适应与超越现实市场经济道德难点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辩证把握一般性道德与现实市场经济道德的关系 ;二是全面合理把握现实市场经济所拥有的道德内容 ;三是科学整合一般性道德和现实市场经济道德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对学生思想品德影响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因素。新形势下思想品德教育的策略方法应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定位,以适应发展变化了的形势需要,提高思想品德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不畏惧复杂的困难 ,用自己的努力去接受一代人、培养造就一代人 ,这是学校德育在新形势下的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17.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向道德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巨变的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国民的道德素质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需要我们进行认真的反思.加强公民的道德建设,转变观念、法德并举、整体协作,使公民的道德素质在市场经济中得到发展和完善,是我国道德教育面临的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适应,说到底是物质利益与精神动力如何互动问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民的道德建设必须建立在对利益的分析和整合的基础之上。公民道德建设的价值取向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统一的集体主义,价值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价值认同是个人的合法利益。从行为主体、行为领域和行为本身来看,价值理性道德和工具理性道德的有机统一,要坚持尊重公民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的统一,要注重效率与维护社会公平相协调,要实现先进性与广泛性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9.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德育工作是高等院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进行理论探讨,一要看到市场经济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双重效应;二要明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德育工作的内容;三要正确运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德育工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的确立及现代媒体的影响 ,使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传统的高校德育工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应探索一条适应当今形势的德育工作新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